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依戀

依戀,是小兒與其雙親間一種特殊、持久的感情聯結,屬小兒早期重要情緒之一,嬰兒依戀是指嬰兒於早期撫養者建立起的社會性聯結,也是情感社會化的主要標誌。

嬰兒依戀是指嬰兒於早期撫養者建立起的社會性聯結,也是情感社會化的主要標誌。
嬰兒與母親的依戀發展情況,將決定孩子一生的情緒情感、社會性行為、性格特徵和對人交往的基本態度。
根據鮑爾比和安斯沃思等的研究,可以把嬰兒的依戀劃分為四個階段
1、無差別的社會反映階段(從出生到3個月),出現社會性微笑,對所有的人反映相同。
2、有產別的社會反映階段(3-6個月),在陌生人面前的反映少於在親人面前反映的頻率。
3、特殊的情感聯結階段(6個月到2歲),出現陌生人焦慮,特別喜歡和母親在一起。
4、目標調整的夥伴關係階段(2歲以後),能夠考慮母親的需要,而調整自己的行為。
安斯沃思根據陌生情景發的研究,把嬰兒的依戀分為三種
1、安全型依戀,占65-70%左右,此種類型嬰兒,當媽媽離開時,會有些許不安,當媽媽回到身邊時,會感覺很開心。
2、迴避型依戀,占20%左右,當媽媽離開時,此類型嬰兒沒有什麼反映,當媽媽返回時,也無反映。
3、反抗型依戀,占10-15%左右,當媽媽離開時,此類型嬰兒會竭斯底里的反抗,當媽媽回來時,則出現矛盾心情(即想親近媽媽,又生媽媽的氣)。
4、紊亂適應不良型依戀,占5%左右,當媽媽離開時,此類型嬰兒會出現反覆無常、矛盾的行為,通常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由於環境的變化,和母親的撫養方式,嬰兒的依戀類型也可能會出現變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