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師[對有道者的尊稱]

天師[對有道者的尊稱]

天師: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師。天師原是道家始祖——軒轅黃帝對老師岐伯的尊稱。 後世有道者有稱天師的,如東漢葛玄天師,東晉許遜天師,北魏寇謙之,南朝陸靜修,唐杜光庭,宋薩守堅等高道大德。 在古代小說中,天師通常有起死回生、治病救人的本事,深受百姓愛戴。而道教創始者祖天師張道陵的子孫,亦承襲天師大真人這一稱號。天師之名,始見於《莊子 徐無鬼》文日:「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實指尊敬之辭,然天師之名即源於此。李膺《蜀記》稱張陵入鶴鳴山,自稱天師。北魏有寇天師(謙之),劉宋有陸天師(修靜),唐有杜天師(光庭),宋有薩天師(守堅)等等。「天師」之號始稱張道陵的,最早見於《晉書 郝超傳》

基本信息

簡介

天師[對有道者的尊稱] 天師[對有道者的尊稱]

天師之名,始見於《莊子 徐無鬼》文日:「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實指尊敬之辭,然天師之名即源於此。李膺《蜀記》稱張陵入鶴鳴山,自稱天師。北魏有寇天師(謙之),劉宋有陸天師(修靜),唐有杜天師(光庭),宋有薩天師(守堅)等等。「天師」之號始稱張道陵的,最早見於《晉書 郝超傳》。相傳為上古黃帝之大臣、太醫,兼司日月、 星辰、陰陽、歷數,被尊稱為“ 天師”。 黃帝曾使岐伯遍嘗百草,主持醫病:並與之談醫論藥。所以後世岐黃並稱, 尊為醫學始祖。中國不少醫學名著多假託岐伯或黃帝諮詢岐伯而作,如從漢代起便廣泛流傳的《黃帝內經·素問》即是。史志對岐伯多有記載,《史記·孝武本紀》記,“公玉帶曰:黃帝時雖封泰山,然風后、封鉅、岐伯令黃帝封東泰山,禪凡山合符,然後不死焉。” 《資治通鑑》說:“黃帝命岐伯作鐲鐃、鼓角、靈髀、神鉦以揚德而建武。”《隋書·音樂》說,東漢明帝時,樂有四品,“其四曰短簫鐃歌樂,軍中之所用焉,黃帝時岐伯所造,以建武揚德,諷敵勵兵”。南宋鄭僬《通志》說:“古有岐伯,為黃帝師,望出安化”。張隱庵在《黃帝經世素問合編》里說,“ 天師,尊稱岐伯也。天者,謂能修其天真;師乃先知先覺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貴,師所以傳道而設教,故稱謂曰天師”。 這些記載說明,岐伯既是一個上知天文、下極地理的原始宗教大師;又是一位多才多藝、才智過人的博學家,輔助黃帝成就大業,是名副其實的黃帝之師。

黃帝尊岐伯為天師 黃帝尊岐伯為天師

岐伯最大的貢獻在醫學方面。他奠定了我國中醫學的理論基礎。《漢書音義》說,“岐伯,黃帝太醫,屬使主方藥。”晉時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說,“岐伯,黃帝臣也,帝使岐伯嘗味草木,典主醫藥、經方,本草、素問之書鹹出焉。” 皇甫謐在《甲乙經》序中稱,“黃帝咨訪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內考五臟六腑,外綜經絡、血氣、色侯,參之天地,驗之人物,本之性命,窮神極度,而針道出焉,其論至妙,雷公受業傳之於世。”宋代嘉祐年間,高保衡、林億、孫奇等奉仁宗詔校醫書,在《黃帝內經序》里寫道,“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萬世。於是雷公之倫,授業傳之,而內經作矣,歷代寶之,未有失墜。” 《經史百家雜鈔》注中說,“岐伯,黃帝臣。帝使岐伯嘗味草木,典主醫病與論醫,更相問難,著素問、靈柩,總為內經十八卷,為醫書之祖。”褚證的《褚氏遺書》中說,“素問者,黃帝與岐伯、鬼臾區、伯高、少師、少俞、雷公六臣平素問答之書,即本紀所謂咨於岐伯而作《內經》是也。此書處於岐伯者多,故本紀不及諸臣耳。”

天師第六十五代後裔:

張金濤:天師府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道教協會常務理事、 江西省道教協會常務副會長。
張金華:天師府駐京辦主任、中華天師道友會執行會長、世界易經風水研究院院長、貴溪撤縣設市市徽設計者。天師府、龍虎山歷史文化石碑文字的工作者。

