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蕭條[大蕭條(經濟大衰退)]

大蕭條[大蕭條(經濟大衰退)]

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是指1929年至1933年之間全球性的經濟大衰退。發源於美國的經濟危機。

介紹

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
是以商業和普遍繁榮的衰退為特徵的一種經濟狀況,就是經濟危機,為什麼經濟危機呢,當然是大家口袋裡沒有錢,而生產出來的商品又太多,於是成為惡性循環,企業越來越沒利潤,於是大家手裡的工資越來越少,最後索性被炒了魷魚,再然後,就是社會動盪不安。

原因

1929年-1933年的蕭條,在危機的當時,至少有三種診斷。一是新古典派的診斷。以霍特里為代表,還有部分的哈耶克,認為危機出現是因為社會上之商業信用出了問題,到處是人欠欠人的“三角債”,如果一個鏈條斷裂,不能及時修補,那將會引起信用鏈全面斷裂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何況當時所斷裂的還不止一個鏈環,而是全面性的呢!治療的辦法是什麼呢?就是整頓貨幣和梳理恢覆信用。哈耶克主張“貨幣中性論”,其深刻用意在此。當然哈耶克當時的探索還要更廣泛些,他研究到商業循環這個更深層次。眾所周知,哈耶克後來由此更進入立法、社會正義層面的研究。他在給私淑弟子,中國台灣的著名經濟學家和法學家周德偉先生的信中深情地回溯過自己的學術歷程。二是馬克思主義的診斷。早在《資本論》的結尾,馬克思就曾敏銳地預言過:“一切現實的危機的最後原因,總是人民大眾的貧困和他們的受著限制的消費,但與此相反,資本主義生產的衝動,卻是不顧一切地發展生產力,好像只有社會的絕對的消費能力才是生產力的限制。”在“大蕭條”發生的當時,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都已相繼謝世,但他們生前預言的東西確實出現了:需求遠遠落後於供給,以致完全脫節了。就像人體中陰陽二氣嚴重失調一樣,眼看要病入膏肓了。治療的辦法是什麼呢?史達林在代表聯共(布)中央委員會向第十六次代表大會作的政治報告中斬釘截鐵地說:“要消滅危機,就必須消滅資本主義!”並預言當前是資本主義總危機的前夜和全球共產主義革命的黎明。三是凱恩斯的診斷。他在下意識里承認馬克思主義所抨擊的資本主義存在的貧困和“人民大眾他們的受著限制的消費,”但他用的是“有效需求不足”這個術語。而且認為現代資本主義的常態就是有效需求不能消化過量的商品與勞務的供給,以致於形成失業、投資不振、企業開工不足等經濟蕭條問題。至於治療的辦法,他認為不能像馬克思主義說的那樣把資本主義一棍子打死,而是利用政府的力量,如增加公共工程支出等,政府自己親自到市場上去採購,把需求刺激起來。但政府哪兒來那么多錢呢?政府的辦法就是發國債,提前支出,也就是赤字財政政策。

