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為汝多知乎

孰為汝多知乎

孰為汝多知乎,文言文中的短句。這句話選自於《兩小兒辯日》,原選自於《列子·湯問》,題目是後加的。《列子》是戰國時列禦寇所撰。

基本信息

原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zhī)乎?”

譯文

孔子到東方遊學,看到兩個小孩為什麼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而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而中午的時侯離人近一些。

第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大得像車上的篷蓋,到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的道理嗎?”

第二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到了正午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是怎么回事。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注釋

辯鬥:辯論,爭論。

以:認為。

去:距離。

日中:正午。

及:到。

盤盂:盛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探湯:把手伸向熱水裡。意思是天氣很熱。湯:熱水。

孰:誰。

汝:你。

知:念zhī,意為知識。

商務印書館的《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版)2018頁有如下的解釋:“知”(讀zhī)釋義知道,知識。義項中便附有:《列子·湯問》:“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