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虎山鎮

大虎山鎮地處遼西走廊東端,隸屬錦州市黑山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22°10至122°15′,北緯41°10至41°20′。東距省會瀋陽市120公里,距遼陽市130公里,南距鞍山市124公里,局盤錦市45公里北距阜新市90公里,西距錦州110公里,區域面積104平方公里,處於六大城市的輻射之中;耕地面積10萬畝,均為平原,土壤肥沃,自然條件優越。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大虎山鎮成為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交通樞紐地帶。

基本信息

自然地理

大虎山鎮地處遼西走廊東端,隸屬錦州市黑山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22 °10至122° 15′,北緯41° 10至41° 20′。東距省會瀋陽市120公里,距遼陽市130公里,南距鞍山市124公里,局盤錦市45公里北距阜新市90公里,西距錦州110公里,區域面積104平方公里,處於六大城市的輻射之中;耕地面積10萬畝,均為平原,土壤肥沃,自然條件優越。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大虎山鎮成為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交通樞紐地帶。

交通運輸

大虎山地區交通發達便利,是遼西地區的交通中心,樞紐地帶。其中,瀋陽至山海關(瀋山線)【京哈鐵路】,大虎山至鄭家屯(大鄭線)【大齊鐵路】兩條鐵路貫穿東西在此交匯,大虎山火車站歷史逾百年,是通往關內外的咽喉要道,目前每天大虎山站有近60列的客運列車在此停靠,而且每年春運和署運等節假日都會增加列車,直達車方向涵蓋了四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的直達列車,基本覆蓋了半箇中國;大虎山客運站也有發往阜新,鞍山,瀋陽,錦州等地的汽車,其中發往黑山,台安的汽車基本實現了公交化運營;鞍山至羊山省級公路縱橫南北,南距京瀋高速公路台安縣出口24公里,北距102國道9公里。1948年在此設2區,1952年設鎮至今。鎮政府所在地瀋山鐵路大虎山立交橋南1公里,鞍羊公路西側。

氣候特點

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7.9℃,無霜期171天,年平均降水量570毫米,地下水量充足,東沙河、二道河、龐家河穿越全境,能夠滿足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正常水資源的需要。

行政區劃

大虎山鎮轄12個行政村,4個社區居委會,總戶數1.67萬戶,人口4.9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4萬人,面積104.39平方千米,轄7個社區居委會:北居宅、前進、勝利、向陽、西居宅、東居宅、磷肥;20個村委會:鎮東、鎮西、沈家、望山、龍山、萬家、三台子、曹家壕、四台子、李家窩鋪、青苔泡、大王家、七台子、五台子、范家、連城、腰路子、叢家、羊圈子、西曹家 。

城鎮建設

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大虎山距黑山縣城僅僅9公里,距黑山新區(黑山龐河產業區)3.5公里,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環境使得大虎山與黑山縣城共同構建新的一體化城市正逐漸成為現實,大虎山鎮正為實現“兩鎮一區”新格局而不斷努力,以每年不低於5萬平房產開發速度推進小城鎮建設步伐,使得著名“樞紐要塞”著稱的大虎山鎮擁有與黑山縣城同網的煤氣管網,全鎮安全潔淨自來水飲用率達100%,液化汽使用率達96%,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5%,固定電話入戶率達98%,網際網路入戶率達35%,實現了村村通油路目標。 商貿小區,城鎮功能基本形成,基本實現亮化。目前鎮內有公共廣場一個,總面積5萬平方米;醫療環境優越,技術設備先進目前鎮內共有醫院4家分別為:大虎山鎮中心醫院,遼寧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大虎山分院(原大虎山鐵路醫院),大虎山平安醫院和一家專科醫院黑山縣精神病醫院;飲服娛樂業功能不斷完善;大虎山鎮內共有各類學校四所,分別為大虎山中心國小,大虎山九年一貫制學校,黑山縣第四高級中學和黑山縣中等職業教育中心,基本能夠滿足各類教育的需要;在教育上重點調整了學校布局,將大虎山鐵路中學國中部和國小部合併到大虎山鎮初級中學,成立大虎山九年一貫制學校,為黑山縣承擔接收了鐵中、鐵小教師和學生的任務,從而擴大了學校規模,充分利用了教學資源,最佳化了教育資源配置,提高了教學質量,使升學率位居全市前列。