經過

1920年代被稱為“新時代”,財富和機會似乎向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勝的美國人敞開了自己吝嗇的大門。整個社會對新技術和新生活方式趨之若鶩,“炫耀性消費”成為時代潮流。胡佛總統也認為,“我們正在取得對貧困戰爭決定性的前夜,貧民窟將從美國消失”。
1929年10月24日,美國迎來了它的“黑色星期四”(美國華爾街股市的突然暴跌事件)。這一天,美國金融界崩潰了,股票一夜之間從頂巔跌入深淵,價格下跌之快連股票行情自動顯示器都跟不上。1929年10月29日這天是星期二,而且這天的紐約股市暴跌達到極點,因此也有人用“黑色星期二”來指這次事件。從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兩個星期內,共有300億美元的財富消失,相當於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總開支。但美國股票巿場崩潰不過是一場災難深重的經濟危機爆發的火山口。
當時紐約流行一首兒歌:“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鍾。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裡沖!”(Mellonpulledthewhistle,Hooverrangthebell,WallStreetgavethesignalandthecountrywenttohell)隨著股票巿場的崩潰,美國經濟隨即全面陷入毀滅性的災難之中,可怕的連鎖反應很快發生:瘋狂擠兌、銀行倒閉、工廠關門、工人失業、貧困來臨、有組織的抵抗、內戰邊緣。農業資本家和大農場主大量銷毀“過剩”的產品,用小麥和玉米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使這條河變成“銀河”。城巿中的無家可歸者用木板、舊鐵皮、油布甚至牛皮紙搭起了簡陋的棲身之所,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稱為“胡佛村”。流浪漢的要飯袋被叫做“胡佛袋”,由於無力購買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動的汽車叫做“胡佛車”,甚至露宿街頭長椅上的流浪漢上蓋著的報紙也被叫做“胡佛毯”。而街頭上的蘋果小販則成了大蕭條時期最為人熟知的象徵之一。在那些被迫以經營流動水果攤討生活的人中,有許多從前是成功的商人和銀行家。
股票巿場的大崩潰導致了持續四年的大蕭條,這次經濟危機很快從美國蔓延到其他工業國家。對千百萬人而言,生活成為吃、穿、住的掙扎。各國為維護本國利益,加強了貿易保護的措施和手段,進一步加劇惡化世界經濟形勢,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一個重要根源。
大蕭條也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大蕭條期間約有200-400萬中學生中途輟學;許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殺;社會治安日益惡化。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失業。在美國,失業人口總數達到了830萬,在美國各城巿,排隊領救濟食品的窮人長達幾個街區。英國則有500-700萬人失業,不得不排著更長的隊伍等候在勞務交易巿場內。
經歷了大蕭條的人們在思想上發生了轉變。工人從20年代的麻木狀態中清醒過來,發動了富有戰鬥性的罷工。自由主義者被蘇聯的繁榮吸引而成為馬克思主義者。而保守主義者由於懼怕布爾什維克主義,日益轉向法西斯主義。
“黑色星期二”
1929年10月29日,紐約證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拋售股票的漩渦之中。股指從之前的363最高點驟然下跌了平均40個百分點,成千上萬的美國人眼睜睜看著他們一生的積蓄在幾天內煙消雲散。這是美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國歷史上影響最大、危害最深的經濟事件,影響波及西方國家乃至整個世界。此後,美國和全球進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因此,這一天被視作大蕭條時期開啟的標誌性事件,由於正值星期二,被稱為“黑色星期二”。