尊號考證

黃帝時官名。相傳為帝王之師。 岐伯 為天師,黃帝對岐伯的尊稱。《素問·上古天真論》云:“乃問於 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唐·王冰註:“ 天師,岐伯也。”

隋唐·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卷第二十七·邪傳》註:“天師,尊之號也。”

明·馬蒔《素問注證發微》:“天,乃至尊無對之稱,而稱之為師, 又曰天師,帝之尊岐伯者如此。”

明·吳昆《素問吳注》:“ 天師,尊稱也,謂 歧伯。”

明·張介賓《類經·一卷·攝生類一》註:“《內經》一書,乃黃帝與歧伯、鬼臾區、伯高、少師、少俞、雷公等六臣,平素講求而成。六臣之中,惟岐伯之功獨多,而爵位隆重,故尊稱之為 天師。”

清·張志聰《素問集注》:“ 天師,尊稱岐伯也。”

清·高士宗《素問直解》:“岐伯為帝師,故使臣稱為 天師。”

日本·丹波元簡《素問識》云:“黃帝稱天師,見《莊子·徐無鬼》、《韓詩外傳》及《說苑》云:‘黃帝即位,宇內和平,思見鳳凰之象,以召天老。’天老,蓋天師耳。”

北天師道

北天師道是由封建史上首位被官方承認的 道教 天師—— 寇謙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形成的。

除去張道陵等“三張”偽法的天師——寇謙之 除去張道陵等“三張”偽法的天師——寇謙之

寇謙之稱太上老君親臨嵩岳授以“ 天師之位”,賜以《雲中音誦新科之戒》20卷,傳其服氣導引口訣之法;令其“清整道教,除去 三張(指張陵、張衡、張魯) ,租米錢稅以及男女野外群體合氣之術。“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之以服食閉煉。”其主要道場建立在今山西大同(原稱平城),他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清整道教,除去“ 三張 ”。新天師道所傳《雲中音誦新科之戒》,宣講《新科》等大道清虛之道,提倡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練,其新天師道的做法有:

一是取消蜀土宅治之號,不再沿用五斗米道以師為治的管理體制;

二是廢除天師祭酒道官私置治職和世襲舊制;

三是革除的租米錢稅制度,道民只需交紙三十張,筆一管,墨一錠,以供修表救度之用;

四是將服餌修煉之術與符水禁咒之術如方技、符水、醫藥、卜筮、讖緯之書合而為一;

五是道徒誦習道經,改“直誦”為“樂誦”,即誦經用音樂伴奏。

泰常八年[423],有道士李譜文所傳《錄圖真經》等醮儀感動太武帝,太武帝於太平真君三年[442]親自道壇,受道教符籙,使新天師道與皇權結合,一度成為國教,不斷發展壯大。

寇天師在北方“去除三張偽法”,是影響深遠而得到貫徹的。後來北方興起的全真道,就與龍虎山張氏素無瓜葛。然而據載,王重陽所傳的鐘呂丹法就與茅山上清派本經《上清黃庭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邱祖也曾領受上清法籙,佩上清芙蓉冠,著上清洞真玉羅簫台袍……據考通行全國的《全真正韻》亦源自茅山上清。

南天師道

天師道派系之一。劉宋道士陸修靜南天師道進行了改革和整頓。針對南方天師道組織渙散,科律廢弛的情況,他提出一系列整頓天師道的辦法,即整頓過去的二十四治,健全“三會日”制度和“宅籙”制度,以及嚴格執行道官論功升遷制度等,從而加強和完善道教組織。與此同時,他還充實和完善道教的科儀規戒。他依據靈寶齋法及上清齋法等,制定道教齋儀,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的齋醮規儀,如九等齋十二法的齋醮系統。他把上清齋法視為上品,次為靈寶、三皇齋,將天師道的傳統齋法列為下品,並對金籙、黃籙、明真、三元、八節、自然等齋法的具體儀式予以詳細說明。使道教齋醮儀式初具完整體系,成為道教齋醮儀范的奠基人。所撰《三洞經書目錄》,為中國道教史上第一部目錄學著作,具有開創意義。以後道經之編目與《道藏》之分類,皆以其“三洞”分類法為基本原則。陸修靜對道教的整頓和改革,擴大了道教的影響,使道教在南方得到進一步發展,統治者亦日益寵信道教。經陸修靜改革後的南方道教,學術界稱之為南天師道。

