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再愛我一次[1988年由陳朱煌執導的台灣電影]

媽媽再愛我一次[1988年由陳朱煌執導的台灣電影]

1988年台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由導演陳朱煌執導,楊貴媚、李小飛、謝小魚、文英、陳淑芳,孫亞東等人主演。是台灣獨立製片富祥公司於1988年攝製的低成本倫理悲劇片,故事改編自台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它是台、港通俗影視產品中最典型的家庭倫理大悲劇。幾乎每個從電影院裡走出來的人,手裡都攥著哭濕的手帕。或許是因為母愛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題材,或許是因為那個時代還不像現在這樣喧囂,或許是因為它給了善良的人們一個宣洩感情的連線埠。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劇照劇照
電影劇情以倒敘方式進行,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孫亞東飾)留學歸國,正要展開精神病院的業務,偶然發現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楊貴媚飾)。原來當年其母秋霞與其父林國榮相戀,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為由拆散鴛鴦,另外為國榮娶妻。已經懷孕的秋霞到鄉下投靠姨母,並在生下志強後獨力撫養,母子二人感情極佳。數年後,國榮之妻娟娟經證實不能生育,林家父母為了延續香火,用盡辦法要志強離開母親回到林家認祖歸宗。秋霞幾經內心掙扎,終於答應。但年幼的志強因思念母親而無法過平靜生活,經常偷偷回到鄉下找母親。
一次風雨之夜,志強躲在廟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尋不著,翌晨找到時,志強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為激動,失足跌下樓梯成為瘋婦。18年後,志強終於找到他心愛的母親,並以一曲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重新喚醒母親塵封多年的記憶,母子相認大團圓。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註
黃秋霞 楊貴媚 林志強的母親,林國榮的前女友
童年林志強 謝小魚 黃秋霞和林國榮的兒子
林國榮母親 文英 林志強的奶奶,黃秋霞的婆婆
成年林志強 孫亞東 黃秋霞的兒子
未知 陳淑芳 ----
未知 賴德南 ----
淑娟 陳琪 ----
未知 方龍 ----
未知 張順興 ----
未知 彭曉藺 ----
未知 邵羅輝 ----
未知 鄭學琳 ----
未知 何台 ----
未知 雷峰 ----
林國榮 李小飛 林志強的父親,黃秋霞的前男友

職員表

劇照劇照
出品人:陳郭春惠
製作人:施政義(製片人)
原著:台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
導演:陳朱煌
副導演(助理):謝萬盒
編劇:陳朱煌;柳松柏
攝影:陳鍾源;陳沛瑋
剪輯:陳博文;陳博彥
道具:郭山寶
造型設計:郭惠美(化妝)
燈光:李增鋅
錄音:高富國
場記:趙俊逸
總策劃:劉士琛
顧問:陳志華
攝影指導:陳榮樹
音樂指導:張弘毅
場務:謝萬居
字幕:劉德光

音樂原聲

主題歌:《世上只有媽媽好》《牽你的手》《爸爸我愛你》《媽媽的手》
插曲::《酒落喉》

幕後製作

電影在台灣公映時,並沒有得到台灣觀眾的重視,映了幾天便靜悄悄下片了,在海外市場更連公映的機會都沒有。1990影片在內地造成了空前的轟動。
在影片中那個經典的“年輕媽媽”角色,楊貴媚曾經回憶說:“當時我才二十八九歲,就讓我演為人妻為人母的角色,我根本就不知道應該怎么辦,幸好有我媽媽在背後當軍師。最後電影拍出來後,我媽媽帶頭感動得直掉眼淚,直誇我體會到當母親的真髓了。”演完該片後,楊貴媚在內地擁有一定支持度———去打車,司機不肯收錢;她去住店,服務生搶著要幫她買單。

電影評價

應該說從上世紀80年代走來的觀眾,大抵都還記得記憶里的那一次集體揮淚———《媽媽再愛我一次》。幾乎每個從電影院裡走出來的人,手裡都攥著哭濕的手帕。一部台灣苦情戲在內地獲得如此之廣的共鳴,這是當時發行這部影片的工作人員都沒有想到的。或許是因為母愛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題材,或許是因為那個時代還不像現在這樣喧囂,或許是因為它給了善良的人們一個宣洩感情的連線埠。
《媽媽再愛我一次》的轟動在上世紀80年代不僅僅是一部電影的成功,更反映出當時的文化現象。80年代末期是內地的商業片高峰時期,都把港台作為自己借鑑的對象。台灣動作片不發達,但它的悲情片符合中國人的心態,代表了內地觀眾的觀影情結。拍攝《媽媽再愛我一次》的時候,台灣文化已經在轉型了,正在批判瓊瑤電影,而侯孝賢、楊德昌等人處在上升階段;而80年代末、90年代初內地正在涌動商業化的大潮,《媽媽再愛我一次》其實也是當時的中影集團一次市場化的探測。
《媽媽再愛我一次》之後,相類似的悲情題材都引起了轟動,這暗示了中國內地的觀眾和台灣觀眾在心態和情結上比較接近,它們的成功也提醒了我們要往市場化的方向運作電影就要考慮觀眾,尤其是中國人深層次的文化心理,不要以為動作片是解決市場化問題的惟一出路。

影片票房

劇照劇照
1990年6月左右,《媽媽再愛我一次》開始在全國試映,首先是在武漢熱起來,然後是上海,在全國鋪開放映是在9月份。到1990年底的時候,共發行了397個拷貝,觀眾人數超過2億,票房上億元———當時的電影票價有1元到3元的,也有三五毛錢的———這個電影創造了一個奇蹟。
這部片子成功的原因在於它特別煽情。“小強”和“母親”的扮演者都不是很美,煽的也不是愛情而是親情,電影也敘事平淡沒有任何花里胡哨,但它符合當時中國人的心理需求。因為在它之前觀眾看了太多動作片,需要調劑一下口味,這種倫理悲情劇剛好滿足了觀眾的需要。其實發行部門和宣傳部門都沒有把這部小製作的電影當回事,它完全是靠觀眾的口碑來宣傳的,另外,它的主題曲在片中出現了四五次,街上小孩都會唱,這也是間接地為這個電影做了宣傳,觀眾們都知道看這部電影要帶手絹進場,不僅花錢買票,還哭個痛快。
多年後的今天,網路上出現了一部向《媽媽再愛我一次》的致敬之作:漫畫作品【80後,挺住】之《母愛千千變》(包括配樂漫畫視頻),無論名字、主題、情感、內容,都與本電影有異曲同工之妙,堪稱電影版本和網路漫畫版本的“煽情二重唱”,在這個浮躁喧囂、急功近利,以致於疏忽了親情的時代,給予催淚彈式的心靈轟擊,喚回普羅大眾對親情、家庭的愧疚與重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