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旗

太陽旗
太陽旗

國旗

太陽旗是日本國旗的又一叫法。

日本的國旗被稱為太陽旗(Hinomaru),它來源於日語"日之丸"一詞,其字面意思就是"太陽圓圈"。不能確定太陽圓圈的符號到底是何時第一次被用在旗子和標語上的。然而,在12世紀,武士出現了,源(Minamoto)與平(Taira)兩大家族爭奪權力的爭鬥中,武士們喜歡在摺扇(日文叫gunsen)上畫太陽圓圈。在15和16世紀日本的戰國時代,許多軍事人物爭奪勢力範圍,太陽旗符號被廣泛地用作軍徽。一幅描繪1600年在關原的戰鬥的民間工藝屏風畫上畫著一支軍隊,它的許多軍旗都有太陽旗的基本色彩。儘管白色背景配紅色圓圈最普遍,但也有深藍背景配金色圓圈的。

載有幕府將軍的船上掛太陽圓圈旗把太陽旗(Hinomaru)當作代表整個國家的象徵來使用,其歷史可追溯到豐臣秀吉(ToyotomiHideyoshi)在16世紀後期及德川家康(TokugawaIeyasu)在17世紀初都曾在派往國外做貿易的船上掛過。描繪17世紀江戶市(Edo,今天的東京)情景的一個屏風顯示,一個太陽旗被用作表示船上載有幕府將軍的象徵。在"鎖國"時期(1639-1854),與中國、朝鮮和荷蘭以外的對外貿易和其它關係是被禁止的。但在德川幕府於1854年後與其它國家開始貿易(包括美國和俄國)時,日本貿易船再度開始使用太陽旗。德川幕府1854年接受薩摩藩(Satsuwa:現鹿兒島縣)領地的一個名叫島津齊彬(ShimazuNariakira)的人的建議,決定為避免被錯認為外國船,日本船將使用"白色背景的太陽旗"。1860年載送日本官員到美國去的官船鹹臨丸(KanrinMaru)上掛著太陽旗。作為現代日本旗的太陽旗在德川家庭喪失了政治權利以後,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根據國家大政官(GrandCouncilofState)1870年1月27日頒布的第57號令,太陽旗被正式定為在商用船隻上使用的日本旗。在太陽曆法正式取代農曆曆法的前一年即1872年,太陽旗首次在政府建築物的場地使用。那時,許多普通家庭和非政府機構也表示了在假日掛太陽旗的願望。在後來的年份里,公開發表了許多通知和檔案,強化了太陽旗作為象徵日本的旗子的地位。

“太陽旗”事件

太陽旗太陽旗
2007年7月,網易公司開發的網路遊戲“夢幻西遊”遭到一些“愛國網民”的聲討。和近年來諸多著名口水官司一樣,本次聲討同樣與日本有關。據說,事件起因是有玩家在遊戲中發現“建鄴城衙門”內出現了酷似“太陽旗”的背景。於是乎,一傳十、十傳百,許多玩家紛紛在遊戲內表示自己“受到了侮辱”。由於抗議者眾多,以致該區其他玩家幾乎無法正常遊戲。

《肆虐的太陽旗》

作者:(美)亞瑟·查齊,時代生活叢書編輯著,胡修雷譯
ISBN:9787500446521,7500446527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9-1

內容提要:
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後,美國為了維護其在中國的利益,對當時的蔣介石國民政府給予了支持,對日本的侵略進行了譴責,並開始緊縮對日本的經濟調配和武器銷售。隨著日本野心的擴張和侵略戰爭的加劇,美國對日本的禁運措施特別是石油方面的禁運越來越嚴厲。這就嚴重打亂了日本的侵略計畫,為了擺脫侵華戰爭僵局,改善戰略態勢,狗急跳的日本政府最終決定在太平洋地區開戰,妄圖乘歐洲戰事正酣之機,奪取英、美、荷在亞洲的殖民地,掠奪東南亞戰略物資,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率領下,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取得重大戰果,使美太平洋艦隊失去戰鬥力。隨後,日軍轟炸菲律賓,登入馬來亞,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

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成功地占領了香港、新加坡、馬來亞、緬甸以及東南亞其他地區,並在這些地區建立起殘酷血腥的統治。同時在日本本土,日本政府組織起一批右翼文人,對侵略戰爭大肆宣揚,通過學校教育,軍隊教育和社會教育,向民眾灌輸軍國主義思想,鼓吹民族主義、擴張主義,煽動與西方國家的對抗情緒。這一切導致的是日本舉國上下瘋狂一時的戰爭大豪賭。當然,這場豪賭給日本人民帶來的不是幻夢成真,而是滅頂之災。

作者簡介:
亞瑟·查齊,《生活》、《體育插畫》雜誌及《新聞周刊》前高級職員,達特默思和耶魯大學專門從事亞洲事務研究的自由撰稿人。曾作為一名中文翻譯隨美國空軍駐紮沖繩島,隨後的三年中負責《時代》雜誌香港本部在東南亞的報導。他也是二戰中菲律賓方面的專家。

目錄:
章節
1、戰爭倒記時
2、突然襲擊
3、前哨陣地的失陷
4、對南部的打擊
5、征服者的統治
6、中途島:轉折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