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願[王小柔圖書]

如願[王小柔圖書]
如願[王小柔圖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如願》由作者王小柔創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發行。王小柔的段子隨筆一直保有穩定的銷量,每本銷量都在五萬冊以上。《如願》關注內容廣泛,民生時政、時尚花邊、親朋好友等等,作者總能從生活細節中發現歡樂。《如願》配有作者拍攝的照片若干,情景化十足,和文字相得益彰。書名《如願》亦指向我們生活的美好願景,不論日子如何平淡困惑,只要樂觀向前,總會達到我們所期待的一切。她被譽為中國最“哏”的段子作家,她的文字是當下社會市民的經典生活閱讀手冊。她說:生活,很有趣。翻譯成方言就是:“我們的日子,倍兒哏兒。”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如願如願

《如願》內容簡介:王小柔繼《有范兒》《樂意》之後再次推出輕鬆詼諧的段子式隨筆,生動風趣,令人捧腹之餘又解生活原味。

從鄰居、寵物、韓劇、團購到八卦、婚姻、房子,生活中俯拾皆是、家長里短的尋常事,從王小柔筆下流淌出來,就似被賦予搞笑歡樂的魔法,立馬變得無比鮮活生動、妙趣橫生。王小柔就像一個有魔法的過濾器,無論生活源頭水質、水量如何,但凡經過她的沉澱、淨化、過濾,打開開關,回饋給讀者的永遠都是超歡樂、特甘美、極豐沛的“甜水兒”,解渴、滋潤、營養。除了詼諧幽默的文字,《如願》還突破王小柔作品原有模式,插入了不少或清新或喜感的實景照片。據悉,這些精美小圖片都是王小柔在生活中捕捉的美好瞬間,被她稱為“眼睛所到之處的生活小邊角”。

作者簡介

王小柔作者王小柔

王小柔,生於七十年代,報社編輯記者,暢銷書作家,創立了“把日子過成段子”的文學風格,通過文學作品倡導“王小柔快樂生活哲學”,被譽為中國最哏兒的作家。著有《樂意》、《有范兒》、《十麵包袱》、《都是妖蛾子》、《把日子過成段子》等作品。開通有新浪微博。

目錄

自序

第一部分 倍兒哏兒

姐不是蒙娜麗莎03

免費車鬧的05

活生生的韓劇07

一樁心病10

在胡同里亂撞13

春天的禮物16

送上門的大廚19

就這么奔天涯22

千里共嬋娟24

好久不見27

朋友其實合為貴30

肉都不脆了33

妾的手機35

老小孩和小小孩38

求學路上的愛情首演41

通訊錄里的秘密43

鄰居是用來挑戰智商的46

去醫院吃早點48

南轅北轍的緣分51

第二部分 不拾閒兒

“八卦”是塊口香糖57

夠欠的59

模擬人生62

上癮鬧的65

掌握火候很重要68

勤學苦練出真功71

在哪兒跌倒在那兒耗著73

坐上大灰機76

只為這一世的相遇79

你微博了嗎82

我記得你85

上進未必是好事87

為了書與人相遇90

春節,回家吧93

辭舊迎新的日子96

猜悶兒解膩味99

女人花101

生日禮物103

第三部分 打一晃兒

丟東西也要看運氣109

還是忘年交靠譜112

機會就是人際關係那瓣蒜114

太會聊天兒了117

習慣成自然119

強悍到一定程度的友情121

一本書的緣分124

我們家的一年級127

飽帶乾糧熱帶衣130

家家都有小超市133

三姨的年關136

團購有時就是起鬨139

耗子也是寵物142

唱歌是用來練膽兒的145

在時光里套圈兒147

情感的殺傷力150

難題求解153

科技下鄉不容易155

第四部分 嘛玩意兒

娛樂盛宴161

婚禮就是守株待兔164

潛規則適應症166

線繩沒彈性168

自信的力量170

澡堂子那點兒事173

每個人都有怪癖175

純愛像蹭一臉的雪花膏178

動物園裡的高級酒店181

花錢是個大愛好184

婚姻就是口老鍋187

科學成為腦筋急轉彎190

拿病當玩兒193

收銀機是貔貅196

別總動手199

養母難當201

吃貨需要練手204

大廚不見外207

那一場純玩的風花雪月210

書摘

簽名售書簽名售書

喝一口甜水兒

在手機里經常玩一個遊戲,這邊電風扇嘩啦嘩啦吹,你拿手指頭劃螢幕,往一個紙簍里扔紙團,扔進去就有人起鬨似的鼓掌,扔歪了手機里就發出鬼一樣的嘆息聲。有的時候覺得人是那么孤單,悶頭跟手機遊戲較勁。當紙簍里的垃圾越扔越多,你會很滿足,拾起頭得意地轉轉僵硬的脖子。而時光就像那些被你團得皺皺巴巴的紙,你一再想找準角度,用力一甩,準或者不準,光陰都已經被丟了一地。

有的時候感覺自己像被扔進了滾筒洗衣機里,被轉得暈頭轉向,一會兒淋水,一會兒甩乾,一會兒還滿身肥皂沫子。可算耗到定時器丁的一響,你才能推開門自己往外爬。儘管身上也有股清潔劑的工業香精味兒,儘管最後也舒展著身體把自己掛在太陽底下,還是覺得清洗的過程那么撕心裂肺。

