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鎮

奮鬥鎮

奮鬥鎮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東南端,轄6個行政村、三個社區,總面積139.72平方公里,人口4.2萬,其中農業人口6726人。

基本信息

村鎮概況

奮鬥鎮前身奮鬥人民公社始建於1977年,已形成種、養、加、貯獨有的農牧業生產格局,引進種植“新、優、特”蔬菜品種150餘個,建成3個國家級生態農業科技園區。2001年榮獲自治區星級科普示範鎮,2004年小區榮獲全國奶牛示範小區稱號。2005年榮獲自治區三星級文明鎮。

奮鬥鎮辦事處

奮鬥辦事處位於海拉爾區東南端,轄六個行政村、三個社區,總面積139.72平方公里,人口4.2萬,其中農業人口6726人。奮鬥鎮前身奮鬥人民公社始建於1977年,1980年改稱奮鬥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撤社建奮鬥鄉,1999年撤鄉建鎮,2006年撤鎮設辦。這裡毗鄰市區,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轄區具有駐軍部隊多、院校多,大單位多的特點。

奮鬥辦地處城鄉結合部,是海拉爾區乃至嶺西地區菜籃子基地。多年來,奮鬥辦堅持以菜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注重農產品品質、品種的最佳化和科技的提高,充分發揮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區的作用,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一是發展“綠色農業”,重點發展了高寒地區無公害蔬菜。二是發展“基地農業”。重點發展綠色奶源基地。三是發展“彩色農業”,重點發展花卉農業。年花卉產量達150萬株,年效益可達120萬元。四是發展“創匯農業”,“天保”基地全年種植各類蔬菜60餘個品種,總計出口1500噸,全年總計創匯250元。五是發展“觀光農業”,友好農家飯莊、東北新農村飯莊等20餘家農家樂飯店,有力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增加。

奮鬥辦事處依託區域、資源等綜合性優勢,以實施打造“呼倫貝爾市蔬菜生產第一鎮”、“呼倫貝爾農產品批發集散第一鎮”、“呼倫貝爾彩色農業第一鎮”、“呼倫貝爾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鎮”的“四個一”工程為目標。團結和帶領轄區各族人民,開拓創新、求真務實,走出了一條富民、強鎮、興農的新型農牧業發展之路,2006年農民人均收入達到6700元,居全自治區人均收入前列。設施農業面積占呼倫貝爾市的1/5,蔬菜產量占呼倫貝爾市的1/3,每年為嶺西120萬人口提供無公害蔬菜10萬噸,出口俄羅斯、蒙古無公害蔬菜5000噸,年創匯741萬元。

目前,奮鬥辦已形成種、養、加、貯獨有的農牧業生產格局,引進種植“新、優、特”蔬菜品種150餘個,建成3個國家級生態農業科技園區。

2001年榮獲自治區星級科普示範鎮,2004年小區榮獲全國奶牛示範小區稱號。2005年榮獲自治區三星級文明鎮。黨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精神文明、計畫生育等項工作曾獲得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的多次表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