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併肺炎

妊娠合併肺炎

妊娠合併肺炎是由不同的病原體引起的肺實質炎症,常累及小支氣管及肺泡,是妊娠期嚴重的內科合併症。在孕期雖較少見,但卻是孕婦非產科感染的常見原因,也是非產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肺炎易發展為菌血症或敗血症,出現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心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可導致死亡。

基本信息

病因

病毒、真菌、原蟲均可引起肺炎。急性肺炎50%以上是由於肺炎鏈球菌感染,其次是病毒感染。此外鸚鵡熱支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軍團菌等也可引起肺炎。妊娠合併肺炎的最常見類型是肺炎球菌性肺炎和水痘病毒性肺炎。

臨床表現

1.大葉性肺炎

潛伏期1~2天,起病急,半數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先兆或有受涼、勞累等誘因。繼之出現發熱、寒戰、咳嗽、胸痛、咳黏液膿性或鐵鏽色痰。病變廣泛時出現呼吸困難和發紺。重者可出現神志模糊、譫妄、昏迷、休克,有時可並發胸膜炎及心包炎。典型體徵是觸覺性語音震顫,叩診濁音,聽診呼吸音降低,可聞及支氣管呼吸音。

2.小葉性肺炎

病變部位在細支氣管、肺間質及肺泡,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肌痛、咳嗽、咳泡沫黏液痰或黏液膿性痰。體徵有肺中下部叩診稍濁,聽診呼吸音低,聞及支氣管肺泡音,並有濕囉音。

3.間質性肺炎

病變部位在支氣管壁、支氣管周圍組織和肺泡壁,炎症沿間質淋巴管蔓延,引起局限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臨床表現為低熱、咳嗽、肌痛和黏液性痰,體徵不明顯。

4.妊娠期肺炎

易發展為菌血症或敗血症,可因內毒素而致毒血症,出現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心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可導致死亡。對圍生兒影響可致胎兒死亡、早產、低體重及宮內感染。

檢查

病原學診斷主要根據呼吸道分泌物、痰、血或胸腔積液的檢查和培養;特異性抗體的檢測,PCR檢測出特異的病原體DNA等方法,雙份血清抗體滴度有4倍增加,或單次效價1︰64以上有診斷價值。目前採用直接免疫螢光法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

胸部X線檢查可了解肺炎涉及部位及程度,對估計病情及病原體有幫助。妊娠期一般不宜做X線檢查,必須做檢查時腹部應加以防護。

診斷

肺炎的診斷主要根據病史、典型的症狀、體徵和X線檢查。因病原體和病情不同,症狀常不盡相同。

治療

1.支持療法

臥床休息、保證營養、糾正酸中毒及水和電解質紊亂、糾正低氧血症。

2.病因治療

根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用藥最為合理。肺炎雙球菌、鏈球菌首選青黴素、頭孢菌素;革蘭陰性桿菌可選用氨苄西林、舒他西林;厭氧菌肺炎選用青黴素、紅黴素、羧苄西林;支原體、衣原體肺炎首選紅黴素;病毒性肺炎選用抗病毒藥物,如甲型流感病毒可用金剛烷胺,皰疹病毒可用阿昔洛韋。

3.改善呼吸道通暢及時排出痰液。

4.監測胎兒有無缺氧及有無宮內感染。

5.產科處理

(1)妊娠早期,可在肺炎痊癒後酌情行人工流產,如胎兒一切正常亦可繼續妊娠。

(2)輕型肺炎可積極治療,等待胎兒成熟後分娩。重型肺炎應糾正呼吸衰竭、低氧血症、酸中毒、電解質失衡,根據胎齡,胎兒宮內情況及有無產科併發症決定終止妊娠的時機及方式。無產科手術指征者,以陰道分娩為宜。臨產後應嚴密監護,給氧,防止胎兒宮內缺氧,縮短第2產程,行產鉗助產,預防產後出血及感染。

預防

1.肺炎的一般預防措施

(1)食用高蛋白、高熱量及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增加機體抵抗力。

(2)注意保暖。

(3)避免和減少與感染人群、鳥類或家禽接觸。

(4)加強衛生管理。

2.肺炎的特異性預防措施

目前關於妊娠期免疫球蛋白和各種肺炎特異性疫苗的開發和套用已有很大進展,但是多數預防效果較差。

(1)肺炎球菌疫苗可用於預防肺炎球菌肺炎,並可降低耐藥性肺炎球菌的出現,對於妊娠合併鐮刀細胞貧血病的孕婦推薦用此疫苗。

(2)流感疫苗為蛋白來源的,建議所有孕中晚期的孕婦接種流感疫苗,預防流感。

(3)若孕婦接觸水痘病毒感染的患者,應在接觸後96小時內套用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免疫球蛋白預防,減輕水痘病毒感染的症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