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森林公園

夷陵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項目占地89公頃,是集森林休閒、森林健身、佛教文化於一體的市民休閒公園,是城區又一處城市“綠肺”、生態氧吧。公園規劃建設入園廣場、濱水綠地、遊園棧道、奇石遊園、觀景平台以及配套設施,同時對植被進行改造升級。一期工程計畫投資1000萬元,完成2000平方米詩韻廣場、4萬平方米沿河綠化、1.5公里公園道路、1000平方米觀景平台以及400米濱水棧道建設等。

基本信息

功能效果

夷陵森林公園將以生態保護為前提,充分依靠公園內森林繁茂、峽谷幽深、岩壁險峻的自然景觀,對公園道路、景觀燈、綠化、宗教文化建築、歷史名人雕塑、公益性配套設施等進行綜合開發建設。建成宜昌城區最具生態特色,集休閒娛樂、生態觀光、風情體驗、宗教文化、科普教育等功能於一體的開放式、綜合性自然生態公園。

植物景觀研究

由於當前的森林公園植物景觀現狀較為單調,缺乏特色,不能很好地滿足旅遊開發的需要,有必要加以改造。論文以宜昌市森林公園植物景觀的研究為目的,試圖探討現代城市森林公園植物景觀應具有的特色和功能。在綜合相關領域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宜昌市夷陵區森林公園植物景觀的現狀調查和分析,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1)對夷陵區森林公園的植被進行調查,發現夷陵區森林公園植被類型豐富,維管束植物分屬105科,其中蕨類植物7科,裸子植物4科,被子植物94科,共345利,。其中從外地引栽進園的觀賞植物50餘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3種,分別為樟科的香樟、藍果樹科的喜樹、蝶形花科的野大豆。公園內現有植被群落較複雜,主要的植被群落有14種,為針葉林、針闊常綠林、針闊常綠落葉林、疏林灌叢等。 (2)通過對植被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得出夷陵區森林公園植物種類豐富,藥用植物和經濟作物較多,景觀多樣性較好,但現有的植物景觀較為單調,除了樟樹作行道樹外,就只有小葉女貞綠籬、或是樟樹純林,珍稀植物、觀賞植物使用較少,國家級保護植物不到百分之一,品位不高。 (3)在植被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採用AHP法對夷陵區森林公園植物景觀進行評價。通過建立森林公園植物景觀評價體系,確定了森林公園植物景觀評價因子及其權重,以及各因子的評分標準。在此基礎上對夷陵區森林公園植物景觀進行了客觀定量的評價,得出了該森林公園現有植物景觀的評價分數值為18.82,綜合評價值為62.73%。在17個評價因子中,夷陵區森林公園植物景觀在植物對環境的適應性、物種多樣性、植物景觀的配置模式、植物豐富度方面得分值較高,植物觀賞特性多樣性、植物與區域主題的相適宜性、植物景觀的文化內涵、植物構成的景觀空間多樣性以及植物的強調和標示功能得分值較低。 (4)在綜合植被調查以及對夷陵區森林公園現有的植物景觀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提出了自然為主,改造為輔的原則,整體最佳化原則,科學性原則,景觀生態學原則,藝術性原則。並給出了結合地形設計、創建特色植物景觀、依據區域功能性和文化性要求來進行植物景觀改造的方法。論文最後給出了夷陵區森林公園植物景觀的總體改造方案以及分區改造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