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地裂[1997年羅傑·唐納森執導的美國電影]

天崩地裂[1997年羅傑·唐納森執導的美國電影]

《天崩地裂》是由羅傑·唐納森執導,皮爾斯·布魯斯南、琳達·漢密爾頓等主演的災難片,該片於1997年2月7日在美國上映 。 該片講述了科學家哈里,來到但丁峰進行研究,發現這座火山存在異常活動,在火山噴發時救助小鎮居民的故事 。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天崩地裂 天崩地裂

哈里·達爾頓博士 ( 皮爾斯·布魯斯南 飾)是美國地質勘探中心的一名火山學專家,這次他被派到但丁峰上的一個小城鎮視察,而小城鎮所在的但丁峰正是華盛頓附近的一座休眠火山。哈里來到鎮上,恰逢市長瑞切爾 (琳達·漢密爾頓飾)在主持慶祝活動,因為小鎮剛剛獲得了全美最佳居住環境第二名的大獎。瑞切爾與她的兩個孩子帶哈里四處參觀,路過溫泉湖畔,哈里注意到湖水酸度過高,並發現了兩句煮熟的浮屍。哈里頓感情況不妙,火山極有可能噴發,並建議瑞切爾發布預警,然而,哈里同行的上司保羅卻認為他是反應過度,並打算在一周的勘探任務完成後打道回府,鎮委會也出於種種利益目的,拒絕發布預警。然而就在一天夜裡,鎮上的水突然被硫磺污染,而這正是火山噴發的前兆,瑞切爾立即啟動了全民撤離計畫,然而她的母親卻在山腰上拒絕撤離。就在此時,火山已不可遏止地噴發了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哈里 皮爾斯·布魯斯南
瑞切爾 琳達·漢密爾頓
保羅·德萊弗斯 Charles Hallahan
Greg, USGS Crew 格蘭特·赫斯洛夫
Lauren Wando Jamie Renée Smith
Graham Wando Jeremy Foley
Ruth Elizabeth Hoffman
Terry, USGS Crew Kirk Trutner
Nancy, USGS Crew Arabella Field
Stan, USGS Crew 馬泰

職員表

製作人Ilona Herzberg、Staci A. Hunter、蓋爾·安妮·赫德、Geoff Murphy、Marliese Schneider、約瑟夫·辛格
導演羅傑·唐納森
副導演(助理)Bradley Morris、Geoff Murphy、Maggie Murphy、Douglas S. Ornstein、David Sardi、Jon C. Scheide、L. David Silva、Christina Stauffer、Michael Viglietta、J. Dennis Washington
編劇萊斯利·博希姆
攝影安德列·巴柯維亞
配樂約翰·弗瑞澤爾
剪輯康拉德·巴夫、Bettina Hirsch、Howard E. Smith
選角導演Allison Cowitt、Mike Fenton
藝術指導J. Dennis Washington
美術設計Francis J. Pezza、Thomas T. Taylor
服裝設計Isis Mussenden
視覺特效Kenneth Jones、帕特·麥克朗、Bill Kent
布景師Marvin March

(參考資料 )

角色介紹

天崩地裂[1997年羅傑·唐納森執導的美國電影] 天崩地裂[1997年羅傑·唐納森執導的美國電影]
拉切爾·旺多 演員琳達·漢密爾頓
小鎮的鎮長拉切爾·旺多是一個精明能幹的單身母親,她正準備簽署一項投資案,以促進小鎮的經濟,但是哈利到此勘測後,發現火山活動頻繁,他隨即向鎮長提出警告,然而,哈利的上司卻對此持反對意見,並勸阻鎮長向鎮民發出火山爆發的預警
天崩地裂[1997年羅傑·唐納森執導的美國電影] 天崩地裂[1997年羅傑·唐納森執導的美國電影]
哈里·達爾頓 演員皮爾斯·布魯斯南
當一座火山在哥倫比亞爆發時,火山研究學家哈里·達爾頓在撤退時親眼目睹未婚妻被一塊岩漿擊中身亡,這件事在哈里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四年後,他被美國地質勘測局派往太平洋海岸西北部的小鎮但丁峰,進行地震測試。
天崩地裂[1997年羅傑·唐納森執導的美國電影] 天崩地裂[1997年羅傑·唐納森執導的美國電影]
保羅·德萊弗斯 演員Charles Hallahan
哈里同行的上司,哈里認為火山極有可能噴發,但他卻認為哈里是反應過度,打算在一周的勘探任務完成後打道回府。

(參考資料 )

幕後花絮

花絮

•為了製作足以以假亂真而又安全可靠的火山灰,劇組特效部門曾嘗試使用鋸末、石膏和麵粉,但最終選擇了報紙紙屑。

•該片的導演唐納森曾想成為地質學家,對與火山相關的方方面面非常了解,因為公眾對火山的危險缺乏認知,所以他認為這是值得深入挖掘的題材。

•片中所有火山口的畫面都是在聖海倫火山拍攝的 。

穿幫鏡頭

•當哈利駕駛綠色皮卡軋過熔岩後,汽車只是輪胎爆胎並被燒焦了底盤,但實際上,熔岩的溫度高達1000多度,當汽車駛過,油箱會發生爆炸,底盤會被熔化,車中的乘客也難逃一死。