農業情況

大虎山鎮農業資源雄厚。全區10萬畝耕地,以種植玉米、高粱、蔬菜為主。玉米年播種面積7.5萬畝,總產量45000公斤,產秸稈7.65萬噸。棚菜生產面積2.3萬畝,年生產“綠色”農產品茄子, “無公害”農產品黃瓜、柿子、韭菜、尖椒等 蔬菜9000萬公斤。畜牧業年飼養生豬10萬頭,禽百萬隻,累計創產值3億多元。

工業體系化建設

到2010年末,全鎮規模以上企業共13家,全鎮範圍內基本形成以天城服裝、瑞能變壓器、寶陽混凝土、榮志燃料、寧發紙箱、康嘉食品、盛清純酒業等為代表的新的一批工業企業正在我鎮落地開花,這些企業在提供大批就業崗位的同時,逐漸成為我鎮新的經濟成長點,發展趨勢喜人;而以天福潤佳苑、湖畔花園、惠馨園小區為代表的房地產業在極大地改變鎮容鎮貌,改善居民居住環境的同時也已成為我鎮經濟的主要增長點。
我鎮著力抓好項目建設,做強支柱產業,全鎮現有規模企業19家。目前,大虎山鎮已經委託北京城鄉規劃設計院編制的總體規劃和黑山鎮、龐河產業區將形成“兩鎮一區”城市發展格局。同時,大虎山鎮至七台子鞍羊省級公路兩側的規劃“工業帶”已經拉開框架,業已形成的工業發展格局都為招商引資上項目提供了非常好的軟環境和良好平台。目前,兩條“工業帶”載體已經入駐如:錦州瑞能變壓器有限公司、錦州福匯食品有限公司、黑山縣明遠服裝有限公司、黑山縣寧發紙箱廠等十幾家外地客商投資興建
截止到9月末,我鎮新建和擴建項目共6個,分別是錦州福匯食品有限公司、黑山縣鴻運萬隆新型建材廠、黑山縣大虎山小飛建材廠、黑山縣明磊衛生用品廠、黑山永豐科技新型建材公司、黑山縣天盛食品加工廠。在談項目兩個,福匯食品二期工程,以豆製品加工為主,計畫投資6000萬元;北京老闆投資1億元,建年產萬噸酒廠一座,正在做可研。

經濟情況

虎頭山下特有的耐火土、紅土、粘土是燒制陶瓷管、土管、花盆的上等原料,2015公頃林業生產基本製品加工的原料來源。高標準千畝工業園區是投資者的理想選擇地。
鎮區建有三大市場。一是綜合市場(和盛綜合交易市場),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進駐業戶600餘戶,年各類累計交易額超億元。全區個體經營戶已達2000餘戶,形成了商業區與覆蓋城鄉商品零售體系網。 二是蔬菜批發市場,占地面積3.8萬平方米,有貨棧20餘家,時令蔬菜遠銷內蒙、吉林、黑龍江、北京、天津等二十多個大中城市,年交易量9000餘萬公斤,交易額達8000萬元。三是牲畜市場,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是東北黃牛最大交易市場,年交易額在5000萬元左右。
“十二五”期間,黑山縣將投資15000萬元對大虎山和盛綜合交易市場進行改擴建,擴大市場場地,建設防雨棚,購置電子泵,修排水站總計46平方米;投資15000萬元擴建大虎山鎮蔬菜批發市場交易場地,市場廣場鋪裝彩磚,排水工程,建半封閉交易大廳,總計6.5萬平米。未來,大虎山鎮將在三大市場基礎上建設大型商場和步行街,真正實現以二產、三產強鎮的規劃目標。
大虎山鎮是國家級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省級“文明鄉鎮標兵”、安全文明鎮和省級先進文化鎮。虎山人民熱情好客,勤勞樸實,民風純樸,社會治安良好,社會穩定,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得以實現。
大虎山鎮黨委政府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有效地推動了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建立了一流的生態環境、齊備的服務環境,清山綠水新格局造就了人居環境,大虎山鎮人民正翹首四海英才、八方來客,共圖虎山偉業。