轉機

1933年初,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Roosevelt)取代了焦頭爛額的胡佛,當選為美國第32屆總統。他針對當時的實際,順應廣大人民民眾的意志,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的政策措施,歷史上被稱為“羅斯福新政”,新政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三R”來概括,即復興(Recover)、救濟(Relief)、改革(Reform)。由於大蕭條是由瘋狂投機活動引起的金融危機而觸發的。羅斯福總統的新政也先從整頓金融入手。在被稱為“百日新政”(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期間制訂的15項重要立法中,有關金融的法律就占了1/3。羅斯福於1933年3月4日宣誓就任總統時,全國幾乎沒有一家銀行營業,支票在華盛頓已無法兌現。在羅斯福的要求下,3月9日,美國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決定對銀行採取個別審查頒發許可證制度,對有償付能力的銀行,允許儘快復業。從3月13日至15日,已有14771家銀行領到執照重新開業,與1929年危機爆發前的25568家相比,淘汰了10797家。羅斯福採取的整頓金融的非常措施,對收拾殘局、穩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眾輿論評價,這個行動猶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現的一道閃電”。羅斯福在整頓銀行的同時,還採取了加強美國對外經濟地位的行動。從1933年3月10日宣布停止黃金出口開始,採取一個接一個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儲存黃金和黃金證券,美鈔停止兌換黃金4月19日,禁止黃金出口,放棄金本位;6月5日,公私債務廢除以黃金償付;1934年1月10日,宣布發行以國家有價證券為擔保的30億美元紙幣,並使美元貶值40.94%。通過美元貶值,加強了美國商品對外的競爭能力。這些措施,對穩定局勢,疏導經濟生活的血液循環,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在“百日新政”期間,羅斯福在解決銀行問題的同時,還竭力促使議會先後通過了《農業調整法》和《全國工業復興法》,這兩個法律成了整個新政的左膀右臂。羅斯福要求資本家們遵守“公平競爭”的規則,訂出各企業生產的規模、價格、銷售範圍;給工人們訂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規定,從而限制了壟斷,減少和緩和了緊張的階級矛盾。在得到大企業的勉強支持後,羅斯福隨之又盡力爭取中小企業主的支持。他說大企業接受工業復興法固然重要,“而產生豐碩成果的領域還在於小僱主們,他們的貢獻將是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業機會。這些小僱主實際上是國家骨幹中極重要的部分,而我們的計畫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中小企業的發展,為美國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復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新政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救濟工作。1933年5月,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將各種救濟款物迅速撥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單純救濟改為“以工代賑”,給失業者提供從事公共事業的機會,維護了失業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羅斯福執政初期,全國1700多萬失業人員及其親屬維持生計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業的幫助和施捨。但這部分財源相對於如此龐大的失業大軍,無異於杯水車薪。解決這一複雜的社會問題,只有聯邦政府才能辦到。羅斯福新政的第一項措施,就是促請國會通過的民間資源保護隊計畫。該計畫專門吸收年齡在18歲到25歲,身強力壯而失業率偏高的青年人,從事植樹護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築、開闢森林防火線和設定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25萬人,在遍及各州的1500個營地勞動。到美國參戰前,先後有200多萬青年在這個機構中工作過,他們開闢了740多萬英畝國有林區和大量國有公園。平均每人每期乾9個月,月工資中拿出絕大部分作贍家費,這樣在整個社會擴大了救濟面和相應的購買力。對於千千萬萬依賴州、市養活的人們,羅斯福還敦促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救濟機構,合理劃分聯邦政府和各州之間的使用比例,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地方政府用來直接救濟貧民和失業者。新政期間,全美國設有名目繁多的工賑機關,綜合起來可分成兩大系統:以從事長期目標的工程計畫為主的公共工程署(政府先後撥額40多億美元)和民用工程署(投資近10億美元),後者在全國範圍內興建了18萬個小型工程項目,包括校舍、橋樑、堤坎、下水道系統及郵局和行政機關等公共建築物,先後吸引了400萬人工作,為廣大非熟練失業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後來又繼續建立了幾個新的工賑機構。其中最著名的是國會撥款50億美元興辦的工程興辦署和專門針對青年人的全國青年總署,二者總計僱傭人員達2300萬,占全國勞動力的一半以上。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聯邦政府支出的種種工程費用及數目較小的直接救濟費用達180億美元,美國政府藉此修築了近1000座飛機場、12000多個運動場、800多座校舍與醫院,不僅為工匠、非熟練工人和建築業是創造了就業機會,還給成千上萬的失業藝術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為止美國政府承擔執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濟計。這一筆錢經過工人的口袋、通過不同渠道和消費,又回到了資本家手中,成為以政府投資刺激私人消費和個人投資的“引動水”。
從1935年開始的第二期“新政”,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著重通過社會保險法案、全國勞工關係法案、公用事業法案等法規,以立法的形式鞏固新政成果。羅斯福認為,一個政府“如果對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顧,不能為壯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業體系之中,聽任無保障的陰影籠罩每個家庭,那就不是一個能夠存在下去,或是應該存在下去的政府”,社會保險應該負責“從搖籃到墳墓”整個一生。為此,制定了《社會保險法》,法律規定,凡年滿65歲退休的工資勞動者,根據不同的工資水平,每月可得10至85美元的養老金。關於失業保險,羅斯福解釋說:“它不僅有助於個人避免在今後被解僱時去依靠救濟,而且通過維持購買力還將緩解一下經濟困難的衝擊。”保險金的來源,一半是由在職工人和僱主各交付相當工人工資1%的保險費,另一半則由聯邦政府撥付。這個社會保險法,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強烈願望,受到美國絕大多數人的歡迎和讚許。
1937年5月24日,羅斯福向國會提交了受到廣泛注意的關於最低工資最高工時立法的咨文。咨文承認“我國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絕大多數從事農業或工業,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我們必須銘記我們的目標是要改善而不是降低那些現在營養不良、穿得不好、住得很糟的那些人的生活水平。我們知道,當我們工人的一大部分還沒有就業的時候,逾時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資是不能提高國民收入的。”由國會沒有對法案採取行動,1937年10月12日,羅斯福再次提出,直到1938年6月14日通過。這就是《公平勞動標準法》(又稱《工資工時法》),它的主要條款包括每周40小時工時,每小時40分最低工資;禁止使用16歲以下童工,在危險性工業中禁止使用18歲以下工人。關於最低工資的規定,隨著經濟的發展,日後陸續有所調整。這些社會立法,雖屬社會改良的範疇,但對廣大人民特別是工資勞動者甚有好處。為了解決社會保險制度的聯邦經費來源問題,羅斯福破天荒地實行了一種按收入和資產的多寡而徵收的累進稅。對5萬美元純收入和4萬美元遺產徵收31%,500萬美元以上的遺產可徵收75%;公司稅過去一律是13.75%,根據1935年稅法,公司收入在5萬美元以下的稅率降為12.5%,5萬美元以上者增加為15%。
到1939年,羅斯福總統實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幾乎涉及美國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多數措施是針對美國擺脫危機,最大限度減輕危機後果的具體考慮,還有一些則是從資本主義長遠發展目標出發的遠景規劃,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國避免了經濟大崩潰,有助於美國走出危機。從1935年開始,美國幾乎所有的經濟指標都穩步回升,國民生產總值從1933年的742億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億美元,失業人數從1700萬下降至800萬,恢復了國民對國家制度的信心,擺脫了法西斯主義民主制度的威脅,使危機中的美國避免出現激烈的社會動盪,為後來美國參加反法西斯戰爭創造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二戰以後美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
誠然,羅斯福的“新政”措施,最終目的是為了加強國家資本主義,以克服經濟危機,鞏固資本主義制度。“新政”是他醫治資本主義社會的疾病在常規療法不能奏效的情況下試用的一種試驗性的療法。事實上,“新政”的某些措施也有不足之處,這也每每成為他的政敵發難的理由。“新政”實施過程中利益受損的階層也曾予以抵制和誹謗,甚至作為新政初期重要內容的《工業復興法》及另外兩項法案也在時隔兩年後被最高法院裁定為違憲。但是,只要我們真正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審視“新政”,就不難看出,“新政”號準了美國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脈搏,“使人們能夠重返工作,使我們的企業重新活躍起來”的口號,符合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充分喚起了他們的積極性。羅斯福把保持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和保證公民就業作為政府的責任,尤其是以工賑的形式修建的一大批工程項目,不僅大大緩解了失業困難,刺激了經濟的早日復甦,而且許多基礎設施建設使美國經濟受益無窮。新政留下了大量防止再次發生大蕭條的措施和政策,為美國投入二次大戰及戰後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羅斯福也因此成為自亞伯拉罕·林肯以來最受美國和世界公眾歡迎的總統而永載史冊。

