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的距離

守望的距離

這是迄今為止周國平最完整的一個散文集,匯集了他從1984年以來發表的幾乎全部散文。“守望者”的職責是,與時代潮流保持適當的距離,守護人生的那些永恆的價值,瞭望和關心人類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本書寫作期間,作者生活中發生了一連串變故,因而偏多對於人生難題的思考,諸如生與死、愛與孤獨、執著與超脫、苦難與幸福等等。事實上,這些問題是每一個熱愛人生但又難免遭遇挫折的人都會面臨的。也許正因為此,本書在今天仍不斷獲得新的知音,包括一茬一茬成長起來的可愛的青年讀者。

基本信息

內容梗概

《守望的距離》是周國平1983年至1995年4月所寫散文的結集,收入了散文十四輯,內容包含哲學思想、人文思想、人生寓言等,其中充滿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學的魅力,融理性與激情於一體,筆調清新自然,內涵睿智深刻。雖然是上個世紀的作品,今日讀來,這些散文作品依然觸動人的內心,因為我們同樣熱愛生活,希望尋求人生的真諦,嚮往豁達的精神境界。

創作經歷

本書寫作期間,作者生活中發生了一連串變故,因而偏多對於人生難題的思考,諸如生與死、愛與孤獨、執著與超脫、苦難與幸福等等。事實上,這些問題是每一個熱愛人生但又難免遭遇挫折的人都會面臨的。也許正因為此,本書在今天仍不斷獲得新的知音,包括一茬一茬成長起來的可愛的青年讀者。

版本信息

《守望的距離》原由東方出版社出版,在未作任何宣傳的情形下,五年中印行了71000冊。契約到期後,作者對此書進行修訂,交北嶽文藝出版社重新出版。北嶽文藝出版社還將出版作者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集《各自的朝聖路》修訂本,加上已出的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集《安靜》,這三種按時間順序編輯的集子囊括了作者將近二十年間所發表的幾乎全部散文。

圖書目錄

第一輯存在之謎

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

幸福的悖論

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

自我二重奏

失去的歲月

探究存在之謎

永遠未完成

第二輯未知死焉知生

悲觀·執著·超脫

思考死:有意義的徒勞

生命的苦惱和創造的歡欣

海德格爾的死亡觀

沉重的輕:虛無與偶然

父親的死

第三輯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

空地

從生存向存在的途中

沒有目的的旅行

等的滋味

天才的命運

從“多餘的人”到“局外人”

回歸簡單的生活

第四輯絢爛歸於平淡

人性、愛情和天才

詩人的執著和超脫

哲學世界裡的閒人

平淡的境界

“沉默學”導言

生命本來沒有名字

我的家園在理論和學術之外

第五輯智者的心靈

人生貴在行胸臆

哲人隱語

智慧的誕生

孔子的灑脫

智者的最後弱點

第六輯淡泊中的追求

困惑與坦然

在義與利之外

尋求智慧的人生

平靜的心

玩物也可養志

習慣於失去

理想主義的絕唱

康德、胡塞爾和職稱

第七輯守望的距離

旅+游=旅遊?

從擠車說到上海不是家

尼采與現代入的精神危機

何必溫馨

消費=享受?

何嘗失落

救世和自救

為了把這一頁翻過去

第八輯書與人生

人與書之間

哲學的魅力

哲學與隨感錄

為自己寫,給朋友讀

活著寫作是多么美好

愛書家的樂趣

自己的讀者

第九輯愛的智慧

女性拯救人類

性愛五題

藝術·技術·魔術

現代:女性美的誤區

論怕老婆

女人和哲學

男人眼中的女人

調侃婚姻

寬鬆的婚姻

心疼這個家

愛情不風流

愛還是被愛?

