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

姓氏起源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

基本信息

起源

姓氏起源姓氏起源
在人們熟悉的“百家姓 ”背後,還隱藏著約4000個不常見的姓氏和20000個鮮為人知的姓氏。中國姓氏起源姓氏圖騰 作為血脈延續的姓氏,最早出現在中國。據考證,中國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時是母系社會,人們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組成,形象的說明最早的姓跟母親有關。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這條遺傳規律: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

創建

伏羲氏是我國上古時期著名的部族首領,不僅被列為三皇之首,還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史載,伏羲生於成紀(今甘肅天水),建都於陳,死後亦葬於陳。淮陽自古就稱“太昊之墟”,就是傳說中的陳都。­
伏羲氏貢獻頗多,但他最重要的貢獻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在原始社會之初,人們群居雜婚,難免近親婚育的弊端,伏羲氏認識到這種危害,制定了一套同姓不婚的嫁娶禮儀制度,從而避免了血親通婚,實現優生繁衍。姓作為“遠禽獸,別婚姻”的符號,是中華民族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記,經過數千年的分衍發展,至今中國歷史上使用過的姓氏已有2.2萬多種,這些姓氏有的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是絕大部分代代相傳,延綿不斷,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緣紐帶。可以說中華萬姓同根,根在伏羲氏,而羲皇故都淮陽,正是中華姓氏最初的發源之地,濫觴之地。《三墳》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風而生,故為風姓”,因此“風”為中華第一姓。­

形成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祝融之後,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氏的出現是人類歷史的腳步在邁進階級社會。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夏、商時期,貴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為氏,意思相當於家或族。夏王室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為己姓,己姓中有蘇、顧、溫、董、豢龍等氏。商王室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韋為彭姓。商代還有條氏、徐氏、蕭氏等十三個氏。­
周代是中國姓氏大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姓氏制度見於記載者較多。周王為姬姓,周王所封建的各諸侯國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異姓的區別。到東周春秋時,可考的有姬、姒、子、風、嬴、己、任、祁、芊、曹、董、姜、偃、歸、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雖然周代貴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稱姓,未婚女子如齊姜、宋子,齊、宋為國名,姜、子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欒祁,江、欒為夫家國、氏名,芊、祁為女子本人的姓。當時有同姓不婚的習俗,故稱貴族女子的姓以­示與夫家之姓有所區別。周代實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別。一個氏的建立表示一個小宗從大宗(氏)分裂出來,另立門戶。建立侯國要經周王認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許,稱之為“胙之土而命之氏”。­
姓代表血緣關係,同姓不能通婚,氏則是從姓中繁衍出來的分支,是特權和地位的標誌,用以區別貴賤,有氏者為貴。所以,先秦時男子稱氏不稱姓。秦代廢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實行郡縣制,氏失去了代表貴賤的意義,逐漸與姓合用,都成為父系血緣傳承的標識。中國現在大多數的姓,都是承襲了產生於周代的氏。­

