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遇險記

太空人遇險記

《太空人遇險記》,原名《降落到地球上》,初版於1965年。故事十分怪誕,具有作者喜歡使用的幻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想,地球上來了太空人。這樣的故事照說應該寫成一個童話,或者寫得十分離奇神秘,但不然,作者卻寫得像生活小說一樣真實自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太空人遇險記》《太空人遇險記》
太空人遇險記》原名《降落到地球上》,初版於1965年。故事十分怪誕,具有作者喜歡使用的幻想,地球上來了太空人。這樣的故事照說應該寫成一個童話,或者寫得十分離奇神秘,但不然,作者卻寫得像生活小說一樣真實自然。事情就發生在澳大利亞大都市悉尼的市中心,這個地區澳大利亞的小朋友太熟悉了,所以事情就跟發生在他們的身邊一樣。

再說那個太空人也不像一般科幻小說所描寫的太空人那樣形狀古怪,卻長得跟所有澳大利亞小朋友一樣,也就是其中的一員。太空人怎么會跟地球人長得一樣呢?作者通過這太空人的口說,雙方只能憑自己的經驗感覺去感覺對方,賦以自己的形狀。小說是從地球上的小朋友方面來寫的,所以這個太空人也就是地球人的形狀,而太空人看到的地球人自然應該是太人的樣子,是什麼樣子呢,作者沒有說,我們就不知道了。反正他善良,友好,成了孩子們的好朋友。

但地球上的大人打聽到太空來了人,根據他們的經驗,這人只能是個太空來的間諜,緊接著太空不知哪個星球就要來侵略地球了,於是,一些向來相互攻擊的國家就暫時聯合起來要提這個太空人,要準備宇宙大戰,引起了大風波……好心的孩子們於是幫助這個好心的太空人脫險,讓他回到太空去。愛看故事的小讀者可以看熱鬧,假使想思索點什麼事,也可以去思索。

作者介紹

這本構思和寫法都根特別的小說,是澳大利亞兒童文學女作家、1986年國際安徒生獎——國際最重要的兒童文學獎的獲得者賴特森寫的。
帕特里夏·賴特森(Patricia Wrightson)於1921年6月21日生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利斯莫爾,受教育於國立通信學校和昆士蘭州斯坦索普的聖凱薩琳學院,長期在醫務界工作,1964年從事編輯工作,1970-1975年編輯少年雜誌。1955年她寫出第一部兒童小說《扭曲的蛇》,獲同年的澳大利亞兒童讀物獎。接著她寫了十多部小說和童話,多次獲獎。重要作品有《冰來了》《黑亮的水》《風的後面》三部小說組成的《威拉姆集》三部曲(1977,1981,1983)等。
賴特森有她自己的創作主張。她說:“我的一本本書代表著一個不斷學習寫作的過程。一些評論文章指出,我的這些書向著探索一些觀點發展,並把幻想作為進行探索的主要手段,我認為這樣說是對的。我目前是在做兩件事:一是把豐富的幻想作為一個工具,二是要用本土的民間精靈(仙人和怪物)來豐富澳大利亞當代的幻想。”

作品評價

國外文學評論家論及賴特森時說,曾有人把詩人分為兩種,一種詩人陳述己見,一種詩人邀請讀者和他一起參與探索,如借用此說,那么賴特森應屬於後者。她的讀者有不同層次,由於故事寫得有趣,低層次的讀者只管看故事,讀起來津津有味,而高層次的讀者通過作者所採用的象徵,可以領會更深刻的問題。這個意見有助於我們理解現在向大家介紹的這本小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