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研究院

孔子研究院

孔子研究院是經國務院專文批准建設的研究機構,具有文獻收藏、信息交流、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博物展覽五項功能,規劃建設成為世界研究孔子思想的中心。孔聖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同時精通易經《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國古代突破對自然山水宗教式態度的第一人,我愛大自然更愛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災難、地震、龍捲風、恐龍的滅絕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風水,提出了“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的著名美學命題。

基本信息

曲阜孔廟正門南行500米,大成路西,一圍透孔花牆內高樓傑出,那就是1999年落成的孔子研究院。

孔子研究院孔子研究院

孔子研究院由來及分布

孔子研究院是經國務院專文批准建設的研究機構,具有文獻收藏、信息交流、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博物展覽五項功能,規劃建設成為世界研究孔子思想的中心。院門向東,門屋三間,屋檐下懸掛著“孔子研究院”貼金銅匾,匾上雖未署名,一望而知為江澤民主席所題。
院門兩側,杏花搖曳,仔細一數,每側恰為36株,孔子杏壇設教,弟子三千,賢人七十有二,不用說,杏樹是象徵七十二賢的。穿過大門,腳下是用紅色的花崗岩或橫或豎鋪成的甬路,一行圓形的漢白玉鑲嵌在甬路正中,仔細一看,原來是古代玉佩的圖案。孔子是古代文化的熱心繼承倡導者,極力推崇周代禮樂文化,禮樂也成為孔子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設計者研精覃思,在如此平常的通道上也刻劃了如此厚重的傳統文化符號。
跨過石橋,迎面兩坊相射而立,東坊題“志道據德”,西坊題“依仁遊藝”。典故出自《論語》,“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孔子以此教人,我們也應依此做人。
牌坊是中心廣場的入口,過坊就是辟雍廣場。廣場呈方形,80米見方,北面主樓俯視,東、西、南三面長廊圍護。
廣場正中為圓形平台,平台周圍是外方內圓的水池,因水“壅繞如璧”,所以得名為辟雍。辟雍也是禮制建築,象徵教化不息,只有天子的學校才可以設定,地方諸侯的學校只能設半圓形的水池。所以我們在各地古代學校(文廟)所看到的都是泮池,只有在北京國子監才有辟雍。從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子思想在很長的歷史時間內都扮演著積極的角色,推動了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鞏固和發展,促進了民族文化、經濟的發展,使中國在西方工業革命以前一直是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中國的落後挨打只是十九世紀以來的事情,將此完全歸罪於孔子是不公正的,這是我們民族的悲哀。好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使我們能夠正確地評價孔子及其思想,我們能夠真正地繼承民族思想文化的精華,我們的民族才有了希望。
廣場的正中是一座方形高台,台階三層,每層三級。拾級可上台頂,頂方8.88米,中間用萬年青花崗岩鋪砌成圓形,圓外及台階均為黃色花崗岩,寓意天圓地方,天蒼地黃。萬年青花崗岩中嵌有77個噴頭,正中一個噴水最高,中圈4個略高,外圍72個略低,分別象徵孔子和顏回、曾參、子思、孟子四配與七十二賢。再外水池中的300個噴頭,以一當十,象徵弟子三千。377個噴頭噴玉濺珠,微風吹拂,彩虹隱隱,形象地喻示了孔子及其弟子開創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思想高潮的盛況。台階湧泉如簾,又象徵著儒家思想代代相傳,經久不息。
廣場四面設橋為出口,紅色的花崗岩地面中,東入口嵌有大花綠鋪成的圭,南出口嵌有泰山紅鋪成的璋,西出口嵌有漢白玉鋪成的琥,北出口嵌有芝麻黑鋪成的璜。古人以五行與五帝、五色、五方、五音、五味等相配。東方屬木,色青,為春,春祭東方青帝用青色圭;南方屬火,色赤,為夏,夏祭南方赤帝用赤色璋;西方屬金,色白,為秋,秋祭西方白帝用白色琥;北方屬水,色黑,為冬,冬祭北方帝用黑色璜。廣場設計融入了這么多的傳統文化符號。