第十輯人生寓言

人生寓言

第十一輯隨便走走

南遊印象

街頭即景

重遊廬山散記

車窗外

第十二輯對話和獨自

時光村落里的往事

懷念:今日的方舟

有這么一本書

生命的自娛和祝福

外行的感想

《人與永恆》自序

世上並無格言家

《今天我活著》自序

不是我寫的

《迷者的悟》自序

發表《永恆的女兒》小引

真正的學術要有恆久性和世界性

撫慰學術的寂寞

《斷腸人在天涯》後記

第十三輯格言的本色

比成功更寶貴的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閒適:享受生命本身

對理想的思索

沉默的價值

論嫉妒

格言的本色

第十四輯讀元曲隨想

讀元曲隨想

……

作者簡介

1945年出生於上海,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工作。

主要作品有:《守望的距離》、《安靜》、《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人與永恆》、《尼采與形上學》、《周國平文集》、《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我思故我在》、《我愛故我在》等。

主要譯作有:《尼采美學文選》、《尼采詩集》、《偶像的黃昏》等。

經典語句

人有一個肉體似乎是一件尷尬事。那個喪子的母親終於停止哭泣,端起飯碗,因為她餓了。那個含情脈脈的姑娘不得不離開情人一小會兒,她需要上廁所。那個哲學家剛才還在談論面對苦難的神明般的寧靜,然而卻因為牙痛而呻吟不止。當我們的靈魂在天堂享受幸福或在地獄體味悲劇時,肉體往往不合時宜地把它拉回到塵世。

愛情的十分之九是由愛人自己造成的,十分之一才靠那被愛的對象。

消逝是人的宿命,但是有了懷念,消逝就不是絕對的,失去了童年,我們還有童心,失去了青春,我們還有愛,失去了歲月,我們還有歷史和智慧,沒有懷念,人便與木石無異。

每個人都追求成功,然而,還有比成功更寶貴的東西,這就是追求本身。

能被失敗阻止的追求一定是一種軟弱的追求,他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一定是一種淺薄的追求,它證明了目標的有限。

我走在自己路上了,成功與失敗,幸福與苦難都已經降為非常次要的東西,最重要的東西是這條路本身。

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享受生命。

編輯推薦

《守望的距離》是周國平因生活變故而引發的深刻思考,對每個熱愛生活而遭遇挫折的人,都具有指導人生的實用價值。1983-1995,12年波折的人生,12年思考的積澱,寫就《守望的距離》。被譽為“當代最有靈魂的作家”、哲學家——周國平。最靈動而質樸的語言,最撼動人心的人生哲理。影響和改變千萬莘莘學子、文藝青年對人生的思考。文學與哲學相結合的最佳典範,讓你認識一個可愛、可戀的人生。征服千萬讀者,帶你與靈魂對話的“心靈之書”。出版社、著作權經紀人、書店、媒體多年的摯愛。如果你對人生迷茫、困頓,請讀一讀周國平,他會給你指點。如果你正在人生的難題中苦苦掙扎,請看一看《守望的距離》,它會給你力量。

序言

初版序

這是我迄今為止最完整的一個散文集,匯集了我從1984年以來發表的幾乎全部散文。儘管我出版過兩個散文的單行本《只有一個人生》和《今天我活著》,即將出版一個散文的選本,但是仍然有許多想要購買我的作品的讀者未能如願,還有一些對我偏愛的讀者希望得到完整的匯集,是他們促使我編了這個集子。

十餘年的積累只是這么一本不厚的書,成果未免可憐。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寫作的速度不快。我倒並沒有“文章千古事”的覺悟和抱負,我的覺悟和抱負僅限於,寫文章儘量做到有感而發,並且儘量減少(不可能避免)自我重複,於是難免下筆猶豫了。再說,我首先在生活,人生的變幻和命運的磨難每每使我無暇握筆。不過,同時我也發現,正是在變幻和磨難的極點,我會不由自主地拿起筆來,用真理和謊言救助自己。所以,如果把我的散文歸入所謂閒適派,實在是誤解。我毫不反對閒適,只是覺得自己離那境界還遠。真正的閒適是自然無為,不需努力的,而我卻是一個太執著的人,經過努力能達到的至多是超脫的境界罷了。

