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五劍

天下五劍

天下五劍日本國寶,分別為名物大典太太刀、數珠丸恆次、童子切安綱、三日月宗近和鬼丸國綱。

概述

天下五劍日本國寶。在SFC遊戲幕末降臨傳ONI》中出現過,遊戲中的名字分別叫大典太、數珠丸、童子切、三日月和鬼丸。
1.名物大典太,太刀,刃長66.10CM。平安後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來為室町將軍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時代落入秀吉手中,後來秀吉將它賜予前田利家。刀銘:三池光世
2.數珠丸恆次,日蓮上人在甲斐國(山梨県)身延山隱居,當時山腳的信徒寄進獻了這口太刀。上人經常佩用這口太刀,並且經常在柄上纏上數珠(念珠),作為“破邪顯正劍”於是就有了“數珠丸”的名號。…根據《享保名物帳》記載,日蓮上人想要隱居的地方,面向身延山。名物帳記載文永11年(1275)"山腳的信徒"實際是“大施主波木井三郎長”。作為“日蓮上人的三遺物”,“數珠丸”被日蓮門徒崇拜。但是在享保年中(1716-1736)在身延山遺失(是否被盜無歷史記載)。而後在大正9年10月,住在兵庫縣尼崎市的杉原祥造在時隔100年之後第一次找到了“數珠丸”。完整華麗,在大正10年5月,邀請各新聞記者,報紙發表了這個訊息。杉原是相當的紳士,並沒有將此劍作為個人的財產,希望此劍能與身延山所藏的“日蓮上人三遺寶”放在一起。但是不知為什麼身延山(久遠寺)退回此劍(不承認是原來的那支劍),結果尼崎的本興寺接收了此劍,並且成為該寺的“重寶”。天下五劍中的一個。
 被經常說到的“數珠丸恆次”一直被認為是“古青江”(刀鍛冶)的作品。然而根據研究對比各種古書和古押型,現在有這樣的看法認為:對比“土浦的藩主”“土屋相模守子爵家”家傳在銘太刀“恆次”(指定“重要的文化財產”),青江派特色的大筋違鑢目,佩里目釘孔下,中心深鏨,較大的二字銘“古青江派的恆次”有所不同。
本作:數珠丸恆次,佩表下棟寄二字銘,鑢目切。捷運精良的並不是“古清江”的縮面肌,丁子映,個人認為是“古備前正恆”(刀鍛冶)之子“恆次”(刀鍛冶)的作品、此“恆次”活躍在鎌倉時代初期,不應該將他歸入“古清江鍛冶”。腰反高,踏張,生莖,莖先細,栗尻,鑢目切,目釘孔二。佩表的目釘孔上、棟寄“恆次”二字銘。捷運:小板目肌詰,淡的亂映立。刃文:直刃調淺畿灣,丁子足,匂口小沸,帽子直小丸入。 刃長81.1厘米、返3.0厘米、元幅4.0厘米、先幅2.0厘米。
兵庫県尼崎市本興寺所蔵 重要文化財 太刀
3.童子切安綱是江戶時代的刀劍鑑別書『享保名物帳』刊載。關於「號」的來歷,是這個太刀據說是源賴光,切了「丹波國(京都府)大江山的酒吞童子」鬼。從什麼時候的…開始的已無從考證,不過據說被認為是「天下五劍」的名刀中有這個「童子切」的作者名。不可思議的事是…,此刀是伊達家傳來的名刀!
 順便介紹一下「童子切」的作者的「安綱」是伯耆國家(鳥取縣)的鍛造師,從對『観智院本銘盡』中的坂上田村麻呂的佩刀的考證,一般認為是大同(806年~810年)左右的人。可是,這個時代還沒產生鎬造刀的形制(現在的日本刀一樣的形式),和備前友成,三條宗近和同時代的時候的刀工這個是可以確定的。
 這個太刀,由於從足利義昭轉移到豐臣秀吉的手,後與德川家康,由家康傳於德川秀忠,秀忠的女兒勝姬嫁給越前(福井縣東部)松平忠時時候作為陪嫁,長男松平光長成為改易,繼子長錢作州(岡山縣)津山復興以來,同族傳來。
 鎬造、庵棟、腰反高,踏張姿,小鋒,太刀。生莖、莖返、栗尻、目釘孔一個、鑢目切。地肌為板目肌,肌立。地沸厚、地斑映立、地景很多。刃文為小亂刃小沸、足入,砂流、金筋多現。帽子小丸略帶掃。
4.三日月宗近:宗近被稱為“三條小鍛冶”(刀鍛冶),同時據說大約在980年住在京都/三條(三條大路)。“小鍛冶”的稱諉是指將鐵製成鐵製品(刀),相對大鍛冶(將鐵礦石冶煉鐵的鐵匠)來說的一個特定稱諉。
 根據《享保名物帳》記載,曾一度由信仰“三日月”(新月)的"山中鹿之助"(戰國武將)持有。但是那個不是真正的“號”(刀的姓名)的由來。
真正“三日月”的號的由來,是指刀在修復刃傷時被修成了“新月”的形狀。根據室町時代的刀劍書《長享銘盡》還記載有宗近“新月ト雲太刀造之”。因此人們認為從室町時代起就有這個“號”了。
 此劍最早歸豐臣秀吉的正室“高台院”(稱號)所有,以後作為遺物贈送給德川秀忠,並且從此以後正變成德川將軍家的收藏。是“天下五劍”之一。
本作:鎬造,庵棟,太刀姿。生莖,佩里“三條”二字銘。目釘穴一。捷運板目肌,地沸映亂強,地肌立,地景入,大肌模樣。刃文小亂,小丁子。刃小沸出來,小足入、刃緣將刃傷修成“半月形”。二重刃,三重刃都有出現、刃區燒落。帽子刃沸尖返,二重刃。 
刃的80.0cm,返2.7cm,元幅2.9cm。 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 國寶太刀
5.鬼丸國綱,具體情況不明,相傳為鎌倉北條家家傳寶刀,隨北條一門的全滅而散落人間。(這裡的所說的北條氏與戰國時代的小田原北條氏毫不相干,後者是伊勢新九郎長盛冒姓北條,改名為北條早雲後形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