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以誠

孫以誠

孫以誠,1945年出生,原籍安徽蚌埠,為二胡演奏家、篆刻家、中日尺八交流史研究專家、副研究館員。1960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他曾在鐵道兵部隊宣傳隊擔任獨奏、作曲、編導等。七十年代任浙江歌舞團民樂隊隊長,1993年在深圳組織創建了一支有著60餘人的大型民族樂團,任副團長和二胡首席。2004年3月在杭州又組建了"浙江吳越之聲國樂團",任音樂總監。近十多年來在浙江省國際文化交流協會任職。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浙江省音樂家協會名譽理事、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孫以誠,1945年出生,原籍安徽蚌埠, 二胡演奏家、篆刻家、中日尺八交流史研究專家、副研究館員。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浙江省音樂家協會名譽理事、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孫以誠先生 孫以誠先生

1960年考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二胡專業,1963年以全優成績畢業,同年分配在浙江歌舞團民樂隊工作。從藝四十餘年,曾當過鐵道兵、從事過文物篆刻古陶瓷鑑定經營及音樂編輯等多項文化藝術工作,近十多年來在浙江省國際文化交流協會任職。曾應邀赳德國漢堡、俄羅斯聖彼德堡及日本等國家舉辦二胡講座、現場刻印、書法篆刻展覽及音樂會獨奏、學術考察訪問等多項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是一位多才多藝、閱歷豐富、藝術積累深厚的藝術家。

胡琴演奏

孫以誠在演奏 孫以誠在演奏

 少年時他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經受了嚴格的二胡、高胡的專業訓練,有著紮實的專業基礎。年青時他在鐵道兵部隊宣傳隊擔任獨奏、作曲、編導等,掌握了京胡、板胡、墜胡的演奏技巧,因此他能熟練掌握胡琴類的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及墜胡等民族弓弦樂器的演奏技巧和多種民族風格的樂曲。他有著全面深厚的基本功和多方面的藝術修養,因此他的胡琴演奏即具有北方的熱情奔放,又兼有南方的細柔清麗的風格;由於他有豐富的人生閱歷與藝術積累,因而他的演奏深沉、渾厚,富有激情和較強地藝術感染力。2002年8月31日在杭州紅星劇院成功地舉辦了二胡獨奏專場音樂會,同年10月28日應邀赴日本鳥取市參加日本第十七屆國民文化藝術節。來他在杭州等地的大專院校致力於中國二胡的推廣與普及工作,他可以舉辦四場不同內容的胡琴系列獨奏音樂會,深受大中學生與社會各界二胡愛好者們的喜愛與歡迎。2004年7月10日他又在杭州紅星劇院舉辦了《孫以誠從藝四十周年胡琴獨奏音樂會暨書法篆刻展覽》,以他多才多藝的藝術成就在杭州文藝界引起轟動.2005年9月26日在浙江省文化廳與浙江省老齡委舉辦浙江省第五屆老年文化藝術節音樂新作比賽中,以板胡獨奏《黃土情》榮獲器樂比賽第一名。2005年11月18日--29日,應邀第三次赴日本靜岡縣舉辦五場二胡獨奏音樂會,並向500餘名日本二胡愛好者舉辦三場公開教學。在日本深受歡迎.

藝術修養

孫以誠 孫以誠

 他從事二胡演奏、教學、研究四十餘年,他淡泊名利,甘於寂寞,潛心鑽研二胡之外的琴外功夫,吸取多門類的藝術修養,他在中年時靠自學取得了浙江大學(原杭大)黨政幹部基礎科大專文憑。他經常撰寫音樂方面的文章,著有數十篇學術論文、音樂評論文及新聞紀實,在中央及省級和港台刊物發表。特別是他考證發現並撰寫了《杭州護國仁王禪寺與日本尺八》的論文,確認了杭州護國寺是日本尺八的祖庭之地,在中日兩國的音樂界引起較大的反響,專家們評價他的這一發現“填補了中日兩國音樂史交流中的空白,對推動中日兩國音樂文化的交往,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2001年10月他又撰寫並自費出版了《中日尺八交流史話》一書,被浙江及杭州市的圖書館與在杭的浙大、杭師院等大學圖書館收藏。

