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中藥]

天門[中藥]

天門冬,百合科植物。又名天冬、天門等。性寒,味甘,微苦。具有養陰清熱,潤肺滋腎的功效。用於治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肺癰、咽喉腫痛、消渴、便秘等病症。

導語

天門冬原植物天門冬原植物
“天門”是個多義詞,它可以意指以下內容:
1、天機之門。指心。《莊子·天運》:“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為不然者,天門弗開矣。”成玄英疏:“其心之不能如是者,天機之門擁而弗開。天門,心也。”
2、指鼻、口或天庭。《老子》:“天門開闔,能無雌?”河上公註:“天門,謂北極紫微宮……治身,天門,謂鼻孔。”按,朱謙之校釋以為“無雌”當作“為雌”。《黃庭內景經·隱藏章》:“上合天門入明堂。”務成子註:“天門在兩眉間,即天庭是也。”
3、穴位天門穴簡稱天門,天門穴又名攢竹,位於兩眉中(印堂)至前髮際成一直線。操作時,術者兩拇指交替自下向上推3~5分鐘,稱“推攢竹”或稱“開天門”。若自眉心推至囟門,約30~50次,稱為“大開天門”
4、天宮之門。《楚辭·九歌·大司命》:“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雲。”《淮南子·原道訓》:“昔者馮夷,大丙之御也……經紀山川,蹈騰昆命,排閶闔,淪天門。”高誘註:“天門,上帝所居紫微宮門也。”唐韓愈《孟東野失子》詩:“乃呼大靈龜,騎雲款天門。”
天門冬天門冬

5、指皇宮之門。唐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詩:“天門日射黃金,春殿晴曛羽旗。”
6、天門[角宿] ,星名。角宿,天門:天門二星在角南、平北。天門二星,在左角南,主天門侍宴應對之所。東方七宿角宿中之兩星。即室女座53、69。
7、牌九賭博,莊家對面稱天門。《老殘遊記》第十九回:“第二條拿了個八點,天門是地之八,上下莊是九點,又賠了一個通莊。”
8、地名:湖北天門市簡稱天門,古稱竟陵,素有“三鄉寶地”的美譽,是聞名全國的內地僑鄉、文化之鄉和棉花之鄉。
9、中藥名:天門冬的簡稱天門。《宋書·謝靈運傳》:“尋名山之奇藥,越靈波而憩轅。採石上之地黃,摘竹下之天門。”明代醫家龔廷賢所著的《藥性歌括四百味》:“天門甘寒,肺痿肺癰,消痰止嗽,喘熱有功。”
本詞條專論述的“天門”專指天門冬。對於其他的內容可點擊有關內鏈。

概述

天門冬原植物天門冬原植物
天門出自《神農本草經》《抱朴子》:天門冬生高地,根短而味甜氣香者善,其生水側下地者,葉細似蘊而微黃,根長而味多苦,氣臭者下。《本草經集注》:天門冬,雖暴乾,猶滋潤難搗,必須薄切,暴於日中,或火烘之也。《本草衍義》:天門冬、麥門冬之類,雖曰去心,但以水漬漉使周,潤滲入肌,俟軟,緩緩擘取,不可浸出脂液。其不知者,乃以湯浸一、二時,柔即柔矣,然氣味都盡,用之不效,乃曰藥不神,其可得乎?明代醫家龔廷賢所著《藥性歌括四百味》:“天門甘寒,肺痿肺癰,消痰止嗽,喘熱有功。”。《宋書·謝靈運傳》:“尋名山之奇藥,越靈波而憩轅。採石上之地黃,摘竹下之天門。”
天門冬屬多年生攀援草本,全株無毛。塊根肉質,簇生,長橢圓形或紡錘形,長4~10cm,灰黃色。莖細,長可達2m,分枝具棱或狹翅;葉狀枝通常每3枝成簇,扁平,長1~3cm,寬1~2mm,先端銳尖。葉退化成鱗片,先端長尖,基部有木質倒生刺,刺在莖上長2.5~3mm,在分枝上較短或不明顯。花1~3朵簇生葉腋,單性,雌雄異株,淡綠色;花梗長2~6mm;雄花花被片6,雄蕊稍短於花被,花絲不貼生於花被片上,花葯卵形;長約0.7mm;雌花與雄花大小相似,具6個退化雄蕊。漿果球形,直徑6~7mm,成熟時紅色;具種子1顆。花期5~7月,果期8月。