•哈利駕車在小鎮街頭飛奔逃避火山岩漿時,雖然馬路上的火山灰至少有一尺厚,但高速經過的卡車既沒留下車轍,也沒掀起火山灰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在看過一段火山學家的訪談之後,製作人約瑟夫·辛格對唐納森火山浩劫的構思產生了濃厚興趣。辛格開始想了解火山學家的真正工作和生活,於是他四處尋訪,卻發現有希望取得聯繫的火山學家已有半數死於非命。辛格最終找到了幾位美國地質勘測局的專家,這些人親眼目睹了世界各地的火山噴發。辛格找到了正在為《十萬火急》編寫劇本的編劇萊斯利·博希姆,幾經斟酌之後,博希姆完成了《丹特峰》的劇本,環球影業隨即買下劇本,並敲定由唐納森擔任影片導演。

製作團隊

影片拍攝 影片拍攝

為真實呈現出片中的火山和人物,主創人員對相關背景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最終他們決定聘請火山學界的權威專家來協助影片拍攝。主創人員幾乎看遍了能找到的所有火山文獻、電影、紀錄片和照片,導演唐納森甚至還同火山學家一起研究了關於夏威夷Kilauea火山和華盛頓州聖海倫火山的第一手資料。

任該片技術顧問的有以火山危險評估和火山風險管理見長的前美國地質勘測局科學家約翰·P·洛克伍德(John P.Lockwood,曾是皮納圖博火山專家團的領隊和決策者)、廣泛研究自然災害災後影響的火山及地震地質學家大衛·哈洛(David Harlow)以及來自喀斯開火山觀測站的火山學家諾曼·麥克勞德(Norman McLeod) 。

拍攝場景

該片分別在愛達荷州舊礦區的華勒斯小鎮及洛杉磯片場和周圍外景拍攝完成,片中丹特峰小鎮在位於愛達荷州北部的華萊士小鎮拍攝。由於這是一部著重於火山爆發的災難片,為締造影史上規模最大、最寫實的火山爆發場面,除了請來曾經目賭80年代中期奪走兩萬名性命的哥倫比亞火山爆發的火山專家作為顧問,片中180組特效鏡頭全部是由以拍攝《阿波羅13》榮獲奧斯卡獎提名的數位領域(DIGITAL DOMAIN)特效工作室處理,劇組特效部門為影片製作了130個CGI畫面。片中火山是在洛杉磯的一個機庫中搭建而成,整個模型占地100平方英尺,高35英,為鋼木結構,工作人員先搭造100呎高、35呎寬的火山模型,之後再用電腦動畫加上濃煙、岩漿和石灰等,製造出逼真的火山爆發場面,銀幕上的效果天崩地裂無懈可擊 。

製作發行

製作發行機構

製作公司發行公司
環球影業環球影業MCA環球家庭娛樂Filmes Lusomundo
Argentina Video HomePioneer EntertainmentCIC-Taft Home Video
Egmont EntertainmentCIC Video GmbHFinnkino Oy
Pacific Western美國廣播公司Pioneer聯合國際影業
Universal Pictures Finland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y Cía. S.R.C.
Universal Home Entertainment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GmbH

(參考資料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美國1997年2月7日加拿大1997年2月7日日本1997年3月8日
新加坡1997年3月13日南非1997年3月21日巴西1997年3月21日
韓國1997年3月22日香港1997年3月26日澳大利亞1997年3月27日
英國1997年3月28日法國1997年4月2日匈牙利1997年4月3日
阿根廷1997年4月3日西班牙1997年4月4日紐西蘭1997年4月10日
荷蘭1997年4月10日德國1997年4月10日葡萄牙1997年4月11日
瑞典1997年4月11日芬蘭1997年4月11日波蘭1997年4月11日
義大利1997年4月11日丹麥1997年4月16日瑞士1997年4月17日
斯洛維尼亞1997年4月17日土耳其1997年4月25日挪威1997年5月2日
冰島1997年5月16日中國1997年5月愛沙尼亞1997年5月23日

(參考資料 )

影片評價

山崩地裂 (1997) 山崩地裂 (1997)

該片反映恐怖的大自然力量對人類社會構成的威脅,著重刻畫災難發生後,在困境中人們美好的情感,以及人與動物之間的互助,這些都可算是該片的亮點。但整體上看,該片的故事結構一般,特效勉強及格,布魯斯南和漢密爾頓的表演也鮮有出彩的地方,整體上,只能算作是中規中矩的爆米花電影。 (《電影日誌》雜誌評)

《天崩地裂》是一部平淡無奇的災難片,敘事手法陳舊,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小鎮官員追求利益而忽視災難的劇情,明顯模仿了二十多年前的《大白鯊》,但在人物刻畫方面遠遜於後者。火山噴發後,主角們身上的光環也過於刻意和明顯,雖然布魯斯南很努力,但影片沒有給他充分發揮演技的機會。 (《華盛頓時報》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