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裂谷

顧名思義,裂谷是大陸上的裂縫和谷地(當然是指構造成因的)。

綜述

顧名思義,裂谷是大陸上的裂縫和谷地(當然是指構造成因的)。最著名的大陸裂谷是東非裂谷,其中一段是英國人格里高利在那裡研究的,稱格里高利裂谷,裂谷這一詞也是他用的(英文叫rift)。它南起莫三比克海峽,向北分為東、西兩支,在坦尚尼亞、薩伊、尚比亞等國境內發育最好,裡面充填鹼性火山岩,地貌上則表現為一系列狹長的斷陷湖,北延入紅海。大地構造單元上,非洲的主體是一古老地塊(常稱為克拉通),所以東非裂谷是非洲克拉通上發育的裂谷。別看它今天沒多寬,隨拉張應力場繼續,它就會越來越寬,火山活動由鹼性的變為拉斑玄武岩,說明大陸地殼越來越薄了。一旦大陸地殼被拉斷了,洋殼出來了,就成了紅海。再發展下去,就是海底擴張,東非與西非作相背的運動,逐漸在這中間出現一個寬闊的大洋(象大西洋那樣),原來的非洲大陸就變成被大洋分隔的兩個大陸了。
歐洲境內也有裂谷發育的,德國西部的萊茵河谷也代表一種裂谷構造,因為是德國人研究的,他們用了一個德文詞Graben來稱呼它,中文譯為地塹。在法國和德國中部都有類似的構造發育,構成地塹系。它們也是近南北向延伸的,裡面也充填鹼性玄武岩。與東非裂谷最大的不同是裂谷的構造背景,萊茵地塹不是發育在古老克拉通上而是發育在年青的阿爾卑斯造山帶上。

說明

那么,這種年青造山帶上發育的裂谷能不能發展成洋盆?回答是肯定的。亞平寧半島以西的第勒尼安海內已有新生洋殼出現,就是阿爾卑斯造山帶上的裂谷進一步發展而來的。前面已提到義大利西海岸的活動火山帶噴出的是高鉀的鹼性岩,這反映第勒尼安海及周邊地區現仍處於張裂中,第勒尼安海還沒有向義大利之下消減(消減就以安山岩發育為標記了)。類似的另一個例子是科西嘉島,原本它與法國連在一起,因為年青造山帶上的裂谷活動才漂出來,成為地中海里的一個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