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情旅

天涯情旅

《天涯情旅》精選了余光中先生1/3的抒情散文,字字句句讀來,滿滿的愛意舒緩著心情。先生生於福建,卻一直生活在他鄉,所以才有左手與右手不同的掌紋,而那樽中的月影,或許才是先生的故鄉,先生也常痴痴地仰望明月,望了一生。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我寫散文,比寫詩幾乎晚了十年。當初動筆,不過當做“詩餘”,原來無心插柳,後來竟自成陰,似乎贏得更多讀者,以致近年在大陸出書,文集還多於詩集。但是另一方面,評者論我的作品,卻是詩集多於文集。只能怪自己一心二用,變成練功走火,左手與右手竟有不同的掌紋。

我寫散文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文路比詩路走得較穩,較快,也較早進入成熟之境。文路起步不久,少年氣盛,我就奢言當代的散文需要革命了。

在《剪掉散文的辮子》一文中,我強調現代散文應該注意語言的密度、彈性與質料。後來我又對五四以來流行的小品文提出質疑,認為散文的格局不必自囿於小品。小品文如果喜歡議論,容易變成雜文,如果一味抒情,就會變成所謂散文詩。一位散文家如果不能兼擅敘事與寫景,只能憑空地、無端地主觀抒情,作品就注定只會“躡虛”,不能“落實”,更談不上出虛入實、虛實相生。

作者簡介

余光中,(1928-),男,祖籍福建永春,生於江蘇南京。著名詩人、散文家、教授。曾就讀於金陵大學、廈門大學外文系,赴台後於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後獲美國愛奧華大學碩士學位。出版有散文集《高速的聯想》、《左手的繆斯》、《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憑一張地圖》、《隔水呼渡》和《左手的掌紋》等數十種。其中,《聽聽那冷雨》和《我的四個假敵》是其散文代表作。

編輯推薦

我的四個假想敵,不論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學醫還是學文,遲早會從我疑懼的迷霧裡顯出原形,一一走上前來,或迂迴曲折,囁嚅其詞,或開門見山,大言不慚,總之要把他的情人,也就是我的女兒,對不起,從此領去。無形的敵人最可怕,何況我在亮處,他在暗裡,又有我家的“內奸”接應,真是防不勝防。

——《我的四個假想敵》

“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我對朋友這么說過。

——《從母親到外遇》

驚蟄以來,幾場天轟地動的大雷雨當頂砸下,沙田一帶,嫩綠稚青養眼的草木,到處都是水汪汪的,真有江湖滿地的意思。就在這一片淋漓酣飽之中,蛙聲遍地喧起,來勢可驚。雨下聽新蛙,阡陌呼應著阡陌,好像四野的水田,一夜之間蠢蠢都活了過來。

——《牛蛙記》

目錄

親情篇

我的四個假想敵

山盟

鬼雨

日不落家

螢火山莊

兩張地圖,一本相簿

友情篇

尺素寸心

金陵子弟江湖客

朋友四型

送思果

思蜀

文章與前額並高

鄉情篇

聽聽那冷雨

從母親到外遇

石城之行

登樓賦

地圖

蒲公英的歲月

黃河一掬

羈旅篇

南半球的冬天

咦呵西部

憑一張地圖

駛過西歐

德國之聲

紅與黑

山色滿城

吐露港上

海緣

黑靈魂

重訪西敏寺

人生篇

花鳥

牛哇記

假如我有九條命

娓娓與喋喋

開你的大頭會

九張床

催魂鈴

逍遙遊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九九重九,究竟多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