安吉白茶製作技藝

安吉白茶製作技藝

安吉白茶製作技藝屬於浙江 · 安吉 ,是烘青綠茶名茶的技術,以白、活、香、鮮、清為特色,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綠茶製作技藝(安吉白茶製作技藝)
所屬地區: 浙江 · 安吉
遺產編號:Ⅷ-148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申報日期:2011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 浙江省安吉縣
遺產級別: 國家

概況

安吉白茶產於浙江省安吉縣溪龍鄉,是一種烘青型的綠茶名茶。自古種源難得,茶樹難養,以野茶為稀貴。據宋趙佶《大觀茶論》記載:“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胯而已”。而在安吉就有野生白茶樹,如孝豐鎮的馬鈴岡就有數十棵,“枝頭所抽之嫩葉色白如玉,焙後微黃,為當地金光寺廟產”(《安吉縣誌》)。此外,在安吉天荒坪鎮大溪村橫坑塢800米的高山上有一株百年以上白茶樹,嫩葉純白,主脈微綠。溪龍鄉通過扦插、引種,繁育為現在的安吉白茶。

特色

安吉白茶以白、活、香、鮮、清為特色,其鮮葉、乾茶均葉白脈綠,顏色鮮活,茶葉湯色清澈、透亮,喝一口鮮 味足,香氣高而持久。

技藝

安吉白茶手工炒制過程分為:採摘、攤放、殺青理條、初烘、攤涼、復烘、收灰乾燥七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特別要求,其中鮮葉只能用春茶前期20來天的鮮葉。採摘一芽帶一片或二片真葉,不帶奶葉、魚葉。由於葉片極薄,莖梗粗,殺青理條對溫度有苛刻要求,否則非焦葉即紅梗。做到葉不焦,梗不紅,而又要保持葉張完整,除要求有正確的溫度外,還要保持苛刻的濕度,需要極高的手感和手法。

安吉白茶製作技藝安吉白茶製作技藝

現狀

由於手工炒制其技藝難以掌握,加工批量小、速度慢,現一般用機器炒制代替。現安吉縣溪龍鄉掌握白茶手工炒制技藝的僅有陳守彬、錢義榮等幾人。安吉縣溪龍鄉已著手對白茶手工炒制進行培訓,進一步傳承推廣這一傳統手工技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