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創造

奇瑞創造

本書著重研究奇瑞的企業管理理念。通過對奇瑞汽車公司的全面分析,展示了奇瑞汽車的發展進程以及其產品研發生產的情況。著重分析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的不同策略。作者在管理思想方面有著較深入的研究,書中描寫了奇瑞水銀瀉地的穿插競爭戰略,“系統集成”的企業核心能力,“草坪式”的成本控制思想及“保守賭徒式”的領導風格……同時對奇瑞企業的成長史做了清晰的整理。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奇瑞,弱勢品牌成功突圍的典範,“中國創造”的標誌性樣板!

當來來往往的大街上出現越來越多的QQ小車的時候,當越來越多的人在買車的時候將奇瑞品牌和眾多進口品牌放到同一個層面上進行對比的時候,當歐美的汽車巨頭們已經開始將奇瑞和豐田視為同一個級別的競爭對手的時候……你可能會疑惑,“世界工廠”中國真的能自己生產自主產權的汽車了嗎?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已經發展到了怎樣的程度?奇瑞能挑起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大任嗎?

勿庸置疑,奇瑞以其創造性巨石砸中了世界汽車市場的眉心!從零起步的奇瑞在東方和西方都贏得了尊敬。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奇瑞成了中國製造的突破性象徵。而這本《奇瑞創造》就試圖破譯奇瑞標誌性突破這一密碼,這對“世界工廠”來說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相信一切的疑惑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作者簡介

樽糧,獨立管理思想研究者,資深商業評論作家。主要研究領域為市場行銷、產業競爭、文化發展。

中國企業管理思想研究智庫機構發起人之一,“中國企業家管理思想系列金典”策劃人。此前著有《中國式行銷聖經》一書。

圖書目錄

自序 奇瑞突圍,“中國創造”的標誌性突破

第一章 奇瑞上路:小車王一路走來的風霜雪雨

最初沒有準生證

破局,挑戰潛規則

2004,冬天很冷

走向國際市場

讓預言家們跌破眼鏡

第二章 QQ發威:時尚與實用結合的爆發力

QQ是時尚的勝利

穿越涉訟風雨

沒有爭議的微轎之王

Q動你的心

第三章 市場尖兵:顛覆市場格局的生力軍

李峰新官上任

降價,和自己賽跑

分網,行銷變革

爭做終端之王

夥伴關係

滿意度是一切

崛起,2005

第四章 質優價廉:打造難以超越的顧客價值

做性價比之王

業績飛升的支撐點

中國第一召回

來自日本的黑臉包公

最寶貴的革新明星

二汽的質量專家

來自供應鏈的競爭優勢

第五章 後發優勢:自主創新的跳躍式趕超

汽車業的悖論

奇瑞與眾不同的想法

窮家小業最划算的生意

奇瑞為汽車造心

讓人嘆為觀止的做法

奇瑞的後發優勢

第六章 穿插戰略:弱勢品牌對強者的積極進攻

穿插戰略在市場上的成功

全線包圍

組建集團軍

第七章 系統集成:創造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最重要

系統集成的核心競爭能力

成本控制大師的“草坪式投資”

為什麼是奇瑞

第八章 保守的賭徒:統領偉大團隊的卓越領導

黨委書記詹夏來

“保守的賭徒”尹同耀

行銷老總們的故事

“土鱉”和“海龜”的競爭與合作

第九章 國際企圖:讓奇瑞汽車賓士在世界的馬路上

中國汽車出口的漂亮名片

送上門的第一筆“洋財”

是“夢幻”就要破滅

暗度美國的嘗試

新一輪夢幻?