事例

1929年-1933年的蕭條“世界經濟衰退”比任何一次經濟衰退的影響都要深遠的多。這次經濟蕭條是以農產品價格下跌為起點的:首先發生在木材價格上(1928年),這主要是由於蘇聯木材競爭的緣故,但更大的災難是在1929年到來的,加拿大小麥過量生產,美國強迫壓低所有農產品產地基本穀物的價格,不管是歐洲美洲還是澳洲。農業衰退由於金融的大崩潰而進一步惡化,尤其在美國,一股投機熱導致大量資金從歐洲抽回,隨後在1929年10月發生了令人恐慌的華爾街股市暴跌。1931年法國銀行家收給奧地利回了銀行的貸款,但這並不足以償還債務。這場災難使中歐東歐許多國家的制度破產了:它導致了德國銀行家為了自保,而延期償還外債,近而也危及到了在德國有很大投資的英國銀行家。資本的短缺在所有的工業化國家中都帶來了出口和國內消費的銳減:沒有市場必然使工廠關閉,貨物越少,貨物運輸也就越少,這必然會危害船運業和造船業。在所有國家中,經濟衰退的後果是大規模失業:美國1370萬,德國560萬,英國280萬(1932年的最大數據)。大蕭條對拉美也有重大影響,使得在一個幾乎被歐美銀行家和商人企業家完全支配的地區失去了外資和商品出口。