由來

姓氏姓氏
在上古時代,姓和氏不是一碼事。氏是從姓那兒派生出來。從漢代開始,姓氏混而為一。現代我們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考其來歷,大致可歸納為以下類別:­
1、在母系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傳說上古時代神農氏 的母親叫女登,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姑、姬、姜、媯、姒等。­
2、以出生地、居住地為姓。傳說上古時代虞舜出於姚墟,便以姚為姓。春秋時代齊國公族大夫分別住在東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東郭、南郭等為姓。鄭大夫住在西門,便以西門為姓。­
3、以古國名為姓。虞、夏、商朝都有個汪芒國,汪芒的後代乃姓汪;商朝有個在涇渭之間的阮國,其後代便姓阮。­
4、以封地為姓。造父被周武王封到趙城,他的後代便姓趙;周昭王的庶子被封於翁地,因而姓翁;周公旦的兒子被封到邢國為邢侯,他的後代便姓邢。­
5、以官職為姓。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他們的後代都以這些官職為姓。­
6、天子賜氏,以號為姓。如周穆王死了一個寵姬,為了表示哀痛,賜她的後代姓痛;周惠王死後追為惠,他的後代便姓惠。­
7、以祖輩的字為姓。如鄭國公子偃,字子游,其孫便姓游;魯孝公的兒子子,字子臧,其後代便姓臧。­
8、因神話中的傳說為姓。傳說舜時有個納言是天上龍的後代,其子孫便以龍為姓;傳說神仙中有個青鳥公,後人便也有姓青鳥的。­
9、因避諱或某種原因改姓。比如戰國時代田齊襄王法章的後代本姓田,齊國被秦滅了,其子孫不敢姓田而改姓法。漢明帝諱“莊”字,凡姓莊的都改姓“嚴”。明代燕王朱棣 以討伐黃子澄等為名起兵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並當了皇帝(即明成祖 ),當時號“靖難”,而太監馬三保因“靖難”有功而被賜姓為“鄭”;後他改名為鄭和 。­
10、隨著歷史的發展,民族複雜化,有些姓則是民族語言的譯音。如匈奴首領單于的子孫就有不少姓單于。可見,姓就是一種符號,並不像封建宗法制的維護者所宣傳的那樣神秘和神聖。­
11、以姓為氏。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權制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12、以國名為氏。如我們所熟悉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
13、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如周武王 時封司寇岔生采邑於蘇(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岔生後代便姓蘇。據統計,以邑為氏的姓氏近200個。一些複姓由於漫長的歷史演變,至今已不復存在。­
14、以鄉、亭之名為氏。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
15、以居住地為姓。這類姓氏中,複姓較多,一般都帶邱、門、鄉、閭、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
1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氏。出自此條的姓氏很多,據統計有五六百個,其中複姓近200個。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以林性傳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孫以祖父字為氏,漢代時改皇父為皇甫。­
17、以次第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順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後代相沿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順序。但也有例外。魯莊公之弟莊父、排行老二,本為仲氏、仲孫氏,因他有弒君之罪,後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孫。­
18、以官職為氏。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職為姓的姓氏,單從字義上看,也可以分辨出來,如籍、諫、庫、倉、軍、廚等。­
19、以技藝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20、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
21、以諡號為氏。­
22、因賜姓、避諱而改姓。貴族氏的分類­

以國名為氏 

諸侯國君主以受封的國名為氏。如晉重即晉文公重耳,以國名晉為氏,重為重耳的簡稱;魯申即魯僖公申,國名魯為氏,申為名。­
以地名為氏

卿大夫及其子孫以采邑名為氏。如晉國大夫畢萬采地為魏,後世子孫以魏為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萬封於韓,以韓為氏。­
以官名為氏

貴族及其子孫以其官名為氏。晉國的林父為步兵組織三行里中行的軍帥,稱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稱中行偃,以中行為氏;宋國執政卿樂喜(子罕)稱司城子罕,其孫樂祁(子梁)稱司城氏,是以司城為氏。司徒、司馬、司空、司寇也是此類。­
以職業為氏 

如巫氏、卜氏、祝氏、史氏、匠氏、陶氏等等。­
以居住地為氏

魯莊公子遂住魯東門,稱東門遂(名)、東門襄仲(字),是以東門為氏;宋國樂大心為右師,居於宋桐門,稱桐門右師,是以桐門為氏。諸如東郭、西門、池等等。­
以血緣關係為氏

周僖王之子虎稱王子虎,其孫稱王孫蘇;鄭穆公之子喜(子罕)稱公子喜,其孫舍之(子展)稱公孫舍之。­
以貴族的字為氏

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國君的近親三代,公孫之子不屬公族而須另外立氏。這些貴子孫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為其氏。鄭國公子發字子國,其孫國參(子思)即以“子國”的末字為氏;另有公子,字子駟,其孫以“駟”為氏。以祖父之字為氏最為常見,是得氏通例。­

演變

春秋以前

春秋以前,貴族之姓承襲自遠祖,因此百代不變,比較穩定;氏為貴族得自與自己血緣關係較親近的先人,而且還會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者父子兩代不同氏。另外,不同姓之間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命氏,因此會出現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現象。­
戰國時期 

戰國時,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發生根本變革。這時氏開始轉變為姓,如本屬於媯姓的齊國田氏,至戰國時已以田為姓。以往貴族才有姓,平民僅有名,戰國以後,平民有姓,百姓遂成為民眾的通稱。姓氏制度的演化,反映了貴族的沒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秦漢時期