藥品簡述

天門冬原植物天門冬原植物
藥名:天門冬
漢語拼音:tianmendong
英文名:CochinchineseAsparagusRoot,RootofCochinchineseAsparagus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r.)Merr.[MelanthiumcochinchinensisLour.;A.lucidusLindl.;A.gaudihaudiamusKunth]
科屬分類:百合科。
別名:天門、冬、大當門根、天冬、武竹、天冬草
處方名:
天門冬:指生天門冬。為原藥材除去鬚根,略煮,撈出浸入清水中,去皮曬乾,切片入藥者。
炒天冬:為天冬片用文火微炒入藥者。
炙天冬:為天冬片用蜂蜜拌勻,再用文火炒至不粘手時取出晾涼入藥者。潤肺止咳作用增強。
朱天冬:為天冬片用清水噴濕,與適量硃砂粉拌勻後入藥者。寧心安神作用增強。
鮮天冬:為天門冬鮮品洗淨去皮,切片入藥者。
天門冬天門冬
性味:甘、苦、寒。
歸經:歸肺經、腎經、胃經、大腸經。
功能: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主治:用於肺燥乾咳、虛勞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白喉。敗毒抗癌,、清勢化痰、滋陰潤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搗爛絞汁塗。
生態環境:生於陰濕的山野林邊、草叢或灌木叢中,也有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台灣等地。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天門冬的塊根。
採收儲藏:定植後2-3年即可採收,割去蔓莖,挖出塊根,去掉泥土,用水煮或蒸至皮裂,撈出入清水中,趁熱剝去外皮,烘乾或用硫黃熏蒸。

炮製方法

天門冬天門冬
1、天門冬:《註解傷寒論》:“去心。”《雷公炮炙論》:“凡使,去上皮一重,劈破去心。”陶弘景:“蒸,剝去皮,雖暴乾,猶滋潤難搗,必須薄切,暴於日中或火烘之也。”《千金要方》:“洗淨,去心皮。”《本草圖經》:“根,四破之,去心,先蒸半炊間,暴乾。停留久仍濕潤,入藥時,重炕焙令燥。”《濟生方》:“湯浸,去心。”《仁術便覽》:“水潤,略蒸,去心。”《本草原始》:“去心但以水漬漉使周潤,滲入肌候軟緩緩劈取,不可浸出脂液,不知者乃以湯浸多時柔則柔矣,然氣味都盡,用之不效。”《藥品辨義》:“打扁抽去心。”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泛油色黑者,迅速洗淨,或用明礬水洗淨,曬至半乾,切薄片,乾燥。
2、炒天門冬:《丹溪心法》:“炒。”現行,取淨天門冬片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焦,取出放涼。
3、炙天門冬:《食療本草》:“入蜜煮之。”現行,取煉蜜加適量開水稀釋後,投入淨天門冬片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深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天門冬片100kg,用煉蜜12kg。
4、朱天門冬:取淨天門冬片用清水微潤濕,撒入硃砂細粉拌勻,曬乾或晾乾。每天門冬100kg,用硃砂0.15kg,以清心除煩。貯乾燥容器內,炒天門冬、炙大門冬、朱天門冬密閉,置於陰涼乾燥處,防潮,防霉,防蛀。

