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鬚鯨—具有黑色須板和白色鬚毛的巨鯨

大鬚鯨體形比長鬚鯨小,比小鬚鯨大,體長約為15—20米,體重25噸左右。 呼吸時噴出的霧柱沒有長鬚鯨高,只有3—5米,但霧柱的形狀與長鬚鯨非常相似。 大鬚鯨的壽命比藍鯨和長鬚鯨都短,不超過70年。

 大鬚鯨體形比長鬚鯨小,比小鬚鯨大,體長約為15—20米,體重25噸左右。體形細長,背鰭比藍鯨的高大,呈鐮刀形,並且向後傾斜。7個頸椎全部分離。褶溝為60—65條,但個體差異很大,不到達臍部。它背部黑色,腹部白色,交界線是波狀或雲狀的,過渡區呈灰色,也與藍鯨不同。鰭肢和尾鰭的下面為灰色,而長鬚鯨為白色。上頜形狀也與藍鯨不同,由後向前逐漸變窄。每側的須板為300—400枚,為黑色,長度大於寬度的2倍,所以有“黑板鬚鯨”之稱。此外須板上的鬚毛細而白,每厘米須板上大約有45根左右,從內側看時猶如白色的地毯。噴氣孔的周圍及上、下額都生有稀疏的感覺毛。呼吸時噴出的霧柱沒有長鬚鯨高,只有3—5米,但霧柱的形狀與長鬚鯨非常相似。

大鬚鯨分布於世界各大海洋,在我國見於黃海、東海,福建廈門和北部灣等地的南海海域,以及台灣南部和西南部的蘇澳、恆春、澎湖等地海域。

大鬚鯨在洄游時大多組成數只在一起的小群,有時小群相聚而成100隻以上的大群。 它的食性很廣,食物種類多達20餘種,特別嗜食橈足類、磷蝦等小型甲殼類動物,也吃鯡魚、玉筋魚、鱈魚、六線魚、秋刀魚等魚類,但不吃底棲生物。胃中的食物重量可達150—200千克,每天所吃的食物約為900千克左右,為體重的4.43%。游泳的速度很快,瞬時速度可以達到30海里,但不能持久。它在深潛水時身體保持近似直挺的姿態,而不像藍鯨那樣將身體彎曲,尾鰭也不高舉露出水面。

大鬚鯨也是夏季向高緯度海域進行索餌洄游,冬季到溫暖的海域繁殖,繁殖期為1一3月份。雌獸的懷孕期為10—11個月。幼仔出生時體長為4.5—4.8米,哺乳期大約需要半年左右。8歲時性成熟,但此時生活在南半球的個體的體長比生活在北半球的大約長1米左右。大鬚鯨的壽命比藍鯨和長鬚鯨都短,不超過70年。

大鬚鯨的經濟價值雖然不如藍鯨和長鬚鯨,但由於藍鯨和長鬚鯨的數量逐漸減少,人類對大鬚鯨的獵捕量也逐漸增加,使它的前景也不容樂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