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鼎穴

天鼎穴

天鼎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出自《針灸甲乙經》。此腧穴在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後緣,當結喉旁,扶突穴與缺盆連線中點;有清咽,散結,理氣,化痰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暴喑氣哽、咽喉腫痛、吞咽困難,瘰癧,癭氣等病症。

簡介

國家針灸穴位取穴標準:天鼎穴 Tiān dǐng(LI17)

〖取穴方法〗天鼎穴位於人體的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後緣,當結喉旁,扶突穴缺盆穴連線中點。

〖解剖〗 在胸鎖乳突肌下部後緣,淺層為頸闊肌,深層為中斜角肌起點;有頸外淺靜脈;為副神經、頸皮神經在胸鎖乳突肌後緣穿出處,深層為膈神經的起點。

〖主治疾病〗暴喑氣梗,咽喉腫痛,瘰癧,癭氣。

〖人體穴位配伍〗 配少商穴治咽喉腫痛。配合谷穴治癭氣。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別名〗天頂,天項,天蓋

〖穴義〗大腸經經水受熱氣化上行於天。

名解

1)天鼎。天,頭面、皮部也。鼎,爐鼎也。該穴名意指大腸經經水受熱氣化並上行於天。本穴物質為巨骨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受心部外傳之熱水液蒸發並上行於天,如鼎內之水被加熱一般,故名。(從地球坐標系來看,天鼎在上,何以經水能上行,其理同巨骨穴氣血運行之解。)2)天頂、天蓋。天,指穴內氣血所處的部位或運行的方向。頂,支撐也。蓋,外蓋也。天頂、天蓋名意皆指穴內物質為氣化之氣,對天起支撐或護蓋作用。本穴物質為氣化後上行於天的陽熱之氣,陽氣的存在,既是對皮部的支撐也是對皮下之物的護蓋,故名。

3)天項。天,指穴內氣血所處的部位或運行的方向。項,指穴所處的部位。天項名意指本穴的陽熱之氣從項部上行天部。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經水的氣化之氣。

〖運行規律〗地部水液在本穴全部氣化為氣並上行頭面天部。

〖功能作用〗向頭面天部傳送大腸經的氣化之氣。

〖治法〗寒則補之並久留針,熱則瀉之。

按摩作用

1、緩解治療咳嗽、咽喉腫痛、扁桃體炎、上肢麻木、失語、暴喑氣梗、瘰癧、癭氣等

2、按摩天鼎穴的功效:向頭面天部傳送大腸經的氣化之氣。

按摩手法

用雙手中指指腹按揉並做環狀運動,時間宜短。特別注意:因為天鼎穴位接近氣管,因此不可用力過度。

腧穴定位

簡便定位

在頸側面,扶突穴直下1寸,當胸鎖乳突肌後緣處。取法:正坐,頭微側仰,喉結旁開3寸,約當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的扶突穴,再從扶突穴直下1寸,當胸鎖乳突肌後緣處取穴。

解剖定位

在胸鎖乳突肌下部後緣,淺層為頸闊肌,深層為中斜角肌起點;有頸升動脈;布有副神經、頸橫神經、耳大神經、枕小神經,深層為膈神經的起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