秦漢以來,姓氏合而為一。《通志·氏族略》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
秦漢以後

自此以後,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種書面用語。而在不同場合,姓和氏的使用是有區別的。例如在社會人際交往中,不相識的人碰在一起,往往會禮節性地問:“請問貴姓?”答曰:“免貴姓×。”從未聽說有:請問“貴氏”的。在家譜、族譜的題名上卻是《×氏家譜》、《×氏族譜》,也從未見過《×姓家譜》、《×姓族譜》的。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呢?大概在口語中問“貴氏”犯忌,因“氏”與“死”同音。“氏”在遠古時代是男子的標識符號,家譜、族譜是紀錄某一姓氏男姓家族成員的血緣關係的圖冊,所以家譜、族譜的題名用某氏。

盛氏中華

百家姓百家姓
中國姓氏文化歷經了五千年始終延續和發展著。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國傳統的宗族觀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現形式,以一種血緣文化的特殊形式記錄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國家統一上曾起過獨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歷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傳統獨特的中國譜牒學,目前不但在社會科學中得到了發展,而且在生命科學 中也得到了重視和套用,並已經形成了中國資源特色的跨學科的研究領域——中國姓氏群體遺傳學。通過各種姓氏在不同人群中分布,來探討人群的遺傳結構、不同群體間的親緣關係、以及人群遷移等。­
中國人姓氏的分布實際上主要反映了同姓人群的分布規律。中國人的姓氏或同姓人群存在兩種狀態,大姓和小姓,或稱為常見姓氏和非常見姓氏。僅占總姓氏量不足5%的常見100個姓氏已集中了85%以上的人口;而占總姓氏量95%以上的非常見姓氏僅代表不足15%的人口。常見100個姓氏的分布是反映各地區人群的遺傳組成的主要因素,它們決定著中國歷史上人口遷移的規模和地域人群間的親緣關係的程度。­
據國內姓氏文化權威機構家族網統計,中國的姓氏李、王、張、劉、陳,可謂當代“百家姓”中之大姓,其人口之和達3.5億。李、王、張三大姓人口分別占漢族人口的7.9%、7.4%、7.1%。按照姓氏進化的普遍規律,大姓人數將越來越多,小姓人數將越來越少,甚至最後消亡。這項調查和研究是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研究員主持完成的,歷時兩年。調查涉及全國1110個縣和市,得到了2.96億人口的數據,共獲得姓氏4100個。通過縣、地區、省三級人口比例的統計,從而得到了當今中國新百家姓的排序。­
【新百家姓】­
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
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羅­
梁、宋、鄭、謝、韓唐、馮、於、董、肖­
程、曹、袁、鄧、許傅、沈、曾、彭、呂­
蘇、盧、蔣、賈、丁魏、薛、葉、閻、余­
潘、杜、戴、夏、鍾汪、田、任、姜、范­
方、石、姚、譚、廖鄒、熊、金、陸、郝­
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顧­
侯、邵、孟、龍、萬段、雷、錢、湯、尹­
黎、易、常、武、喬賀、賴、龔、文……­

文化探究

在姓氏文化權威機構家族網的研究資料中,單字姓6931個,複姓和雙字姓9012個,三字姓4850個,四字姓2276個,五字姓541個,六字姓142個,七字姓39個,八字姓14個,九字姓7個,十字姓1個。­

三大姓溯源 

【第一:李】­
李姓為第一大姓,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9%,最早出自“嬴”姓,春秋時期流行以官位作姓,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因祖輩為理官,遂以理為姓氏,後傳為“李”。­
唐初開國元勛諸將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鮮于、張、阿布、阿跌、舍利、董、羅、朱邪共16姓被賜於李姓,由此人丁大增。­
【第二:王】­
王姓為第一大姓,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25%。一般帝王的後裔稱王子、王孫,隨後便用作姓氏,另外,王姓也由很多其他姓氏變化而來,最多的出於“姬”姓。­
相傳為古帝虞舜之後,另外,姓王的人也有些是商紂時比干之後,甚至古高麗國君也是王姓,逐漸發展為中國第一大姓。­
【第三:張】­
張姓為第三大姓,占全國人口總數的6.83%。據《元和姓纂》中記載,“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張星,因姓張氏”,因此相傳張姓源於黃帝,是黃帝的後代,張姓自漢代開始逐漸增多,與當時道教的興起與流行有關,當時盛行“黃帝賜姓張氏”的說法,比如當時的道教領袖如張角、張魯等。­

