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姬

如姬

如姬,女,是《東周列國志》中的人物。

人物簡介

如姬如姬
竊符救趙,如姬是關乎成敗的關鍵人物之一。文中交代說,如姬三年欲求報其父仇,結果沒有實現,最終公子實現了她的夙願,所以,有人就說,“如姬之欲公子死,無所辭”,她甘願去竊符,說明她兩點:一是對父孝,二是知恩圖報。然而,如果僅僅認識到這些,恐怕不夠全面。恐怕是低估了如姬的志向胸襟。

歷史情況

如姬如姬
東周列國志》中寫道,當魏王怒責如姬時,如姬是這么說的:“妾父為人所殺,大王為一國之主,不能為妾報仇,而公子能報之。妾感公子深恩,恨無地自效!今見公子念姊之故,日夜哀泣,賤妾不忍,故擅竊虎符,使發晉鄙之軍,以成其志。妾聞‘同室相鬥者,被發冠纓而往救之。’趙與魏猶同室也。大王忘昔日之義,而公子赴同室之急,倘幸而卻秦全趙,大王威名揚於遠近,義聲勝於四海,妾雖碎屍萬段,亦何所恨乎?若收信陵君家屬,誅其賓客,信陵兵敗,甘服其罪。倘其得勝,將何以處之?”除了上段提到的兩點外,這段話至少還說明,如姬是忠心的,竊符救趙是不使魏王失義,而是揚其名。
有人說,如姬的話似乎有些狡辯。這不對。是否狡辯,還要看客觀現實。當時,強秦有虎狼之心,諸位各國只有“合縱”抗秦方能保全,而如姬應該是充分認識到,魏唇齒相依,唇亡則齒寒。(※直接資料還未查到,但信陵君是主張“合縱抗秦”的,而如姬素來佩服公子,似乎可說明)。郭沫若五幕劇《虎符》似乎可佐證。
綜上所說,如姬乃一大孝(後來在父親墓前自殺)、大義(竊符報恩,後被打入冷宮)、大忠(維護了“合縱抗秦”的政治主張)。如此一奇女子,太史公未單獨為她立傳,實在是一大憾事。
文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