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鑼戲

大鑼戲

大鑼戲文武場使用的樂器與其它劇種不同。 (5)、生、旦角要求唱腔高亢,娓婉流暢,必須隨樂器助腔唱完曲譜,不能有假腔。 過去只有代代藝人口傳的劇目,外劇種不會唱,因為老藝人不外傳,有的調門造成失軼。

內黃縣李官寨村鑼戲
大鑼戲劇種以冀魯予邊區為主(安陽市內黃縣李官寨村),李官寨大鑼戲劇團處在這一帶中心,山東范縣楊集、冠縣北陶大景村、濬縣十二鋪、滑縣萬古、河北永年過去先後都只有農村玩會班。現在這些地方有一些會唱大鑼戲的老藝人存在大鑼戲有著很深厚的歷史淵源,據《文藝百科》載,全國地方戲劇種達360個以上,它們分別屬於“東柳西梆,南昆北弋”與皮黃五大聲腔系統。大鑼戲應為弋陽聲系之源,但經歷史滄桑也多有地域戲色彩。
大鑼戲起源的準確年代目前暫無文字可考。據老藝人代代傳說,始於唐朝,太宗李世民一次和大臣們議論如何治國,他說:大亂後,國難治。魏徵說:不然,人民已經遭受了戰亂的痛苦,不用武力,注重文教,治國就容易見效。於是在“文教”方面,也就注重了文化的宣傳教化工作。如他啟用近臣祖孝孫教授音樂,先從宮廷抓起,自編自演一些劇目,在宮中演唱。因為唱的內容大都是歌頌聖主忠臣,諷叱奸佞的節目,角色造型也就不同,丑角無人願演,太宗就親自扮演,還讓魏徵出頭場。所以至今戲曲上還有以“丑角”為尊,“頭面官”為大的傳統(中國歷史人物一書上李世民一節有重文教,命祖孝孫教授宮女音樂的簡介與民間口傳基本相同),一唱眾和的弋陽聲系有可能源於太宗親唱的緣故。在宮中演唱,觀眾大都是后妃王公貴夫人,所以,一開始稱眷戲,隨著戲曲發展,由絲竹伴奏又增加了鑼鼓打擊樂器,又叫眷鑼戲,以後逐漸推向民間。到唐玄宗開元年間,李隆基為“梨園弟子”正式命名。宋代眷鑼戲成為盛行時期,按老藝人講,眷鑼戲傳到山西的叫山鑼戲,傳到冀魯予邊區的叫大鑼戲,在開封一帶的仍叫眷鑼戲。因為該劇種稀少,有的山鑼戲、眷鑼戲先後都被當地劇種同化了。而大鑼戲處在三省邊沿上,可能受地域交流等原因,將這一劇種保留下來。李官寨就在大鑼戲流傳的這個地域之中心,又因為該村是古黃河一個重要渡口要道,人文發展較快,民間文藝活動較多,本村古代就有燈節會,還有另一個民間劇種樂腔,也有河南墜子、曲子藝人,由於這些文藝活動並存,也促進了大鑼戲發展的機會。口傳明代以前就有人會唱大鑼戲,至明永樂二年洪洞遷民,縣誌載移民中有一個在山鑼戲裡打鼓的師傅,聽說李官寨村有人會唱大鑼戲,以為找到了知音,要求在李官寨定居下來,這樣他們在農閒時就和幾個人切磋演唱,沒有樂器就用農具家什敲打,久而久之,一個農村玩會班便形成了。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河北廣平府(現永年縣)水災,有一個大鑼戲玩會班外出討要謀生,在濬縣一帶演出,李官寨村畫師王家富,帶幾個青年赴濬縣山畫神像,青年中有大鑼戲班的人,聽說當地唱大鑼戲就常去聽,學會了不少新劇目。廣平戲班的藝人後來有的在濬縣十二鋪落戶,李官寨大鑼戲班就常與他們交往。1944年濬縣十二鋪玩會班第三代傳人一位姓門的師傅到滑縣萬古收徒,在萬古成了一個玩會班。李官寨玩會班與萬古玩會班常有聯繫。1953年請來郎、劉、張等幾位老藝人拜師深造,並成立了“民眾劇社”,開始了正式演出。