我們的生活大抵如此。

我更願意相信能被說出來的苦,能被流出來的眼淚。我更願意站在這些苦難與眼淚里說,其實一切都會過去,只要你不在乎,一切就會風平浪靜。

這就跟發水痘一樣,必須把身體裡的內火都表出來才能重獲健康。你不能急,不能撓,還不能嫌難看,就得耗夠了時候,痂掉了,一切才恢復正常,才能平息。

所以,內心的愉悅是多么的重要。它像榨汁機最後沉澱的那幾滴甜水兒,不解渴,但落在舌尖上是美味。我有一次笑著跟一個朋友說:“想喝甜水兒嗎?進榨汁機!”她對我搖搖頭,我喝白水,生水都行,千萬別攪拌。可是生活的漩渦全是暗流,大水怪一樣,在你享受碧海藍天的時候,人已經被拽進去了。

喝一口甜水兒,對自己笑笑。

下午收到了一個單薄的快遞,還是讓我去小區外面自己取的。我邊走邊撕開硬紙夾子,動作惡狠狠的,因為上面有透明膠帶,所以挺費勁。

我把書打裡面掏出來,大紅的封面,在下午三點的陽光下有點刺眼。書的腰封上有個女孩,還戴著墨鏡。書的封面有點電影片頭的意思,不用翻,就能推測出是一本懷舊的書。作者退回光陰里倒模自己青春,有憂傷有絕望有傷害有美麗有幸福有愛。所有人的青春都一樣,落在時光里的,儘管主人公不一樣故事不一樣,但用來修飾和概括的詞,肯定一樣。

我隨手把書扔在一堆書上面,這是它今天的待遇。

直到晚上,因為這大紅的封面實在刺眼,拿起來,跟洗牌一樣隨意地翻翻,嘩啦嘩啦的紙聲。抽獎一樣,停下,然後看這書頁上面印的字。一個老套的愛情故事。

太過年輕時的愛情,就如同水蜜桃,稍微放幾天就要變質,輕輕拿指甲一划就會破皮,就算輕拿輕放,也還是要沾一手的桃毛。

年輕時,怎么相愛,都皺吧。

書里寫了一段,作者大概是情緒不好了,經常在鬱悶的夜晚,一個人開著紅色的二手吉普給自己定一個方向,或去八達嶺或去香山,反正都是大半夜到,挺嚇人的地方。到了之後,她會把座椅推到最後一個檔,然後把椅子的角度往躺下調,兩條腿架在方向盤上,音響的音量擰大,再給自己點上一根吸菸。以這樣一種混不吝的姿勢仰望星空。

當然,人家的文字描繪得比我陳述的美800倍,並且充分展示了青春的無畏和浪漫。

我看得有些憂傷。

同時也在記憶里倒敘,並且光撿那些零散的,在青春里被扔得哪兒哪兒都是的情懷。我到現在也分辨不清,那些情懷對於我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有時候,我認為自己是東施效顰,被那些文藝青年帶的,如果不這么憂傷,就顯得不文藝了。我始終認為,憂傷是文藝范兒。可還有時候,我覺得真實的自己就是憂鬱的。

青春,在一遍又一遍文藝作品的暗示下,我忘了自己當年的模樣。

我沒有過長發飛揚的日子,我打小就梳倆小辮,可以長發飄飄的時候,我剪了短髮,跟女兵似的那么利索。主要我還戴眼鏡,儘管度數一點都不高,摘了跟戴著看東西的清晰度差不多。我還是打初二時開始戴,一直戴到今天,度數恆定。亦如我始終無法改變的個性。

青春後遺症。

後遺症很長,以至到現在,別人問起年齡我都會很忐忑,我在內心裡反問“怎么那么多年都過去了”,我站在中年的邊兒上,青春已遙不可及。

段子裡是我一年中度過的小時光。在跟青春揮手告別後的很多年裡,這些片段記錄著生活里許多靈光一現的愜意。就像扔紙團一樣,看見逐漸撐滿的收納桶我還挺滿足,那些紙團上都是故事。沒準兒打開的一瞬間,還能看見你的呢。

我喜歡愛笑的人,因為我自己就愛笑,不是有人說嗎,笑容是人與人之間最近的距離。我們就靠這個表情,一頭扎進入堆兒,彼此相認,彼此接近。我覺得,特別幸福。

在這一年中,一些愛書的人走到了一起,有了王小柔悅讀會。幾個人湊在一起無比歡樂,特別像童年蹲在牆根兒玩摔泥的人,不惜力氣,跟泥巴玩兒命,還高興得樂此不疲,飛濺滿身滿臉的都是喜悅。一群愛書愛到痴狂的人,總恨不能把好書推薦給更多的人,跟他們在一起,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

在時光中穿越。零星彎腰拾起的珠璣是匆忙行走時掉落的,段子日子妖蛾子,拼湊出一段長長的來路。我不停地回頭,再轉身向前。

謝謝你的陪伴。那一路的笑容,是最堅定的跟隨,我的眼裡,只有燦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