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宗旦

孔宗旦,山東曲阜人,孔子四十六代孫,中興祖孔仁玉曾孫,父孔延齡,祖孔冕。自幼家境貧寒,但不墜青雲之志。

基本信息

簡介

孔宗旦,山東人。自幼家境貧寒,但不墜青雲之志。仁宗時考取了進士,宋皇祐元年(1049)任邕州司戶參軍。在邕州期間,孔宗旦見北郊蘇盧一帶常遭水患,於是調集民工,在心圩江上游峙坡和丁坡之間,用4年時間修建了銅鼓陂水利工程。解決了當時蘇、盧兩村(現合稱蘇盧村,已成為南寧市城中村)的土地澆灌問題,旱澇保收,人民深得其利。為了紀念孔宗旦,蘇、盧兩村村民建立廟宇以作紀念,俗稱“太子廟”(孔宗旦死後被追贈太子中允,村民不詳官制,訛稱太子),至今每年農曆四月十九日,都會舉行孔宗旦誕辰紀念活動,俗稱“太子誕”。
《宋史·忠義·孔宗旦傳》
孔宗旦,魯人,為邕州(今廣西南寧)司戶參軍。儂智高未反時,州有白氣出庭中,江水溢,宗旦以為兵象,度智高必反,以書告知州陳珙,珙不聽。後智高破橫州,即載其親往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無為俱死也。”既而州破被執,賊欲任以事,宗旦叱賊,且大罵,遂被害。始,宗旦官京東,與李師道、徐程、尚同等四人為監司耳目,號為“四瞠”,人多惡之,其後立節如此。知袁州祖無擇以其事聞,贈太子中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