劇團在1985年前到外地演出時,視區域開鄉、縣行政部門的介紹信,1985年以來對外演出,縣文化局頒有省統一的演出證,或開介紹信,納入正規管理。
1986年縣民間劇團大賽獲一等獎,授錦旗一面。李宗達、黃桂環獲個人一等獎,胡玉香、付殿希獲個人二等獎。縣領導接見了全團演職員50餘人。
1995年5月縣奧雪杯匯演又獲一等獎,授金杯一樽,李宗達、王山河、李清社,授個人一等獎,王青霞、樊香粉、喬素雲授個人優秀獎。電台、電視台分別作了長時間報導,劇照、受獎實物作到基本保存至今。
2002年參加安陽市、內黃縣二帝陵首屆祭祖節文藝演出,為這次慶典活動增加了濃厚的文化色彩,並永記內黃史冊。
大鑼戲曲調錶演藝術形式粗獷、樸實。有自己的傳統劇目,使用打擊樂器很多又獨特,並用嗩吶主奏是全國各劇種沒有的。採取前台一唱樂器眾和的幫腔形式,所以音樂唱腔十分優美,這種幫和的協調都須有很高的技藝才能完成。
1、唱腔音樂:(1)慢板類,包括《慢板》、《盤頭哇哇》《耍孩》、《五頂錘》、《山坡羊》、《調子》、《倒板》。(2)二板類包括《二板》、《哇哇》、《二板調》、《十字韻調》、《陰曲》。(3)縮板包括《縮板》、《五曲》、《暫子》、《趕板》。(4)散板類包括《點將》、《哭念》、《撲燈娥》。(5)單調門類包括《壓油腔》、《高腔》、《飲酒牌》、《上馬牌》、《下馬牌》等唱腔。
2、曲牌音樂:(1)嗩吶部分包括《小開門》、《小花園》、《上馬牌》、《下馬牌》、《飲酒牌》、《三眼槍》、《報龍澤》、《點將響》、《苦中樂》、《寒冰曲》、《尾聲》、《三節尾聲》、《慢欠場》、《快欠場》、《嗩吶皮》等。(2)三弦、笙、二胡、橫笛等樂器都是協奏樂,除使用上述部分曲牌外還有如《工開門》《尺開門》、《慢開門》、《水畫眉》、《工尺上》、《四合四》等各自的特殊調門。
3、打擊樂:《大開戲》、《小開戲》、《大催頭》、《小催頭》、《大滾頭》、《小滾頭》、《重頭》、《回頭》、《三擊頭》、《四擊頭》、《隔樓青》、《緊急風》、《串錘》、《快長錘》、《慢長錘》、《呼雷跑》、《馬鑼點》、《五頂錘》、《叫頭》、《大開門》、《乾板亮》、《垛頭》、《馬盪》等。
1、武功特技:拉火龍、轉彩盤、挑五件、雙鞭出手、轉鞭、十桿槍、滾刀、頂燈、刺脖、繞腿、大起脛、大開門、武開門、打四門、訓馬、雙門斗等。
2主要劇目:口述傳承劇目有130餘本,近已請老藝人口述,由專人抄寫整理,現已修改裝訂成冊的35部。有頌忠叱奸的歷史劇,有為社會主義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新編劇,也有移植的現代劇,整理完備及在整理中的劇目有:《盧君白征北》、《楊景征南》、《楊府挑將》、《荊洲》、《火龍駒》、《青牛橫宮》、《火燒趙家樓》、《濱州》、《一本三省莊》、《二本三省莊》、《大破三省莊》、《永平關》、《牛頭山》、《鳳凰山》、《沙州遷民》、《淤泥