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遠樓

威遠樓

威遠樓位於甘肅隴西縣城中心,始建於北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以渭州地修築占渭砦後,韓琦籌劃邊防時,於城東一里處的北坊建一譙樓,名曰“威遠樓”,取威震遠方之意。2013年05月03日,國務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在全國1943處重點文物保護名單中,隴西威遠樓入選古建築保護名單。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威遠樓威遠樓
威遠樓位於甘肅隴西縣城中心,始建於北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以渭州地修築占渭砦後,韓琦籌劃邊防時,於城東一里處的北坊建一譙樓,名曰“威遠樓”,取威震遠方之意。孟卜詩有“韓公安撫來秦風,威遠樓築在渭濱,憑眺自看西土月,旌勝已靖朔方塵”之河.何時移君城中無考,無順帝至正元年(1341年),制銅壺滴漏及更鼓置於其上,在夜間擊鼓報更,谷稱鼓樓。明太祖洪武元年,依舊址重建,取名為“雄鎮樓”。

道光十六年(1836年),又加修葺。並將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所鑄重達4000公斤的銅鐘移置樓上,擊之聲聞四達十餘里,俗稱鐘鼓樓。威遠樓為磚基三層木樓,通高26米,座基高11米,樓高15米,長27米,寬17米。一樓有廊柱24根,三樓均為正面飛檐,檐下斗拱彩繪102朵,結構嚴謹,造型雄偉,為歇山屋頂式建築。

文物保護

威遠樓威遠樓

1958年以來,隴西縣政府組織人力多次對威遠樓維修,雕樑畫棟,丹青彩繪,煥然一新,為隴西一雄偉建築。逢年過節,遊客可登樓遠眺,鳥瞰縣城全貌。1963年2月11日,甘肅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05月03日,

威遠樓威遠樓
國務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在全國1943處重點文物保護名單中,隴西威遠樓入選古建築保護名單。編號7-1457-3-75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