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恪

姜恪

姜恪,唐朝時期秦州上邽(今甘肅天水)人。姜維後裔,祖父姜遠曾為秦州剌史。父姜寶誼為左武衛大將軍。姜恪因戰功升為左相,閻立本因善繪事而為右相,時人評論說:“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

基本信息

年表簡介

662:以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鐵勒道安撫使,左衛將軍姜恪副之,以安輯其餘眾。

665:兼司戎太常伯、永安郡公姜恪同東西台三品。

670:七月,薛仁貴大非川敗績,九月,姜恪為涼州道行軍大總管,以伐吐蕃。

671:姜恪為侍中,閻立本為中書令。立本既輔政,但以應務俗材,無宰相器。:時【姜恪以戰功擢左相】,故時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之嘲。

672:去世。

唐代宰相(二)

唐代初年,以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門下侍中、尚書省長官尚書令共議國政,都是宰相。宰相是輔佐皇帝總領天下大政的官員。唐太宗時,以僕射為尚書省長官,與門下侍中、中書令號稱宰相。同平章事也成為宰相的銜號。開元以後,為僕射者如不加“同平章事”,就不能參與宰相機務,被擠出宰相行列。安史之亂以後,宰相名號基本上就是“同平章事”了。

姜氏名人盤點

姜姓始自炎帝。《元和姓纂》中就有記載,炎帝神農氏,因生於姜水(今陝西岐山縣西),而以姜為姓。神農氏的後裔姜太公,即呂尚,齊國的創建者,因輔佐周王朝得天下而被封於呂,所以才從封地為姓。戰國時,齊國被田和所滅,呂尚的後代分散各地,有姓呂的,也有姓姜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