河》、《奇中遇》、《八仙慶壽》、《羅成扮花姐》、《雞鳴關》、《太平車》、《李存孝過江》、《分水嶺》、《古城聚義》、《劉基訪將》、《歸德府》、《審誥命》、《洪洞縣》、《夜探九龍江》、《火龍陣》、《山東府》、《黃花寺》、《高樓莊》、《戰方臘》、《孫安動本》、《柯荊恨》、《海瑞搜宮》、《梭槍嶺》、《金簪管舌》、《吳三桂引兵》、《紅燈記》、《沙家浜》、《育苗》、《新人駿馬》、《青松嶺》、《護樹園》、《兩張發票》、《山鷹》、《游鄉》、《指路明燈》還有專為我村革命鬥爭編寫的劇本《村史》。經常上演的有近四十部。近期準備發掘大型歷史頌忠劇“符吞斬子”以宏揚秦漢時期忠臣愛國的民族精神。
大鑼戲文武場使用的樂器與其它劇種不同。如打擊樂有大鐃、大釵(稱四大扇每個直徑在60厘米以上),在就是大鑼必須定做型號(或許這就是大鑼戲的起源),其餘就是低鼓、帳鼓、堂鼓、小二鑼、手釵、小過子。文場樂器領奏為嗩吶,其餘多少種均為配樂。嗩吶為大小兩號,C調和F調。(過去口哨均是樂師自己憑技術製作,發音十分動聽)。在上世紀初大鑼戲玩會班時代只有嗩吶和笙兩種樂器伴奏。在樂器中還有獨特的大號(尖子號),全銅鑄制,三尺半長的細頸,上有號嘴,下有音碗,狀如喇叭,發音時可細亮,時可高揚宏偉,只憑號師技巧掌握。目前國內極少數劇種有配樂用。而大鑼戲是古代傳承的必用樂器,隨著時代發展,現在在樂器使用方面也有增加,如三弦,二胡、竹笛,梆子,電子琴等
大鑼戲因為源自宮廷,又流傳民間,可以說它綜合了“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各方面的特色。與其他劇種相比,有它自己的藝術特點:(1)以丑角為“尊”。過去一般玩會班,都是看丑角能否挑大樑,丑角必須德高望眾。會全本戲,識文武場,舊時叫“保本”。(2)、以“頭面官”為大。舊時必須由頭面官先登場,演唱一段折子戲,叫開場,而後轉入正本戲。(3)、以旦角占劇目主要地位,每旦角出場必用大笛、長號、重打擊樂助威。(4)、生、旦、淨、末、醜各角色均無大段唱詞,但板式又多變換。武生、武旦、淨、醜表演要求粗獷、豪放、誇張。凡學此角色,教師要求必先學會武功,而後學戲。(5)、生、旦角要求唱腔高亢,娓婉流暢,必須隨樂器助腔唱完曲譜,不能有假腔。(6)、樂器使用獨特,由嗩吶領隊主奏,大鐃、大釵、尖子號必備(我省地方戲大平調、大弦戲也仿用後三種樂器,但主領奏樂器又各不相同,傳說大弦戲是其支脈)。(7)、劇目獨特。過去只有代代藝人口傳的劇目,外劇種不會唱,因為老藝人不外傳,有的調門造成失軼。
在全國、在河南諸多劇種中,在冀魯豫邊區這一帶戲曲密集之鄉的環境下,大鑼戲能在李官寨村長期保留下來,並代代傳承幾百年,沒有獨特的戲曲特長,是很難遺存的。深入研究它的發展規律,研究整箇中華民族戲曲史,豐富祖國戲曲文化寶庫,都有它的獨特學術價值。近期在距此幾公里處,發現了漢代村落,更加說明這一帶人文發展淵源流長,通過戲曲文化的深入發掘,將有助於研究中原漢代文化的發展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