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可瑜

姜可瑜,男,1933年12月生,山東煙臺人。教授。曾任山東大學圖書館常務副館長、山東省古文字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齊魯京劇愛好者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基本信息

簡介

姜可瑜在1957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師殷煥光、周遲明、琦書耕),後又在中山大學習古文字學(師容庚、商承祚)。數十年來致力於古代漢語古文字學、京劇聲韻的教學與研究。在五十年代即高唱京劇語音改革之論,此後,一直為之奮鬥不懈,七十年代又發表了京劇語音體系,繼續鼓吹京劇語音改革之方向。

成就

《對具體運用訓詁方法的幾點意見》(1981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正義》(1983年)、《“夥涉為王”考辨》(1987年)、《利簋銘文“崴貞克聞”解》(1985年)、《評郭沫若對“妣”字的解釋》(1990年)、《殷虛文字形成假說》(1992年)、《丁公龍山陶文——一種新的古文字群》(1993年)、《論京劇語音改革》(1956年)、《談京劇上口字與京劇語音改革》(1960年)、《關於京劇語音改革的幾個理論問題——京劇音系及其他》(1979年)、《論京劇語音的改革方向》(1986年)可為其代表作,在古文字書法中,獨好第一期甲骨文之粗獷,第三期甲骨文之秀麗,銅器銘文之雄渾及其鏽蝕之美,遂刻意融合之。

盤點中國教育家05

教育是立國之本,所以我們要尊重教育,大力發民教育。這個任務就是向大家介紹全國各地有名的教育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