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金庸

大話金庸,一位斯文的小老頭,用他的“武器”讓很多人進入他的武俠世界。

金庸,一位斯文的小老頭,用他的“武器”讓很多人進入他的武俠世界。一部《天龍八部》讓成千上萬的人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一部《鹿鼎記》讓人們對玩世不恭產生濃厚的興趣……在當今文壇,金庸無疑是擁有第一流名聲的作家。無論你是不是金庸迷,金庸的大名想必你一定聽到過,因為對於他及他的作品的話題好像永遠都說不完,這不,又有一部《網路金庸》的書,對金大俠“指手畫腳”了。

由於網路是一個公共言論空間,什麼人都有“話語權”,於是眾聲喧譁,豈止七嘴八舌?網路上的作者一般不為利不為名,因而寫出來的文章自然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只為“侃”得痛快。網路上也真有高人,他們對金庸的好惡從觀點、看法到風格、樣式都五花八門,於是乎便會有爭論,但絕對沒有“定論”、“定評”,只是各抒己見,真可謂大話金庸。

有人曰,金庸這老頭內心世界可是一個頑童,有一顆活蹦亂跳的童心。看了他的作品,你會奇怪人家怎么活的,殘酷的生活愣是一點也沒有破碎他的天真,那想像力,天馬行空,那情節,曲里拐彎,把你看得百爪撓心,此起彼伏。

早有人說過,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這些年,金庸編織的成人童話風靡漢語世界,2001年又大舉進軍影視,席捲了大眾文化的各個領域。那么金庸給我們編織了什麼夢?我們如此上癮地讀金庸,顯露出我們內心和我們社會的是什麼東西?金庸對武俠的想像色彩繽紛,但是最核心的一點,就是擁有一種超常的能力,可以保護自己不受暴力的侵犯和傷害,自己卻有能力隨心所欲地傷害別人。

當然,有能力傷害別人,並不一定要使用這種能力。真正的武俠,可以稱為俠士的人,一定要有武德,要遵守天道,不僅不使用超常的暴力害人,還要保護弱者,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武俠就是憑一己之力匡扶正義的人,也是替天行道的人。

毫無疑問,金庸先生的文學才能是出色的,他的作品能風靡整個華人世界也絕不是吹的。然而有人對各色媒體烽煙四起,鼓吹所謂的“惟一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作家”、“應該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的怪論有些不受用,他們認為,把金庸與文化、文學大師劃上等號,有些不倫不類。有人提出金庸的作品只是文化快餐,根本無法稱為“巨著”,因為金庸、麥當勞和好萊塢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程式化的操作,強烈的節奏感和濃重的商業氣息。金庸的小說好看,無非為娛樂而作,只適合浮躁的心靈,可以是春花秋月,卻無法成為荒漠中的甘泉。

愛刨根問底的人提出,金庸的悲哀在於在夾縫中生存。金庸的成就,除了在華人圈中影響極大的武俠小說之外,不能忽視的就是他在政壇上的作為。從他創辦《明報》,撰寫社論起,實際上他就與政治產生了斬不斷、理還亂的關係。除了文壇政界的夾縫,金庸還被無形地置於另外一個夾縫中,那就是雅文學和俗文學的夾縫,這也許是他自己都始料未及的。這一點也是他招致無數批評的另一個原因。

有喜歡進行比較的人士把金庸與古龍比作丈夫和情人的關係,更有甚者將金大俠與大仲馬、鄧麗君也做了一番“前思後想”的聯繫,金庸作品中的人物更是不能被放過,華山論劍、歪批與亂彈、解讀與大話便堂而皇之地寫進書中。人們在笑談金庸武俠小說是一件百衲衣的同時,金庸便成了永遠的話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