南天師道是由簡寂先生陸修靜改革江南天師道而形成的,主要表現在他對江南天師道組織進行整頓和改造,並積極收集整理道經,制訂道教齋醮科儀,推動了南朝舊道教的改革和士族新道教的形成,特別是陸修靜在孝武帝大明五年[461]至宋明帝泰始三年[467]七年間隱居廬山修建太虛觀[後人稱簡寂觀],他以太虛觀為大本營,在此收徒布道,不斷擴展太虛觀,曾先後擴建有白雲館、朝真館,煉丹井,搗藥臼,洗藥池等,太虛觀興起後,先後又建築有康王觀,崇善觀,詠真觀,昭德觀,白鶴觀,廣福觀,太平觀等數十座道觀,均規模宏大,雄偉壯觀,因而被譽之為道教“詠真第八洞天”。隨著廬山道教的擴大,其地位和聲譽不斷顯赫,逐漸成為名震南北的重要道場,使得四方高道紛至沓來,至唐宋時,先後有許堅,錢朗,孫晟,郗法遵等大批高道雲集廬山,廬山高道輩出,名聲大震於江南。為了完善齋醮科儀,他一是吸收儒家傳統的忠孝禮義等倫理道德並作為道徒必需遵守的教規,強調忠孝為先,這樣,既保證了道士嚴格遵守教戒,一心修善立功,又更加完善了宗教儀范。二是吸收佛教“三業清靜”思想,即要求去貪、忿、痴,身除殺、盜、淫等,以制定齋儀,並特彆強調”齋直為求道之本”。三是注重廣收道經,著書立說。他“祖述三張,弘衍二葛”潛心道教理論研究,並著有《靈寶經目錄序》,《太上洞玄靈寶眾簡文》、《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道門科略》、《洞玄靈寶五感文》等,他將這些齋戒儀范著作和收集的道經如藥方、符圖等計1228卷,已行世有1090卷等,均採用“三洞四輔十二類”的方法,成為道教史無前例的道書分類法,他將這些道書整理集成《三洞經書目錄》,於太始七年[471]上獻朝廷,深受宋文、明二帝讚賞,使“靈寶之教,大行於世”,特別是他總括”三洞”,改革舊天師道,並提倡以齋儀為主的道教,由此其名望不斷壯大,威震江南,成為江南道教的統領。

張魯自立漢中

張道陵天師 張道陵天師

張衡之妻以道術養生,有少容,往來劉焉家布道。劉焉悅其姿色,遂任命其子張魯為督義司馬,令其與張修將兵擊漢中太守蘇固。張魯與張修掩殺蘇固後,斷絕斜谷,復襲殺張修,利用其祖、父兩代的威信,奪回了教權。劉焉死後,其子劉璋立,因張魯不順,遂殺其母及弟。張魯於是自立於漢中,朝廷力不能征,遂拜主為鎮夷中郎將,領漢寧太守。

張魯的管理

張魯利用軍政權力在巴蜀建立了一個道王國,劃分為二十四治為政教合一的教區。他沿襲張修的一些舊章法,又作了增飾,仍稱天師道。張魯教團仍有收五斗米的教規,尊其祖張陵為天師,父張衡為嗣師,自號“師君”。平學道者,初仍按張修鬼道習慣稱“鬼卒”,受道已信才按張陵教規稱“祭酒”,以治頭、大祭酒統帥道民,以三張為師,以《老子想爾注》教化道民,還實行建義舍、寬刑、禁殺、收租米、編戶著籍等教規。張魯的教團保持了張陵的黃老信仰,還比張陵教團更適合四川民情。張魯教團自稱天師道,社會上俗稱為五斗米道,或仍稱為鬼道。張魯於漢獻帝建安二十年降曹,官拜鎮南將軍,封閬中候,諸子皆封列候,率道民北遷,次年亡,葬鄴城。張魯道團北遷後,信徒遍及全國,許多豪門士族紛紛入道,天師道教名始顯,五斗米道之號遂不用。

改造天師道

南北朝時,北朝寇謙之和南朝陸修靜分別對天師道進行改造,使之成為成熟的教會式宮觀道教。 天師之名,來源於《 太平經 。《隸續》載漢末米巫祭酒張普題字碑已自稱“天師道”,但社會上對三張教團多稱為“五斗米道”。《晉書·郗鑒傳》稱郗鑒“奉天師道”,《晉書·何充傳》亦稱何曇“奉天師道”,說明魏晉時史家對除對孫恩、盧循等民間天師有米道之稱外,已承認了天師道的教名。據說張魯之弟張衛因不肯降曹而戰死,張衛之第四子張盛夫妻沿江入吳,定居江西龍虎山修道,傳至唐末,漸漸發展成為龍虎山天師道團,宋代受朝廷囗封,稱正一道。《張天師世家》載張魯子孫傳龍虎山道團事,唐宋以前世繫於正史無征,有待考證。

四大天師

道教四大天師:張道陵、葛玄、許遜、薩守堅

神話四大天師:張道陵、葛玄、許遜、邱弘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