用藥禁忌

1、虛寒泄瀉及風寒咳嗽者禁服。
2、《本草正》:虛寒假熱,脾腎溏泄最忌。
3、《本草經集注》:垣衣、地黃為之使。畏曾青。
4、《日華子本草》:貝母為使。

中藥化學成分

天門冬天門冬
塊根含甾體皂甙:天冬呋甾醇寡糖甙Asp-Ⅳ,Asp-Ⅴ、Asp-Ⅵ、Asp-Ⅶ,甲基原薯蕷皂甙(methylprotodioscin),偽原薯蕷皂甙(pseudoprotodioscin),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5,20-呋甾二烯-3β,26二醇〔3-O-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YL-26-O-(β-D-glucopyranosyl)-(25R)-furosta-5,20-β,26-diol〕。近又從新鮮根莖分得6個甾體皂甙,其甙元為雅姆皂甙元(yamogenin),薯蕷皂甙元(diosgenin),菝葜皂甙元(sarsasapogenin),異菝葜皂甙元(smilagenin),糖部不含木糖(xylose),只含葡萄糖(glucose)和鼠李糖(rhamnose)。又含7個寡糖(oligosaccharide)Ⅰ-Ⅶ,分別為含有葡萄糖和果糖(fructose)的三聚糖、四聚糖、五聚糖、六聚糖、八聚糖、九聚糖和十聚糖。還含葡萄糖,果糖,蔗糖(sucrose),5-甲氧基甲基糖醛(5-methoxymethylfurfural),β-谷甾醇(β-sitosterol)以及瓜氨酸(citrulline),天冬醯胺(asparagine),絲氨酸(serine),蘇氨酸(threonine),脯氨酸(prol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纈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亮氨酸(leucine),異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酷氨酸(tyrosine),天冬氨酸(asparticacid),谷氨酸(glutamicacid),精氨酸(arginine),組氨酸(histidine),賴氨酸(lysine)等多種胺基酸。近從塊根抑瘤有效部位中分離出4種多糖:天冬多糖(asparagus-polysaccharide)A、B、C、D。

藥理作用

天門冬天門冬
1、水煎劑、乙醇製劑在腫瘤組織培養液中對人體分離的直腸癌、結腸癌、纖維肉盜的癌細胞有抗癌作用;對白血病患者的細胞的呼吸與脫氫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天冬醯胺經動物實驗有鎮咳與祛痰作用。
3、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深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炭疽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4、抗菌作用:煎劑體外試驗對炭疽桿菌、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類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5、殺滅蚊、蠅幼蟲的作用:將切碎的根置水中使成0.5-1%濃度,可使其中的孑孓於72-96小時後全部死亡,2-5%濃度時,經3-4天,可使其中的蛆死亡70-100%。
6、抗腫瘤作用:體外試驗(美藍法及瓦氏呼吸器測定),天門冬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細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單核細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細胞的脫氫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並能抑制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細胞的呼吸。印度產同屬植物Asparagusracemosus中所含皂甙,對動物子宮有抗催產素的作用。
7、鎮咳去痰作用:經動物試驗有鎮咳和去痰作用。

臨床套用

羊齒天冬羊齒天冬
1、滄療乳房腫瘤對一般良性乳房腫瘤,尤其是乳房小葉增生,不論腫塊大小,奏效迅速,大多數可獲治癒。52例乳腺小葉增生和纖維腺瘤患者,治療後30例臨床痊癒,16例顯效,5例有效,1例無效。對乳腺癌也有一定的近期效果,表現為用藥後腫塊縮小,質地變軟;但遠期療效尚不顯著,表現為用藥一段時間後,即呈相持狀態,不再有明顯進展(纖維瘤亦如此),個別病例雖加大劑量,亦未見明顯改善。對開始潰爛出血的乳房腫瘤和廣泛轉移的晚期乳癌,效果不佳。用法:每日取鮮天門冬2兩,剝去外皮,隔水蒸熟,3次分服。亦可製成片劑內服、或注射劑供肌肉或靜脈注射。
2、用於擴張宮頸於人工流產前12小時,將天門冬插入子宮頸管,能使宮頸自然擴張與軟化。據84例觀察,效果良好者達94%,未發現1例感染。先兆流產病例套用後,可自行發動宮縮,排出宮腔內容物;對人工流產病例則無此現象。用法:選擇大小及彎度適當(長5~7厘米,直徑0.3~0.6厘米)、表面光滑完整的天門冬1條,末端系一紗線,浸泡於95%酒精中,4小時後即可套用。操作時按常規消毒,擴張陰道,暴露宮頸外口,以長鑷子夾住天門冬的系線端,另一端對準宮頸口徐徐插入,達子宮頸管內口。陰道內填塞紗布1塊,以防天門冬脫落。約12小時即可行刮宮術。