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

為進一步回響遼寧省委、省政府在2011年提出“打響遼河治理攻堅戰,讓母親河再現生機”規劃,今年錦州市重點對區域繞陽河及支流龐家河、沙子河進行治理。共實施治理項目7個,其中污水源頭治理工程2個,流域垃圾處理工程5個,總投資16676萬元。其中污染源頭治理工程中,龐家河大虎山段河道淤泥治污治理工程為其中重點。錦州市將對遼河支流龐家河大虎山段、沙子河溝幫子段進行全面清理、整治工作。
大虎山鎮黨委、政府立足改善生態環境,加強遼河污染源頭治理工作。近年來,大虎山鎮政府貫徹“既要經濟發展,又要青山綠水”,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2011年,黑山縣政府按照省政府要求關停了大虎山造紙有限公司彰顯了地方政府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極大增強同時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到目前為止,大虎山鎮政府已經聯合遼寧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院和遼寧北方環境保護有限公司兩家高級別資質單位制定了《大虎山鎮排水管網改造工程(甲級)可研報告》和《大虎山鎮污水處理改造工程(丙級)可研報告》。兩項工程將於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進行施工建設,整個工程計畫投資1250萬元建設10公里管線的排水設施,污水處理工程中“大虎山污水處理廠”項目投產後將完成1.2萬立方米/日的污水處理能力,必將有效緩解龐家河大虎山段的污染水質,使遼河支流水質達到遼寧省遼河生態保護區管理局要求V類水質標準。

人文體育

近些年在大虎山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 加大對地區軟實力建設步伐。鎮區、社區、村均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民間文藝表演,其中武術、氣功、舞蹈、團體健美操、各種樂器表演、二人傳表演等,這些多元文藝形式正見證著鎮區人民精神生活的富足。大虎山鎮正著力探索社區文化發展模式,通過文化、文藝氛圍的培養和擴展,真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全鎮(區)人民在未來將以更飽滿的面貌歡迎各界人士的到來。
大虎山鎮體育武術館多次獲得遼寧省武術比賽一、二等獎,成為未來體育事業發展的良好走向。下一階段大虎山鎮將進一步加大對文化站、民眾文化廣場、人民公園、體育設施等公共事業設施建設的力度和步伐,讓我們鎮區民眾不僅“口袋”富起來,而且“腦袋”、精神富足、富有,完成以人為本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