所謂超脫,並不是超然物外,遺世獨立,而只是與自己在人世間的遭遇保持一個距離。有了這個距離,也就有了一種看世界的眼光。一個人一旦省悟人生的底蘊和限度,他在這個浮華世界上就很難成為一個躊躇滿志的風雲人物了。不過,如果他對天下事仍有一份責任心,他在世上還是可以找到他的合適的位置的,“守望者”便是為他定位的一個確切名稱。我很喜歡這個名稱,曾經想以此為刊名辦一個雜誌,可惜未能如願。以我之見,“守望者”的職責是,與時代潮流保持適當的距離,守護人生的那些永恆的價值,瞭望和關心人類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曾經有一位讀者來信,給我派了一個很好的差事:在激烈的競技場上吹幾聲臨時退場休息的哨子。做這種事,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掃興,但還總有人會認為人生的使命不僅僅是競爭,也應包括休息和思考。那么,就讓我為這些人好好吹哨吧。

周國平

1995年4月15日

二版序

迄今為止,我的散文出過不同的版本和選本。其中,有三種是按時間順序的完整結集,即:東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離》,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東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聖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嶽文藝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靜》,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這三種可視為其他所有版本和選本的母本,有了它們,就有了我將近二十年間所發表的幾乎全部散文。

在與原出版社的契約期內,在未作任何宣傳的情形下,本書在五年中印行了七萬一千冊,我對這個成績深表滿意和感謝。現在,在契約到期以後,我把本書略做修訂,重新出版。所做的修訂有三。其一,在初版時,匆忙交稿,許多文章是從原發表刊物上剪貼的,其中有一些不免被那些刊物的編輯做了刪改,此次均按原稿予以恢復。其二,由於《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一書已出版,刪去了從中摘錄的文字。其三,增補了當時遺漏的若干文章。

在我的生命中,本書寫作的那十餘年真是一段特殊而重要的歲月。那時候,我剛讀完研究生,以接近不惑的年齡迎來了遲到的青春,身上有使不完的勁,一切都仿佛正在開始,要在哲學的事業上有一番作為。然而,也是在此期間,在我的生活中發生了一連串意想不到的變故。回想起來,也許正是那些變故迫使我暫時擱下我的學術計畫,而把更多的精力用來思考令我困惑的人生難題。表面看來,這好像是一個外力把我從一條軌道上撞到了另一條軌道上。可是,我因此脫離哲學的軌道了嗎?我相信沒有。在我迄今為止的全部生涯中,再也找不出這樣一個時候,我從哲學那裡獲得了如此有益的幫助,為此我對哲學滿懷感激。

本書中的文字大多寫於一二十年前,可以稱作舊文了。令我欣慰的是,仍有讀者喜歡這些文字,包括在那之後成長起來的一茬茬可愛的青年讀者。在這個喧鬧的時代,如我平凡之輩,所寫的東西在一二十年後還有人讀,很應該知足了。但我不會因此沾沾自喜,因為我心裡明白,我的作品決無傳世的資格。我僅相信一點:一個人唯有真正為自己寫作,他的作品才會有比較長久的生命力。今後我無論寫學術著作還是文學作品,都仍要堅持這個原則。為自己寫作,也就是為每一個與自己面臨和思考著同樣問題的人寫作,這是我所能想像的為人類寫作的唯一可能的方式。

周國平

2003年2月25日

文摘

第一輯 存在之謎

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

有兩種哲學家。一種人把哲學當做他的職業,即謀生的手段。另一種人把哲學當做他的生命甚至是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在公元前五世紀的希臘,智者屬於前者,用蘇格拉底的話說,他們是“智慧的出賣者”;而蘇格拉底自己則堪為後者的典範,他也許是哲學史上因為思想而定罪並且為了思想而英勇獻身的最早也最著名的一位哲學家了。

蘇格拉底的經歷和他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與孔子之於中國有某種相似之處。他們生活的年代相近,兩人畢生都以教育為主要事業,在哲學思想上都重人生倫理而輕形上學。分別成為中西人文思想的始祖。

我發現,直接用政治的分野來判斷一位真正的哲學家,往往不得要領。蘇格拉底誠然是在雅典民主派當權期間被處死的,但這並不能證明他站在貴族派一邊。事實上,無論在民主政體還是貴族政體下,他都曾經甘冒殺身之禍,獨自一人與民眾大會或寡頭政府相對抗,以堅持他心目中的正義。對於蘇格拉底來說,還有比當時奴隸主兩派的政治更高的東西,這就是他的哲學所追求的合理的人生。