常用配方

雉隱天冬雉隱天冬
1、治肺胃燥熱,痰澀咳嗽: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等分。上兩味熬膏,煉白蜜收,不時含熱咽之。(《張氏醫通》二冬膏
2、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溫溫,咽燥而不渴者:生天冬搗取汁一升,酒一斗,飴一升,紫菀四合,入銅器於湯上煎至可丸。服如杏子大一丸,日可三服。(《肘後方》)
3、治血虛肺燥,皮膚拆裂,及肺痿咳膿血證:天門冬新掘者不拘多少,淨洗,去心、皮,細搗,絞取汁用砂鍋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溫酒調服。(《醫學正傳》天門冬膏
4、治肺癆:多兒母、百部、地骨皮各15g,麥冬9g,折耳根30g。煨水或燉肉吃。(《貴州草藥》)
5、治吐血、咯血天門冬:(水泡,去心)一兩,甘草(炙)、杏仁(去皮、尖,炒熟)、貝母(去心,炒)、白茯苓(去皮)、阿膠(碎之,蛤粉炒成珠子)各半兩。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含化一丸咽津,日夜可十丸。(《本事方》天門冬丸
6、治婦人喘,手足煩熱,骨蒸寢汗,口乾引飲,面目浮腫:天門冬十兩,麥門冬八兩,生地黃三斤(取汁為膏)。上二味為末,膏子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煎逍遙散送下。逍遙散中去甘草加人參。(《保命集》天門冬丸
7、治百日咳:天門冬、麥門冬各15g,百部根9g,瓜蔞仁6g,橘紅6g。煎兩次,1~3歲每次分3頓服;4~6歲每次分2頓服;7~10歲1次服。(《中醫雜誌》)
8、治腎癉真陰不足:天門冬、懷地黃、知母、黃柏。四味同煎三次,去渣,沖玄武膠收膏服。(《症因脈治》家秘天地煎
9、治諸不足,暖五臟:天門冬、熟地黃、白茯苓各等分。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遠溫酒調化服。(《簡便單方》)
10、治心煩:天冬、麥冬各15g,水楊柳9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11、治健忘:天冬、遠志、茯苓、乾地黃各等分。為末,蜜丸。酒服二十丸如梧子,日三服。加至三十丸,常服之勿絕。(《千金要方》)
12、治心血燥少,口乾咽燥,心煩喜冷,怔忡恍惚,小便黃赤,或生瘡瘍:天門冬(去心)二兩,熟地黃(九蒸,曝)二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用熟水人參湯任下,不拘時候。(《濟生續方》天地煎)
13、治上消:天冬(去心)二錢,麥冬(去心)三錢,花粉一錢,黃芩一錢,知母一錢,甘草五分,人參五分,荷葉一錢。水煎服。(《醫學心悟》二冬湯
14、治扁桃體炎,咽喉腫痛:天冬、麥冬、板藍根、桔梗、山豆根各9g,甘草6g。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15、治口瘡連年不愈: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玄參各等分。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噙化。(《外科精義》玄參丸
16、治老人大腸燥結不通:天門冬八兩,麥門冬、當歸、麻子仁、生地黃各四兩。熬膏,煉蜜收之。每早晚白湯調服十茶匙。(《方氏家珍》)
17、治夜盲:多兒母60g,水皂角30g。燉肉吃。(《貴州草藥》)
18、治目能遠視,不能近視:天門冬(去心)、地黃(焙乾)各四兩,枳殼(去穰)、菊花各三兩。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後清茶送下。(《御藥院方》萬壽地芝丸
19、治肺火鼻紅,年久服諸藥不效:天門冬(去心),側柏葉、細茶各一兩。上三味和搗一處,每日用一撮於罐中,以滾水沖入,閉氣勿泄,少時用湯當茶吃,日五七次,一月全愈。(《古今醫統》天柏茶)
20、治面上黑氣不退:天門冬和蜜打爛為丸。日日洗面。(《古人集驗方》)
21、治癥瘕積聚:大門冬不計多少,去心皮,每服方寸匕,日三四服。(《經驗後方》)
22、治瘰癧:天門冬浸酒服,藥滓敷瘡。(《衛生易簡方》)
23、治諸般癰腫:新掘天門冬一味,約三五兩。洗淨,入砂盆內研細,以好酒盪起,濾去渣,頓服。未效,再服。(《醫學正傳》)
24、治疝氣:天門冬五錢,烏藥二錢五分。水煎,臨服加酒少許。(《童嬰類萃》交消飲)
25、治五淋痛甚久不愈:生天門冬捶汁半盅服。(《疑難急症簡方》
26、治女子白帶:天門冬搗汁,井花水調服。(《普濟方》)
27、催乳:天冬60g。燉肉服。(《雲南中草藥》)