四小姓探究

【倒數第四:山(yà)】­
袁義達說,這個姓是研究組在安徽省渦陽縣和遼寧省彰武縣偶然發現的,共有2000人左右。有意思的是,這些人互相都沒有聯繫,但都清楚自己姓的來源,他們都稱自己是岳飛的直系後代,當年遭到秦檜的迫害,逃亡到此,把“岳”字上下顛倒,組成了這個新姓。研究組幫助他們互相之間取得了聯繫,同時,考證了姓氏的來源,確實如他們所說。­
【倒數第三:死】­
據袁義達講,“死”姓主要分布於中國西北部,是由北魏時期,少數民族的四字複姓發展而來,目前人數呈減少趨勢。­
【倒數第二:難】­
分布於河南省,是南北朝時期鮮卑族的姓發展而來,原本是一種鳥類的名字,由於當時人崇尚鳥類,把姓起成了“難”,後北遷,大部分遷徙到了朝鮮半島,中國已極少存在。­
【倒數第一:貺(kuàng)】­
主要分布在河南安陽市區,其他天南地北各有其家族成員。其姓不過百人,據言均出一系,考據來自河南安陽市一中的一退休女教師,貺澤芹。­

姓氏文化玄機 

【姓氏暗藏遺傳密碼】­
“此次的姓氏調查,目的並非僅局限於統計姓氏數量,實際上,姓氏是連線文化遺傳和生物遺傳的一個橋樑。”­
袁義達解釋說,中國長期以來姓氏隨男,而從遺傳學角度來說,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體,因此,Y染色體就同姓氏一起遺傳給男性後代,由此,具有同樣姓氏的人群也就具有了同樣類型的Y染色體以及它所攜帶的遺傳基因。
“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遺傳疾病只在同樣姓氏的人群中傳播,統計好姓名的數量和分布,對於研究人類遺傳學就有了很大幫助。”袁義達告訴記者。­
【同姓不一定同家】­
中國人見了面,總是要問姓名,如果發現跟自己是同一個姓就會倍感親切,認為兩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實際上這並不可信,經過調查,我們發現一個大姓可能有上百個來源,比如說中國第一大姓‘李’,有些是來自‘嬴’姓,有些是來自‘趙’姓,唐朝時‘李’姓被李世民分賜給了開國元勛,甚至在後魏時期,鮮卑的複姓也有改成‘李’的。”­
但是,姓名卻成了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黏合劑,“很多海外華僑要出錢修補自己的家譜,他們要尋找自己的根,而在他們修家譜的過程中,通過與內地的聯繫,也對當地經濟有很大的帶動作用。”­ 【首次發現“難”姓村】­
、在調查中,很多生僻的怪姓也被發現,這些姓氏從來沒有被記載過,“過去看到時,還以為這些怪姓是因為筆誤產生的,但經過我們這次調查後發現,這些怪姓有其深遠的根源。”­
在河南,研究組發現四個姓“難”的小村,裡面的男女老少全姓“難”,當時研究組曾認為這個姓是筆誤造成,不具有統計意義,但韓國文化署聽說了這個訊息後,異常驚喜,馬上組織了一個“尋根訪問團”來到中國。­
原來,“難”姓在韓國人看來,就是自己的根源,“他們告訴我,河南曾出土過一塊南北朝時期的石碑,記載一個鮮卑族官員的事跡,他的名字就叫‘難樓’,‘難’姓隨鮮卑北遷,松花江當時也改名成了‘難江’,隨後,這些姓‘難’的鮮卑族才到了現在的朝鮮半島,因此,河南這些姓‘難’的村民就被韓國人認為是自己的祖先。”­