現在,人們在追溯西方哲學中人本主義思潮的源頭時。一般追溯到蘇格拉底。誠然,蘇格拉底以前的希臘哲人,例如赫拉克利特與德漠克利特,在他們的著作殘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蘇格拉底確實是自覺地把哲學對象限制在人生問題範圍內的第一人。他在法庭申辯時所說的“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一語,在我看來是道出了哲學的根本使命,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義,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哲學家是一些把生命的意義看得比生命本身更重要的人,他們一生孜孜于思考、尋求和創造這種意義,如果要他們停止這種尋求,或者尋求而不可得,他們就活不下去。用蘇格拉底的話來說,就是“必須追求好的生活遠過於生活”(《克力同》)。所以,當法庭以拋棄哲學為條件赦他的罪時,他拒絕了。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愛智慧甚於愛一切,包括甚於愛生命。

商務印書館最近相繼出版了柏拉圖的《游敘弗倫·蘇格拉底的申辯·克力同》和色諾芬的《回憶蘇格拉底》的中譯本,為我們了解蘇格拉底其人和其思想提供了方便。研究者們一般認為,前者有把蘇格拉底理想化的傾向,後者更符合歷史真實。我倒覺得,作為哲學家的柏拉圖,比作為軍人的色諾芬,更能理解他們的這位哲學家老師。在柏拉圖筆下,蘇格拉底更像一位哲學家。在色諾芬筆下,蘇格拉底卻顯得有些平庸。例如,蘇格拉底認為智慧即美德,這在前者筆下突出的是理想人格的鍛造和心靈的自我享受,在後者筆下則往往把美德歸結為節制,又把節制歸結為獲取最大快樂的手段。又如,蘇格拉底之所以從容就義,色諾芬舉出兩點非常實際的考慮:免去老年的痛苦;死後的聲譽。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則以他特有的機智方式作一番推論:死後或毫無知覺,如無夢之夜一樣痛快;或遷居彼界,得以和古來志士仁人相處,不必與為思想而殺人者打交道,實為無限幸福。他的結束語是:“分手的時候到了,我去死,你們去活,誰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哲學家的幽默和達觀,躍然眼前。

我並不主張對蘇格拉底哲學作過高評價。他把哲學的注意力移向人生,誠然是一大功績,但他進而把人生問題歸結為倫理道德,視野又未免狹窄了。其實,人生意義問題的提出,是以絕對為背景的,哲學的智慧不在於就人生論人生,而在於以絕對為背景對人生意義作出說明。赫拉克利特說,智慧不等於知識,智慧在於認識一,即絕對和永恆。蘇格拉底卻把智慧與知識等同起來,又把知識與美德等同起來,儘管他強調的是“關心自己的靈魂”,但是,如果像他那樣把對於絕對的渴望從靈魂中排除出去,視為無用無謂之事,那么,靈魂就不成其為靈魂,而智慧也降為一種道德知識和處世之道了。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蘇格拉底比起赫拉克利特來又是某種退步。不過,儘管如此,蘇格拉底的“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一語仍不失為至理名言,是一個真誠的哲學家應有的信念,只是我們應該以更加廣闊的眼光去省察人生。

幸福的悖論

把幸福作為研究課題是一件冒險的事。“幸福”一詞的意義過於含混,幾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嚮往而不可得的境界稱做“幸福”,但不同的人所嚮往的境界又是多么不同。哲學家們提出過種種幸福論,可以擔保的是,沒有一種能夠為多數人所接受。至於形形色色所謂幸福的“秘訣”,如果不是江湖騙方,也至多是一些老生常談罷了。

幸福是一種太不確定的東西。一般人把願望的實現視為幸福,可是,一旦願望實現了,就真感到幸福么?薩特一生可謂功成願遂,常人最企望的兩件事,愛情的美滿和事業的成功,他幾乎都毫無瑕疵地得到了,但他在垂暮之年卻說:“生活給了我想要的東西,同時它又讓我認識到這沒多大意思。不過你有什麼辦法?”