文獻論述

雉隱天冬雉隱天冬
1、《本草衍義》:天門冬,治肺熱之功為多,其味苦,但專泄而不專收,寒多人禁服。
2、《本草蒙筌》:天、麥門冬,併入手太陰經,而能祛煩解渴,止咳消痰,功用似同,實亦有偏勝也。麥門冬兼行手少陰心,每每清心降火,使肺不犯於賊邪,故止咳立效;天門冬復走足少陰腎,屢屢滋腎助元,令肺得全其母氣,故消痰殊功。蓋痰系津液凝成,腎司津液者也,燥盛則凝,潤多則化,天門冬潤劑,且復走腎經,津液縱凝,亦能化解。麥門冬雖藥劑滋潤則一,奈經絡兼行相殊,故上而止咳不勝於麥門冬,下而消痰必讓於天門冬爾。先哲亦曰,痰之標在脾,痰之本在腎。又曰,半夏惟能治痰之標,不能治痰之本。以是觀之,則天門冬惟能治痰之本,不能治痰之標,非但與麥門冬殊,亦與半夏異也。
3、《本草匯言》:天門冬,潤燥滋陰,降火清肺之藥也。統理肺腎火燥為病,如肺熱葉焦,發為痿癰,吐血咳嗽,煩渴傳為腎消,骨蒸熱勞諸證,在所必需者也。前人有謂除偏痹、強骨髓者,因肺熱成痿,腎熱髓枯,筋槁不榮而成偏痹者也。天門冬陰潤寒補,使燥者潤,熱者清,則骨髓堅強,偏痹可利矣。然必以元虛熱勝者宜之。
4、《長沙藥解》:天冬清金化水,止渴生津,消咽喉腫痛,除咳吐膿血。《傷寒》麻黃升麻湯用之,治厥陰傷寒,大下之後,咽喉不利,吐膿血、泄瀉不止者,以其清火逆而利咽喉,療肺癰而排膿血也。天冬潤澤寒涼,清金化水之力,十倍麥冬,土燥水枯者甚為相宜。陽明傷寒之家,燥土賊水,腸胃焦涸;瘟疫斑疹之家,營熱內郁,臟腑燔蒸;凡此閉澀不開,必用承氣,方其燥結未甚,以之清金泄熱,滋水滑腸,本元莫損,勝服大黃。又或瘡瘍熱盛,大便秘塞,重劑酒煎,熱飲亦良。其性寒滑濕濡,最敗脾胃而泄大腸,陽虧陰旺,土濕便滑者宜切忌之。其有水虧宜餌者,亦必制以滲利之味,防其助濕。
5、《本草正義》:天門冬肥厚多脂,《本經》雖曰苦平,其實甚甘,氣薄味厚,純以柔潤養液為功,《本經》主暴風,蓋指液枯內動之風而言,滋潤益陰,則風陽自息,此即治風先治血之義。痹亦血不養筋之病,正與風燥相因而至,故治風者亦能治痹,非以祛外來之風痹。惟濕為陰寒之邪,痹病固亦有因於濕者,然必無甘寒陰藥,可治濕痹之理,蓋傳寫者誤衍之,天冬柔潤,豈可以療陰霾之濕邪痹著?《本經》又曰強骨髓,則固益液滋陰之正旨,三蟲伏屍,即血枯液燥之勞瘵,甘寒清潤,原以滋燥澤枯,是以治之。《別錄》謂保定肺氣,則以肺熱葉焦、燥金受灼而言,甘寒潤燥,本是補肺正將。去寒熱,亦陰液耗之乍寒乍熱,非外感邪甚之寒熱可知。養肌膚,益氣力,皆陰液充足之義。利小便者,肺金肅降,而水道之上源自清,亦津液霶霈,而膀胱之氣化自旺,固非為濕熱互阻之水道不利言也。