製造防彈車

俄羅斯淘金捷報頻傳

第十章 奇瑞快跑:逐夢中國汽車製造第一的桂冠

奇瑞暢想曲

小車王的困惑

穿插,下一步

瞄準“中國第一”

後記

編輯推薦

歐美汽車巨頭已經把奇瑞視做和豐田一個級別的競爭對手,奇瑞不僅強力地顛覆著市場格局,而且正在創造新的遊戲規則……

強勢品牌成功突圍的典範,“中國創造”的標誌性樣板。

偉大的成就背後必然有個偉大的團隊,尹同耀帶領的團隊擁有理想和激情、理性和精緻,他們進取而不冒險,他們目光遠大而腳踏實地,這些寶貴的素質奇妙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奇瑞公司強大的領導力。 ——創維集團彩電事業本部總裁 楊東文

奇瑞的成功得益於其獨特的競爭戰略,稱之為穿插戰略,這是一種弱者積極進攻的成功競爭策略。本書通過一個成功的企業事例,將其系統化,將零散的戰術手段連線為一體。這是作者的一個理論創新。 ——《商界·中國商業評論》高級編輯 羅建法

本書作者把當代管理學的重大命題和企業實踐結合起來,提煉了諸多的管理概念,使本書具有很高的學習價值。奇瑞是創新的,作者的寫作過程也充滿了創造性。 ——《新行銷》雜誌副主編 梁樹新

奇瑞的成功因素之一是其極強的成本控制能力,其“草坪式的投資理念”貫穿於項目的籌建和運行整個過程中,這與一般企業把目光僅僅盯在人員工資和採購價格上的做法截然不同,這是一種人性化的、充滿智慧的成本控制理念。 ——規模領導力理論創始人 李武昌

奇瑞是中國自主汽車企業的標桿品牌,它從製造走向創造,把自主創新的後發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奇瑞創造》作為記錄者和研究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博銳管理線上CEO 劉紫星

《奇瑞創造》書評:從非常規中尋找中國創造的突破口

2008-2-20 11:02:44 中國管理傳播網

一拿起《奇瑞創造》,我就想起作者樽糧的臉——像一張笑不夠的智慧面具。

2007年初春的一次聚會,他跟我說著要寫一些企業案例。我借著酒意壯膽說:沒有人買單,寫了又不知道能不能出,寫來有用么?”

樽糧君顯然沒有聽出我對他的關心,反倒是拉長了嗓子,直指我的勢利和重商秉性。

我不重商,但有著凡夫俗子都有的肚腸,知道花了無數精力做出的東西換不到米糧的委屈。所以,我極力阻止他企業研究的高尚。

樽糧君和他們的獨立商業研究機構的同事們一起關門撞腦袋,碰過來碰過去,最後,還是樽糧君自己確定了奇瑞這一研究對象。

奇瑞是中國企業發展的異類,像樽糧的獨立研究一樣,都透著不走平凡路的傑出勁。

僅僅用了十年的時間,奇瑞汽車已經銷往世界50多個國家。2007年3月,中國自主品牌奇瑞汽車又以44,568輛的成績勇奪月度產銷第一。第二到四名分別是上海通用40,071輛、上海大眾38,627輛、一汽大眾37,016輛。

在教室里正襟危坐的學生們沒有成材,窗外偷聽的窮孩子卻考上了狀元。這正是奇瑞在中國汽車業中扮演的角色,這是作者對奇瑞最貼切的描述。

與其他“中國製造”“出口一億件襯衫換一架波音七四七飛機”方式不同的是,奇瑞汽車是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自主品牌,掌握著價值鏈的關鍵環節。奇瑞汽車是真正的“奇瑞創造”!