出廣場北橋,拾級而上為小平台。平台東西各有一塊自然石,以遮擋迎面主樓底層東西兩個入口。照壁別出心裁的中間鏤空,東為鐘形,西為磬形。鐘磬兩種樂器與台上的犧尊、象尊以象徵孔子的禮樂文化,而鐘磬又有“金聲玉振”的寓意。孟子讚揚孔子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也者,終條理也,”後人因此以金聲玉振比喻聲名洋溢廣布。在孔子以後的兩千多年裡,孔子思想首先傳入朝鮮、越南、日本等亞洲國家,十六世紀又傳入歐洲,二十世紀以來,孔子更大跨步地走向世界。孔子的《論語》被譯成日文、韓文、拉丁文、法文、德文、俄文、義大利文、英文、越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阿拉伯文、希伯萊文、菲律賓文等幾十種語言,孔子聲名日益洋溢廣布。面對工業現代化帶來的諸種弊端,一些有識之士也希圖從孔子思想中尋找良藥,一九八八年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們聚會巴黎,他們得出的結論之一便是:人類要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影響也許將會愈來愈大、愈廣。
廣場正北是高30米的主樓。樓88.8米見方,是傳統的高台明堂式建築。高四層,一層為台基,內設圖書室、閱覽室。二層方形,三、四層圓形,寓意天圓地方。脊吻為鳳,鳳是祥鳥,只有天下清平有道時才會出現,所以在春秋禮崩樂壞的時期,孔子認為天下有道無望,發出“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的悲嘆。如今天下清平,鳳凰來儀,孔子有知,當會欣然而笑。
拾級而上,穿過平台,直入二層大廳。迎面是一幅高19米、寬10小的木雕壁畫,圖名“山高水長”,取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中的“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以讚頌孔子的高風亮節。壁畫前是一組五人雕塑,創意取自《論語·先進》“侍坐章”。孔子要弟子子路、曾點、冉有、公西華分別談談自己的志向。粗率的子路搶先回答可以富國強兵受到孔子的哂笑,冉求的治理小國和公西華的大典司儀孔子未置可否,唯獨曾點的“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志向受到孔子的贊同。曾點的志向看起來很小,但它卻是天下清平、文教興盛的景象,正是孔子理想的王國,難怪孔子會發出“吾與點也”的讚嘆。
二、三層主廳現舉辦著孔子紀念展覽,以圖片、器物、雕塑、繪畫等形象地介紹孔子的生平、孔子的思想、儒學的發展和孔子思想在海內外的影響,仔細參觀,如同瀏覽一部孔子思想簡史。
二層主廳後面還有兩個展廳,西廳“千年香菸”主要展出歷代祭祀孔子的祭祀文物,而東廳展出當代著名書畫家書畫作品和海外政治聞人對孔子的評價題詞,由此可見古今中外對孔子的敬仰。
乘電梯直上四樓,圓形的展櫥內陳列著金版《四書》——中文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和英文《論語》,書銅版鎏金,美輪美奐,恐怕是世界上第一部金屬版《四書》。
登上三樓外平台,向北遠瞻孔廟古色,向南眺望新城新貌,向東俯視論語碑苑山水碑刻,向西遠眺大學英姿。而繞樓一周可讀《禮祀》“大同篇”,分別由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德文、日文、韓文八種文字刻成。“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孔子的大同理想要靠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去實現。
乘電梯直下一樓,沿長廊南行,一方庭園,一泓碧水,一泉漫涌,展現了朱熹“讀書有感”的意境:“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池南為閱覽室,此景的設定是很切題的。捧書苦讀,忽有所得,對此小景是多么愜意。
圖書館目前正在建設,40萬冊的圖書正在陸續入藏。目前設施雖然尚未完善,但孔子研究院邊建設,邊研究,人才不足,借雞下蛋,禮聘著名學者擔任學術顧問,聘請知名學者擔任兼職研究員。現在正在編纂20卷1000萬字的《二十世紀儒學研究大系》,其中11卷將於今年九月孔子誕辰正式發行,而800萬字30卷的儒家倫理叢書也正在撰寫之中。
一樓舉辦有世界孔廟展,展出了中國、日本、朝鮮、越南、美國、德國、新加坡等國家孔廟的照片,介紹了各國孔廟的歷史現狀和制度。此外還辦有銅版《聖跡圖》展覽,120幅聖跡圖圖文並茂,形象地展示了孔子一生的行跡。
參觀完主樓,沿長廊回返,可讀廊下《論語》選譯,玻璃長廊上刻滿了《論語》,文白對照,黃髮垂髫,均可了解高深的孔子思想。透過長廊,可以南眺沂水如帶,柳絲如系,花開錦繡,可以北賞山水瀑布,曲池如鏡,噴泉怒射,彩虹如拱。時間尚早,何妨尋石而坐,靜觀五彩錦鯉,細品游魚之樂。
最後去參觀鍾亭,東西二亭對立,亭內各懸一鍾,鐘體內外滿鑄文字,分鑄《論語》上部、下部。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不妨讀完一鍾,以增長治國修身的才幹。另一鐘不妨以撞代讀,鐘聲宏量,回音悠長,震聾發聵,以覺其未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