而結之以冷而能補一句,則可知天冬偏於寒冷,惟燥火熾盛,灼爍陰液者宜之,而陽氣式微者,即有不勝其任之意。此《別錄》所以有大寒二字,而六朝以來諸家《本草》,固無一非以治燥火之症也。甄權謂治肺氣咳逆,喘息促急,則以肺金枯燥,氣促不舒而言,故宜此甘寒柔潤以滋養之,則氣逆可平,喘息可定,即《名醫別錄》保定肺氣之意。張潔古亦謂治血熱侵肺,上氣喘促,皆為虛症一邊著想,而濁痰窒塞之喘促咳逆,必非其治。甄權又謂治肺痿、生癰、吐膿,除熱,則痿即肺熱葉焦,甘寒潤之宜也,而癰則痰火俱盛,咯吐膿血,只可苦寒清泄,斷不宜此柔潤多脂之藥,一虛一實,大有逕庭,連類及之,不無誤會,而潔古因此遂有苦以泄滯血一語,實與此藥性情不符,不可不辨。唯在肺癰欲愈,膿痰已減之時,濁垢既去,正氣已傷,余焰尚盛,則天冬大寒,能泄餘熱,味清而不甚膩厚,庶幾近之。此病情有始傳末傳之分,邪勢有輕重緩急之辨,必不可渾而言之,漫無區別。王海藏謂治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是即肺熱成萎,陰虛多火之侯,孫真人亦謂陽事不起,宜常服之,正以陰精消爍,廢而不用,故宜益陰以滋其燥。雉隱天冬
6、《本經》:主諸暴風濕偏痹,強骨髓,殺三蟲。
7、《別錄》:保定肺氣,去寒熱,養肌膚,益氣力,利小便,冷而能補。
8、《藥性論》:主肺氣咳逆,喘息促急,除熱,通腎氣,療肺痿生癰吐膿,治濕疥,止消渴,去熱中風,宜久服。
9、《千金方》:治虛勞絕傷,老年衰損贏瘦,偏枯不隨,風濕不仁,冷痹,心腹積聚,惡瘡,癰疽腫癩,亦治陰痿、耳聾、目暗。
10、《日華子本草》:鎮心,潤五臟,益皮膚,悅顏色,補五勞七傷,治肺氣並嗽,消痰、風痹熱毒、游風、煩悶吐血。
11、王好古:主心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飲,痿蹶嗜臥,足下熱痛。
12、《本草蒙筌》:能除熱淋,止血溢妄行,潤糞燥秘結。
13、《綱目》:潤燥滋陰,清金降火。
14、《植物名實圖考》:拔疔毒。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塊根呈長紡錘形或圓柱形,稍彎曲,長4-18cm,直徑0.5-2cm。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半透明,有深淺不等的縱溝及細皺紋。質堅韌或柔潤,斷面黃白色,角質樣,有粘性,皮部寬,中柱明顯。氣微,味甘、微苦。以肥滿、緻密、色黃白、半透明者為佳。

