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時歌·春歌

子夜四時歌·春歌

《子夜四時歌·春歌》:又稱《子夜吳歌》系六朝樂府中的吳聲歌曲。相傳是晉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創製,多寫哀怨眷戀之情,分春、夏、秋、冬四季。李白依格了四首,此首屬春歌。

簡介

子夜四時歌·春歌原文】:
秦地羅敷女,採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作者】:李白
朝代】:
體裁】:樂府
格律】:
○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 ▲仄韻
本作的韻腳是:十三元;可"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刪一先"通押。
秦地羅敷女,採桑綠水邊。
○●○○●,●○●●△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
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

【話外音】:

子夜四時歌:又稱《子夜吳歌》系六朝樂府中的吳聲歌曲。相傳是晉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創製,多寫哀怨眷戀之情,分春、夏、秋、冬四季。李白依格了四首,此首屬春歌。
賞析】:-------

詩詞鑑賞:《子夜四時歌·春歌》

無名氏南北南朝民歌:《子夜四時歌·春歌》原文:
春風動春心,流目矚山林。
山林多奇采,陽鳥吐清音。
《子夜四時歌·春歌》參考注釋:
①流目,意為轉動目光。
②矚,有注視之意。
③采,此處當同彩。
④陽鳥,此處泛指陽春三月的鳥。
無名氏南北南朝民歌:《子夜四時歌·春歌》賞析:
這首詩出自於《南北朝樂府民歌》之《子夜四時歌》,屬南朝民歌。
這首詩以樸素的語言,細膩的筆法,為讀者描繪了一幅清新明快,繽紛多彩,鳥語花香,充滿生機的醉人的春天景象。詩人喜愛春天,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懷,無不流諸筆端,可謂觸景生情,借景抒情,於景寓情。
詩人首先從感官入手,從春風起筆,渲染心中令人陶然的情懷;繼之從視覺的角度寫看到的奇光異彩,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山花爛漫,芳香四溢的神奇的山林;最後又從聽覺落筆,描繪了一個蟬噪林靜,鳥鳴山幽的佳境,令人不勝追尋與嚮往。
《春歌》這首小詩,咋讀起來似乎覺得很平淡,然而反覆讀之,便覺其中別有洞天。它能流傳至今,不在於詞句的華麗,也不在於格律的嚴整,更不在於藝術手法的高超,而在於它的韻味,在於它的平淡無奇。整首詩讀來如行雲流水一樣,平實,樸素,自然,渾厚而又幽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