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陵草

委陵草

委陵草,多年生草本,為少常用中藥。委陵草全草煎劑對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葉及根煎劑對離體蛙、兔心臟有抑制作用,還可以擴張豚鼠離體支氣管,興奮豚鼠離體子宮。根煎劑給感染阿米巴的大鼠灌胃,對體內的溶組織阿米巴原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體外實驗卻無效;據臨床報導本品對急性細菌性痢疾均有療效。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委陵草 委陵草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株密生長柔毛。主根發達,圓錐形或圓柱形。莖直立或略斜生。葉為羽狀複葉,頂端小葉最大,兩側小葉漸次變小,有托葉;基生葉通常有小葉15片以上,少數可達31片;莖生葉有小葉3~13;小葉片長圓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長1~6cm,寬0.6~1.5cm,邊緣缺刻狀羽狀深裂,裂片三角形,常反卷,上面綠色,具疏短柔毛,下面灰白色,密被白色綿毛。聚傘花序聚集;花萼5,闊卵圓形,與副萼互生,副萼線狀披針形;花瓣5片,深黃色;雄蕊多數,花葯黃色,子房近卵形,花柱側生,短。瘦果有毛,多數,聚生於被有綿毛的花托上,花萼宿存。花期5~8月,果期6~9月。

委陵草 委陵草
委陵草 委陵草

生長環境

生長於向陽山坡或荒地。

分布範圍

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江蘇、安徽、福建、湖北、湖南、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藥材及產銷

委陵菜Herba Potentillae chinensis主產于山東、遼寧、安徽,此外河北、內蒙古、湖北、河南、江蘇、廣西、福建等地亦產,其中以山東、遼寧產量大,銷全國並出口。

本品始載於《救荒本草》,謂:"一名翻白菜。"並曰:"苗初塌地生,後分莖叉,莖節稠密,上有白毛,葉仿佛類柏葉而極闊大,邊如鋸齒形,面青背白,又似雞腿兒(即翻白草)葉而卻窄,又類似鹿蕨葉亦窄,莖葉梢間開五瓣黃花……。"從以上描述及原文的附圖來看,與現今所用的委陵菜一致。已收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85年版一部中。

採制

4~8月間採收,將帶根全草除去花枝及果枝,曬乾;或將地上部分莖葉全部除去,僅用根;也有的地區將根葉分別入藥。

[化學成份]

根含鞣質9%,澱粉10~20%;嫩苗中含維生素C等。

性狀鑑別

主根圓錐形或圓柱形,時有分枝,長5~15cm,少數至25cm;表面暗棕色或紅棕色,有不規則縱紋及橫裂紋,栓皮粗糙,有時呈片狀剝落,露出淺棕色內皮;質堅實,斷麵皮部及射線淺棕紅色。葉基生,單數羽狀複葉,有柄;小葉片狹長橢圓形,邊緣羽狀深裂,下表面及葉柄均密被灰白色絨毛。氣微,味苦。

以無花莖、色灰白、無雜質者為佳。

附註

1. 本品在不少地區作"翻白草"入藥,在湖北、江蘇等地曾作"白頭翁"購銷。

2. 鵝絨委陵菜(蕨麻)P. anserina L.在東北、華北、西北的部分地區作委陵菜入藥。其根纖細,中部或末端膨大呈紡錘形或球形塊根;匍匐莖細長;小葉片7~23,下面密生白色綿毛;花單生於長匍匐的葉腋。功效與委陵菜類似。

鵝絨委陵菜 鵝絨委陵菜

3. 腺毛委陵菜P. viscosa Donn在西藏地區以全草作委陵菜入藥。其根木質化;莖直立,全株有柔毛和粘腺毛;羽狀複葉,基生葉的小葉片9~11,倒披針形,下面密生短柔毛,莖生有小葉片3~7;傘房狀聚傘花序,花黃色。功效與委陵菜相似。

腺毛委陵菜 腺毛委陵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