多才多藝

先生在演奏京胡《夜深沉》 先生在演奏京胡《夜深沉》

 他不僅在二胡上有著精湛的技藝,而且在篆刻上也有著深厚的造詣。他的篆刻師承中國美術學院著名書法篆刻家劉江教授,其作品博採眾長,集甲骨、金文、秦漢至明清流派之神韻,又融入音樂之特點,風格秀逸飄灑、嚴謹工穩、渾厚拙樸,多年來為世界各國友人治印4000餘方。1997年4月創製了“杭州西湖二十景篆刻扇”,連續三年榮獲省市優秀旅遊紀念品獎,並在首屆西博會期間被杭州市政府指定推廣為優秀旅遊紀念品;他創作的“二胡名曲印”等篆刻作品在二胡業內深受喜愛,被人們爭相收藏。他的篆刻作品還被俄羅斯聖彼德堡美術館及日本、德國等國際友人收藏。此外他還在古陶瓷鑑賞、書法,攝影、及文學寫作等方面也有著不俗的水準。

社會活動

孫以誠作品 孫以誠作品

 他七十年代曾任浙江歌舞團民樂隊隊長,1993年至95年在深圳組織創建了特區歷史上第一支有著60餘人的大型民族樂團,任副團長和二胡首席。2004年3月他在杭州又組建了"浙江吳越之聲國樂團",任音樂總監。他謙虛待人、熱心助教,他教過的學生中有多人考入中央、中國及上海音樂學院及省級藝校。他在從事國際文化交流的工作中,以他的一篇學術論文促成並一手組織了中日尺八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召開,會後他又積極與日本友人聯繫,引進日本尺八演奏家在杭州連續辦了三年的尺八學習班,為使失傳了700多年之久的尺八回歸杭州,為促進中日兩國民間尺八音樂交流做出了顯著的貢獻。

音樂專場

孫以誠胡琴演奏會 孫以誠胡琴演奏會

立秋已有月余,盛夏的餘熱仍然襲人,可是仍然沒有阻擋住人們對音樂的熱情。

孫以誠作品 孫以誠作品

八月三十一下午三點前,位於浙江杭州的紅星劇院門口來觀看演出的人絡繹不絕,這是打開音樂之門系列音樂會的胡琴演奏家孫以誠二胡演奏專場,由著名揚琴演奏家洪錦榮擔任揚琴伴奏,音樂評論家史崇義擔任導聆,音樂會上,孫以誠先生演奏了十餘首古今著名的二胡樂曲,如劉天華的《良宵》、《光明行》,華彥鈞的《二泉映月》、《聽松》,孫以誠先生不但擅長二胡,對中胡、板胡、墜胡等拉弦樂器也頗有研究,一曲優美的《草原上》,將觀眾帶入那美麗的大草原,一首激昂而又明快的賽馬,又將人們帶入熱烈的蒙古人民賽馬會上,每首樂曲演奏完畢,觀眾都給予熱烈的掌聲,現場的觀眾都反映說,好久都沒有聽到這令人心曠神怡的琴聲了,當主持人宣布兩個小時的音樂會結束時,觀眾席里傳出"再來一首"、"再來一著梁祝"的熱情要求,孫以誠先生最後又為觀眾演出了二胡獨奏曲《梁祝》,優美的鏇律伴隨著雷鳴的掌聲給這場音樂會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孫以誠先生近年來活躍於杭城的舞台及大學院校,進行民族音樂的普及,所到之處,皆大受歡迎,為民族音樂在新時代的傳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據孫先生透露,他計畫在不久開一場"弦上春秋--孫以誠胡琴音樂會",向大家展示胡琴家族各成員的迷人魅力,讓我們共同期待!

藝術成就

孫以誠書法篆刻作品 孫以誠書法篆刻作品

鑒於孫以誠在藝 術領域內所取得的成就,他的個人傳略已入編《中國當代文化藝術名人》、《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世界人物辭海》、《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人才辭典》、《中國印學年鑑》;他的篆刻作品入編《1978 — 1998中國書法選集》、《世界當代印壇大觀》,《中國篆刻市場通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