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夫約瑟夫水電站

契夫約瑟夫水電站位於美國華盛頓州境內的哥倫比亞河幹流上,在大古力壩以下約50km處。工程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及徑流調節等綜合效益。於1950年正式開工,1955年8月第一台機組發電,1958年9月27日全部機組投產發電。1973年開始大壩加高,增安11台發電機組,1977年擴建機組開始發電,1980年初擴建工程全部竣工,增安機組全部投入運行。

契夫約瑟夫水電站

Chief Joseph HydropowerStation

概述

契夫約瑟夫水電站位於美國華盛頓州境內的哥倫比亞河幹流上,在大古力壩以下約50km處。工程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及徑流調節等綜合效益。於1950年正式開工,1955年8月第一台機組發電,1958年9月27日全部機組投產發電。1973年開始大壩加高,增安11台發電機組,1977年擴建機組開始發電,1980年初擴建工程全部竣工,增安機組全部投入運行。
壩址處為"V"形河谷,基岩為花崗閃長岩。
壩址處控制流域面積19.4萬km2,多年平均流量3060m3/s。水庫長82km,上游與大古力水電站的尾水相接,正常蓄水位為291m時水庫面積為19.4km2,總庫容6.4億m3,有效庫容2.34億m3。

樞紐布置
工程主要建築物包括大壩、溢洪道、泄流建築物及發電廠房等。
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70m,壩頂總長1310m,壩頂寬6.7m,主壩混凝土澆築總量約為139萬m3,所用鋼筋2520t。
溢洪道位於大壩中段,全長281m,共有19孔溢流孔口,每孔寬12.2m、高13.7m,堰頂高程274.8m,由弧形閘門控制。單孔泄流量1150m3/s,當水庫蓄水位為288.3m時,其總的泄洪能力約為21900m3/s。採用消力池消能,消力池出口單寬流量為126m3/s。
廠房壩段全長621m,高41.5m,寬20.7m。壓力鋼管長78.6m、直徑7.62m,厚度1.6~3.2cm,進水口閘門尺寸為6.7m×10.4m。電站初期安裝16台單機容量為6.4萬kW、發電水頭為50.3m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102.4萬kW,設計年發電量83億kW·h。廠房內還有2台自備機組,其進水口壓力鋼管直徑為1.8m,有2扇尺寸為2.4m×2.4m的閘門(外加一扇應急檢修閘門),裝有2台單機容量為0.3萬kW、發電淨水頭為50.3m的混流式豎軸發電機組。同時,廠房內還預留了11台機組的位置,並將所有進水口和壓力鋼管一併施工,對其中4台機組的廠房和尾水渠也預先開挖好。為了與上游大古力水電站尾水更好地銜接,提高出力,並滿足反調節所需庫容,從1973年開始,將大壩加高3m,提高蓄水位。利用原來預留位置增裝機組,單機容量增至9.5萬kW,水輪機轉輪直徑由原來的4.9m增大至5.13m,發電淨水頭54m,11台機組共104.5萬kW。這樣,電站總裝機容量已達206.9萬kW,年發電量提高至117億kW·h。後經可行性研究,又建第二廠房,裝一台容量為38.8萬kW的大機組,使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245.7萬kW,成為哥倫比亞河上第二大水電站。
工程施工
主壩共澆築混凝土71.9萬m3,使用鋼筋2520t,廠房及進水口澆築混凝土65.8萬m3,使用鋼筋14650t。
為了不影響電站正常運行,大壩加高時採用浮式圍堰。浮式圍堰是鋼筋很密的混凝土空腔結構,長45.4m、高22.9m、寬5.5~8.0m,壁厚0.3m,重約4.2t,分為20個壓載艙,用管道系統連線。
加高大壩要求將20個各為18.3m高的溢洪道閘墩鏟掉13.7m,然後立模澆築鋼筋混凝土,重建新墩。新墩比原墩加寬2.74~3.96m,加高3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