奇瑞的老總尹同耀一度非常崇拜華為和海爾等企業。他曾經說,如果中國有一百個華為那樣的企業,中國就會變的非常了不起。現在奇瑞因為成功也成為別的企業家崇拜的對象,我們同樣可以說,如果中國有一百個像奇瑞這樣的企業,中國將變的更加了不起。

別把自己不當領導。小人物也有自己承擔使命的權利和義務。

奇瑞的使命感讓世界震驚,奇瑞自己乾的勇氣和智慧也讓世界震驚。2007年,一家世界級企業驚呼:以前,我們忽視了豐田,豐田成功了;後來,我們忽視了現代,現代成功了;現在,我們正在犯著同樣的錯誤,在我們忽視奇瑞時,奇瑞在我的眼皮底下也走向了成功。

樽糧君所代表的中國獨立管理思想研究走的也是一條自己乾的道路,儘管不能像奇瑞那樣贏得世界尊敬的目光,但他的研究為中信出版社所出版這件事也證明了,獨立研究的可貴。

樽糧研究的可貴之處是,他把企業個案研究和他的產業競爭理論研究結合起來,因此他的研究命題和以往所有的作者都不同,實際上目前國內潛心研究產業競爭理論的人很少。如果脫離了產業競爭的系統考量,任何片面空談管理、行銷和產品研發的話題,都是空中樓閣和盲人摸象。樽糧通過奇瑞現象的研究,提煉出一些列具有推廣意義的管理理念,如穿插戰略、系統集成核心能力,以及弱勢企業獲得自主創新後發優勢的途徑,等等。可以說他的靈感來自奇瑞,但是他的思想高度已經不局限於此。

當然,一部好的企業傳記是不能缺乏故事的,故事的核心就是人物。樽糧用了一章的篇幅,描述了那些曾經在奇瑞發展史上有過精彩亮相的人物,包括已經謝幕的人物。他用近乎白描的方式,使那些人躍然紙上。他沒有夾雜個人的感情色彩,也沒有記錄那些帶有個人利益色彩的衝突,但是有心人還是會通過字裡行間有所感悟,企業即江湖,職場即賽場。他對人際關係的白描式手法讓我欽佩,為了他的狡黠,我真喜歡的想罵他。

樽糧作品完成後,吸引了國內主流出版社的關注,如廣東經濟出版社和清華大學出版社等,最後中信出版社以最大的誠意贏得了雙方合作的機會。在選題會上,中信的編委會成員幾乎一致看好這本書的專業性和市場前景。原因是,他們一致認為奇瑞是中國企業自主創新的代表,總結奇瑞的獨特管理模式,無疑對本土企業有很強的借鑑價值。

編輯們看好本書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他們之間有很多人就是駕駛著奇瑞汽車上班,《奇瑞創造》一書無疑有力地驗證了他們購買決策的正確性。

在《奇瑞創造》之前,企業管理思想研究大多有著遵命文學的味道。隨著樽糧君的《奇瑞創造》和同是獨立研究作品的李武昌、高海清所著的《創維涅盤:企業規模領導力成功樣本》的出版,中國企業管理思想研究開始走上了一條真正學術之道。

沒有利益關係的研究是客觀的研究,第三方的觀點是獨立的思想,是真的研究成果的流露。30年的中國企業歷史實踐著世界一百餘的管理思想,隨著中國式500強企業的誕生,隨著奇瑞的成功,我們得相信,中國管理思想正在自成體系。

作為研究者,總結這種中國文化土壤上的管理思想成果就是自我的使命。

是否得到研究對象的認可,其實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一種科學的學術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

提示:

本書除了具有一般企業傳記的精彩和激動人心外,還重點研究了以下課題;

1、介紹一種挑戰者積極進攻的成功競爭路徑,穿插戰略;以往的專業理論雖然有競爭策略,但是往往是階段性的,是零散的、分裂的,本書通過一個成功的企業事例,將其系統化,將零散的戰術手段連線為一體。

2、對自主創新的的後發優勢進行深化研究,對技術創新的多種方式、不同階段的策略進行介紹,有利於中小企業借鑑。

3、對總體成本優勢策略進行具體實施的介紹,結合企業對成本控制的過程、環節、角度等,闡明成本優勢除了人力優勢外,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甚至更有價值方的方面。

4、突出強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觀念,批判聽天由命的“比較優勢”觀念,闡明了企業的核心能力是企業利用資源創造價值的“系統集成”能力

5、對於創業者的風格研究也是本書的一個重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