所以,我對一切關於幸福的抽象議論都不屑一顧,而對一切許諾幸福的翔實方案則簡直要嗤之以鼻了。

最近讀莫洛亞的《人生五大問題》,最後一題也是“論幸福”。但在前四題中,他對與人生幸福密切相關的問題,包括愛情和婚姻,家庭,友誼,社會生活,作了生動透闢的論述,令人讀而不倦。幸福問題的討論歷來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社會方面,關係到幸福的客觀條件,另一是心理方面,關係到幸福的主觀體驗。作為一位優秀的傳記和小說作家,莫洛亞的精彩之處是在後一方面。就社會方面而言。他的見解大體是肯定傳統的,但由於他體察人類心理,所以並不失之武斷,給人留下了思索和選擇的餘地。

自古以來,無論在文學作品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愛情和婚姻始終被視為個人幸福之命脈所系。多少幸福或不幸的喟嘆,都緣此而起。按照孔德的說法,女人是感情動物,愛情和婚姻對於女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即使是行動動物的男人,在事業上獲得了輝煌的成功,倘若在愛情和婚姻上失敗了,他仍然會覺得自己非常不幸。

可是,就在這個人們最期望得到幸福的領域裡,卻很少有人敢於宣稱自己是真正幸福的。誠然,熱戀中的情人個個都覺得自己是幸福女神的寵兒,但並非人人都能得到熱戀的機遇,有許多人一輩子也沒有品嘗過箇中滋味。況且熱戀未必導致美滿的婚姻,婚後的失望、爭吵、厭倦、平淡、麻木幾乎是常規,終身如戀人一樣繾綣的夫妻畢竟只是幸運的例外。

從理論上說,每一個人在異性世界中都可能有一個最佳對象,一個所謂的“唯一者”、“獨一無二者”,或如吉卜林的詩所云,“一千人中之一人”。但是,人生短促,人海茫茫,這樣兩個人相遇的幾率差不多等於零。如果把幸福寄托在這相遇上,幸福幾乎是不可能的。不過,事實上,愛情並不如此苛求,冥冥中也並不存在非此不可的命定姻緣。正如莫洛亞所說:“如果因了種種偶然(按:應為必然)之故,一個求愛者所認為獨一無二的對象從未出現,那么,差不多近似的愛情也會在另一個對象身上感到。”期待中的“唯一者”,會化身為乾百種形象向一個渴望愛情的人走來。也許愛情永遠是個謎,任何人無法說清自己所期待的“唯一者”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只有到了墮入情網,陶醉於愛情的極樂,一個人才會驚喜地向自己的情人喊道:“你就是我一直期待著的那個人,就是那個唯一者。”

究竟是不是呢?

也許是的。這並非說,他們之間有,種宿命,注定不可能愛上任何別人。不,如果他們不相遇,他們仍然可能在另一個人身上發現自己的“唯一者”。然而,強烈的感情經驗已經改變了他們的心理結構、從而改變了他們與其他可能的對象之間的關係。猶如經過一次化合反應,他們都已經不是原來的元素,因而不可能再與別的元素髮生相似的反應了。在這個意義上,一個人一生只能有一次震撼心靈的愛情,而且只有少數人得此幸遇。

也許不是。因為“唯一者”本是痴情的造影,一旦痴情消退,就不再成其“唯一者”了。莫洛亞引哲學家桑塔耶那的話說:“愛情的十分之九是由愛人自己造成的,十分之一才靠那被愛的對象。”凡是經歷過熱戀的人都熟悉愛情的理想化力量,幻想本是愛情不可或缺的因素。太理智、太現實的愛情算不上愛情。最熱烈的愛情總是在兩個最富於幻想的人之間發生,不過,同樣真實的是,他們也最容易感到幻滅。如果說普通人是因為運氣不佳而不能找到意中人,那么,藝術家則是因為期望過高而對愛情失望的。愛情中的理想主義往往導致拜倫式的感傷主義,又進而導致縱慾主義,唐璜有過一千零三個情人,但他仍然沒有找到他的“唯一者”,他注定找不到。

無幻想的愛情太平庸,基於幻想的愛情太脆弱,幸福的愛情究竟可能嗎?我知道有一種真實,它能不斷地激起幻想,有一種幻想,它能不斷地化為真實。我相信,幸福的愛情是一種能不斷地激起幻想、又不斷地被自身所激起的幻想改造的真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