有趣的姓氏組合

【東西南北本姓張】­
東姓:有五種來源。一種相傳是舜的七友之一東不訾之後;一種相傳是伏羲的後裔東蒙氏之後;另外高句麗姓氏也有東姓,後代遷到中原後仍姓東;也有些東姓是由土族的“什東加”這個姓改過來的;在台灣土著、滿族、蒙古族等民族中也有東這個姓。東姓目前在中國分布較廣,在江蘇海門、天津靜海、黑龍江、河北、遼寧、甘肅、青海等地均有分布,但人數不多。­
西姓:有三種來源,第一種是以國為姓,相傳古代有個西國,也有說是西陵古國,後來人們就把西當做姓。第二種說法,是說戰國魏國時鄴縣有個縣令叫西門豹,他的後代把“西門”這個複姓改成了“西”姓。第三種是由滿族姓氏改過來的,清朝滿族八旗中錫克特哩氏後來改成了西姓。­
關於西姓的來源,在河北、山東交界一帶還流傳著一個故事:明孝宗孝康張皇后為人機智賢明,曾輔佐孝、武兩帝成政事。而其兩兄弟張延齡、張鶴嶺卻仗皇親橫行鄉里。張皇后死後,在位的明世宗將其全家抄斬,部分子孫四散逃跑,為便於以後相認,他們按逃跑的方向由張姓分成了東南西北四個姓氏,所以也有“東南西北本姓張”之說。西姓在山東廣饒、鄒平、濰坊和安徽等地都有分布,但人數也不是很多。­
南姓:來源較為複雜,據《史記》記載,夏禹的後代有以南為姓的;第二種來源,是說商王盤庚的妃子姜氏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南赤龍,其曾孫南仲在周宣王時為大夫,他的後代就以南為姓;第三種說法認為,春秋時衛靈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他的後代就把南當成姓;第四種來源,也是說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個高士隱於南鄉這個地方,他的後代就改姓南。在中國分布較廣,河南南姓尤其多,約占全國漢族南姓人口的75%。­
北姓:來源有三種。一種是以地名為姓,據記載,在遠古有個叫北的地方,相傳黃帝把蚩尤部落的一些人遷到了這裡,其後人就以“北”為姓;也有記載說,北還是高句麗的一個姓氏,高句麗姓氏中不但有北姓,還有東姓,由此推斷,應該是以方位為姓;還有一些北姓是由北門、北宮、北郭、北人、北野這些複姓改過來的。主要分布在河北曲陽、山西汾陽、四川德昌,內蒙古包頭等地。­
【柴米油鹽醬醋茶】­
柴姓:系自江姓。分布較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047%,尤以山東、湖北等省多此姓。名人有柴武,漢高祖時將軍,斬韓王信於參合;柴榮,五代十國時期後周世宗、軍事統帥。­
米姓:源自羋姓,北宋書法家米芾自稱是先秦時楚國後裔,本性羋,後改為同音字米。另外,隋唐時,西域有一個米國,當時常有米國人來中原定居,他們以國名為姓氏,後來形成米氏。分布較廣,約占漢族人口0.037%,尤以湖南、山西等省多此姓。­
油姓:起源不詳,但唐代已有人以油為姓。今山西、山東、台灣等地均有分布。名人有油風,明時陵川人。­
鹽姓:源自春秋時齊毋鹽大夫之後。一說,或掌鹽池者之子孫以為氏。今江蘇、四川等地有分布。名人有鹽昉,唐代以畫肖像、佛像著稱;鹽翼,明代鴻儒。­
醬姓:源出不詳。據了解中國大陸已經沒有姓醬的人了,不過台灣還有。­
醋姓:源出不詳。今陝西寶雞扶風縣有分布。­
茶姓:源出多頭:一、炎帝葬於茶陵,因氏;二、齊太公之後有茶氏;三、明清時雲南大理府保山縣魯掌土千總為茶氏,系彝族。今雲南、浙江、台灣等地有分布。名人有茶話,漢時人,見《江都易王傳》;茶昱,明時武平人,洪武中洛川縣訓導。­
【一拾百千萬兆】­
一姓:一姓自古有之,有的屬一那婁氏之後,有的由乙姓等演化而來。今安徽淮南仍有此姓存在。­
拾姓:最早可見於《姓苑》。江蘇、台灣等地均有此姓。“拾”姓可能被簡寫為“十”姓。不過,十姓源出不詳,據統計資料稱安徽青陽有。­
百姓:來源主要有兩支,其一屬黃帝之後,名人如《說文》中的百儵;其二,由百里氏之後省略“里”而來。百姓發跡之處為河南南陽,現主要分布於北京、浙江、河南、四川和重慶等地。­
千姓:千姓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三國,百頃王楊千里入蜀,而後有千氏。現在四川、台灣、山西、北京和河南等地均有少量千姓分布。­
萬姓:萬姓追宗可上溯至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畢萬之後,以名為氏始姓萬;芮國國君伯萬之後,以字為氏而姓萬……如此不一一枚舉。此萬姓古時即“萬”姓。比較複雜的是古代也有“萬”(wan)姓,如東漢著有《南州異物志》的萬霞;以及從“万俟”(moqi)省略“俟”而姓“萬”(mo)者———此兩者均不能寫成“萬”。­
兆姓:可見於《姓苑》和《廣韻》,清代駐防杭州的滿洲八旗中也有兆姓,一些蒙古族、彝族改漢姓時也常選“兆”。現江西興國、遼寧瀋陽、安徽利辛等地均有兆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