紅色戰史

大虎山地區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其特殊的戰爭史事。1958年“八一”製片廠出品的經典老電影《黑山阻擊戰》正是講述發生在這裡的遼瀋戰役東線戰事。 黑山阻擊戰是1948年10月遼瀋戰役中,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在遼寧黑山、大虎山地區進行的一次堅守防禦作戰。黑山、大虎山位於遼河與醫巫閭山山脈之間的走廊地帶,是由瀋陽通往關內的必經之路。黑山、大虎山像兩扇鐵門,開則南北暢通,關則人車堵塞,戰略地位極為重要。1948年10月15日錦州解放後,蔣介石強令由東北"剿總"主力編成的"西進兵團"(又稱廖耀湘兵團)從彰武、新立屯地區南進,企圖奪取黑山、大虎山,以便重占錦州,打通北寧路。為阻止廖耀湘兵團西進,東北野戰軍第10縱隊和第1縱隊1個師及內蒙軍區騎兵第1師在黑山、大虎山地區組織堅守防禦。
10月21日,廖耀湘的先頭搜尋部隊,已經進占了離黑山六十公里的芳山鎮。23日,廖耀湘主力先頭部隊,沿新立屯、芳山鎮南下,直逼我尖山子、胡家窩棚警戒陣地.24日空中支援主攻黑山方向未果.25日一開始,敵人即調集大部重炮群,把矛頭指向高家屯,而且擴展了轟擊幅度,不僅針對“一○一”、“九二”、“石頭山”,就連高家屯最南端的下灣子,也被吞噬在一片炮火中了。26日四時,我縱隊三個師同時向大虎山以東地區,全線投入反攻。此時,廖耀湘兵團圍困在大虎山以東,已被我東北大軍壓擠在僅有一百二十平方公里寬的狹長地區內了。最終,除少量部隊逃脫外(新6軍新22師),我東北野戰軍全殲廖耀湘兵團,生擒蔣介石王牌主力部隊將領廖耀湘。

地名溯源

大虎山,在遼寧省黑山縣,原名打虎山,後更名為大虎山。為什麼一字之差,卻留下那么多的傳說呢?!有人曾經進行過考證,傳說有五。
版本之一
:虎山是個小縣城,它座落在遼西走廊的咽喉之地。因為當地的一座山峰遠遠的看上去狀似虎頭而得名。(大虎山是一個有傳說的小鎮。它背倚一座海拔三百多米的小山,那個小山臥似一個猛虎。)
版本之二:唐朝薛禮征東時路過此地,在這裡曾打死過一隻吊睛白額大蟲,名震寰宇,為此才將此地取名打虎山。難怪小時候就聽奶奶說過這“大虎山”原來就叫“打虎山”,因為古時候在那山上有一隻老虎……
版本之三:當地人都把大虎山叫打虎山,或許是由於遼西地方話的發音愣是把“大虎山”念成了“打虎山”。
版本之四:相傳以前東北霸主張作霖座專列經過這裡的時候,看到此山,問他的屬下,這是什麼地方。當屬下告訴他,此地是打虎山的時候,他不禁勃然大怒。“奶奶個熊(這應該是湯玉麟的口頭語,張作霖應該是:媽了個巴子),我就是一隻老虎,豈有打我之理,這地方以後改叫作大虎山吧!”就這樣大虎山流傳開來。
版本之五:那是大軍閥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東北軍有個將領名字中有個虎字。一次他率軍駐紮在大虎山,偶然得知“打虎山”,很生氣。地方各界震動,大家一商議,這山就改名虎山了。
那么,大虎山與湯公館的主人湯玉麟(湯大虎)又有什麼關聯?
孰不知,湯玉麟屬虎,外號湯大虎、湯二虎。他當上熱河省督軍兼省長,即已為“王”,則不能是“凡人”了,便自詡為“虎星”轉世(天上黑虎星下界托生的);“打虎山”地名與自己的星命相剋,遂下令把“打虎山”改為“大虎山”。大虎山站旅客列車時刻表 歷史回憶
我們還是看看祝璋先生的一段回憶:我父親祝華亭和湯玉麟(湯二虎)的三弟是盟兄弟,我父便當上了湯玉麟的參謀長。在熱河與湯家的關係處得好。我父親也精明強幹,乾過幾次頗為露瞼風光的事。一次是湯玉麟派我父親為張作霖拜壽,使張大帥非常滿意。另一次是將奉(奉天)山(山海關)線中間的打虎山改為大虎山。我父親對湯玉麟說:“誰都知您督軍叫‘湯二虎’(湯大虎),而黑山縣附近的一個車站又叫‘打虎山’,這不是犯忌諱了嗎?應當改成‘大虎山’”。湯玉麟一聽額首稱讚。
隨著歷史的沿革,久而久之,人們把“打虎山”叫成了“大虎山”,傳承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