顯微鑑別

塊根黃切面:根被有時殘存。皮層寬廣,外側有石細胞斷續排列成環;粘液細胞散在,內含草酸鈣針晶束,針晶長40-99μm;內皮層明顯。中柱鞘為1-2列薄壁細胞;木質部束及韌皮部束各31-135個,相互間隔排列,少數導管深入至髓部;髓部亦散有粘液細胞。
粉末特徵:灰黃色。
①石細胞極多,大多單個散在,長方形、長條形、類圓形或長梭形,長85-460μm,直徑32-88μm,壁厚5-37μm,紋孔細密,孔溝細而短。
②草酸鈣針晶散在或成束存在於粘液細胞中,針晶長40-99μm。
③導管多為具緣紋孔或梯狀具緣紋孔,直徑18-110μm。此外有傍管薄壁細胞、纖維管胞等。商品規格商品按產地分為川天冬、湖天冬,並根據根條粗細分為三等。一等:塊根中部直徑1.2cm以上,去淨外皮;表面黃白色。二等:中部直徑0.8cm以上,間有未剝淨硬皮但不得超過5%。三等:中部直徑0.5cm以上,稍有未去淨硬皮,但不得超過15%。

商品名

川天冬:又名川天門冬。為產於雲南、貴州而集散於重慶、宜賓者。品質最優。
湖天冬:又名湖天門冬。為產於湖南.湖北者。品質亦優。
溫天冬:又名溫天門冬。為產於浙江溫州,平陽者。品質較差。
均以肥壯,半透明、色黃白,乾燥無須者為佳。

商品規格

商品按產地有川天冬、溫天冬、湖天冬之分。各地所產天冬,按根條粗細分為三等。
一等:塊根長紡錘形,中部直徑1.2cm以上;硬皮去淨,表面黃白色,半透明,斷面中央有白色中柱。
二等:中部直徑0.8cm以上;間有未剝淨硬皮,但不得超過5%。
三等:中部直徑0.5cm以上;表面及斷面紅棕色或紅褐色,稍有未去淨硬皮,但不得超過15%。

天冬與麥冬

共同點
既能滋肺陰,潤肺燥,清肺熱,又可養胃陰,清胃熱,生津止渴,對於熱病傷津之腸燥便秘,還能増液潤腸以通便。二藥性能相似,相須為用。
區別
天冬苦寒之性較甚,清火與滋潤之力強於麥冬,且入腎滋陰,適用於腎陰不足,虛火亢盛之證。麥冬微寒,清火與潤燥之力雖稍弱,但滋膩性亦較小,且能清心除煩,寧心安神,故可治心陰不足及心火旺盛之證。

藥用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

天門冬原植物種植天門冬原植物種植
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嚴寒,忌乾旱及積水。宜選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栽培;不宜在粘土或瘠薄土及排水不良的地方種植。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或分株繁殖。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7-8月當果實由綠色變為黃色時採收,搓去果肉,清洗乾淨,選籽粒大、飽滿、烏潤發亮的作種。春播在3-4月;秋插在8-9月,在無霜或霜期短的地區,以秋播發芽率高,生長健壯。春播種子用2-3倍濕沙貯藏過冬。播種前選蔭蔽度30%樹下作畦,也可搭棚遮蔭。於畦面開橫溝,行距17-20cm,播幅8-10cm,深3.5cm,將種子勻撒溝中,蓋細土或混有草木灰的土雜肥,再蓋薄草保濕。培育1-2年,在10月或春季萌芽前移栽,行株距(30-40)cm×(20-25)cm。分株繁殖,3-4月植株未萌發前,將根挖出,分成3-5簇,每簇有芽1-2個,穴栽,每穴1簇,行株距30cm×(20-25)cm,保持濕潤,10-15d出苗。

田間管理

每年進行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3-4月;第2次在6-7月,追施人畜糞水,也可適當施用硫酸銨和尿素;第3次在9-10月,施土雜肥。當蔓莖長到50cm左右時,設支架或支柱,使其纏繞,以利生長。

病蟲防治

短須蟎,5-6月為害葉部,用40%水胺硫磷1500倍液或20%雙甲脒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