歷史影響

這次經濟蕭條是以農產品價格下跌為起點:首先發生在木材的價格上(1928年),這主要是由於蘇聯的木材競爭的緣故;但更大的災難是在1929年到來,加拿大小麥的過量生產,美國強迫壓低所有農產品產地基本穀物的價格。不管是歐洲、美洲還是澳大利亞,農業衰退由於金融的大崩潰而進一步惡化,尤其在美國,一股投機熱導致大量資金從歐洲抽回,隨後在1929年10月發生了令人恐慌的華爾街股市暴跌。1931年法國銀行家收回了給奧地利銀行的貸款,但這並不足以償還債務。
這場災難使中歐和東歐許多國家的制度破產了:導致了德國銀行家為了自保,而延期償還外債,進而也危及到了在德國有很大投資的英國銀行家。資本的短缺,在所有的工業化國家中,都帶來了出口和國內消費的銳減:沒有市場必然使工廠關閉,貨物越少,貨物運輸也就越少,這必然會危害船運業和造船業。在所有國家中,經濟衰退的後果是大規模失業:美國1370萬,德國560萬,英國280萬(1932年的最大數據)。大蕭條對拉丁美洲也有重大影響,使得在一個幾乎被歐美銀行家和商人企業家完全支配的地區失去了外資和商品出口。

經濟

由於經濟大蕭條,美國金融公司不得不收回它在國外的短期貸款,在它的影響下,1931年5月,維也納最大最有聲譽的銀行、奧地利信貸銀行宣布它已無清償能力,從而在歐洲大陸引起恐慌。7月9日,德國丹納特銀行也這樣做了,隨後兩天,德國所有銀行都被命令放假;柏林證券交易所關閉了兩個月。1931年9月,英國放棄了金本位制,2年後,美國和幾乎所有大國也都這樣做了。
貿易
在大蕭條的影響下,世界國際貿易也急劇衰退,它從1929年的686億美元下降到1930年的556億美元、1931年的397億美元、1932年的269億美元和1933年的 242億美元,下降幅度超過以往國際貿易的最大下降數7%的很多倍。
政治

在美國,有無家可歸的退伍軍人組成的補助金大軍;有贊成專家治國的反資本主義運動;有發展為xxxXXX的農場假日運動……政治動盪的另一表現是富蘭克林•羅斯福在1932年的選舉中取得了徹底勝利,隨即而來的“新政”起到了政治上不滿情緒的“安全閥”的作用,從而有效地使種種極端主義運動歸於無效,這主要是由於“新政”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在法國,左派也因大蕭條的壓力被迫下台,短期內,總理相繼換人。更引人注目、更決定人類命運的是希特勒在德國的上台。由於希特勒能解決人們的失業問題,所以眾多的德國人在開始都擁護他,卻沒有想到他們的元首會將他們帶往另外一條道路。在以後一個又一個危機中,終於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介紹大蕭條時代的圖書

《大蕭條時代》

(圖)大蕭條時代大蕭條時代

1929年10月中旬,美國前總統胡佛向無限樂觀的美國人民宣布:征服貧窮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夢想,“我們有機會沿襲過去8年的政策繼續向前,在上帝的幫助下,我們很快就會看到,把貧窮從這個國家驅逐出去的日子就在前頭。”
言猶在耳,10月28日,紐約證券交易所迎來了“黑色星期一”,當天,股指暴跌13%。接著第二天,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幕迅即拉開,道瓊斯指數一瀉千里,暴跌22%……美國乃至全球歷史上最恐怖的一次大危機就此拉開序幕,樂觀的人們迎來了長達十年的大蕭條時代。

在這次大災難中,數以千計的人跳樓自殺,即便如費雪這樣的大經濟學家也不能幸免於難:在數天中,損失數百萬美元,頃刻間傾家蕩產,從此負債累累,在貧困潦倒中與世長辭。

那些曾經牛氣沖天的大企業,如美國鋼鐵公司,股價從262美元縮水至21美元;通用汽車公司從92美元,縮水至7美元……同樣傷痕累累,只剩殘喘。

由通脹到蕭條,5000萬人失業,不計其數的人流離失所,僅美國在3年內企業即破產10萬家。全球工業生產下降37.2%,直接倒退至20、30年前的水平。

《大蕭條時代》——編輯推薦

“我認為美國正處在新的大蕭條的開始階段,這次大蕭條比上世紀30年代的那次更嚴重。”
——威廉•恩達爾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 地緣政治學家
《石油戰爭》 的作者
“這次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
——格林斯藩
前美聯儲主席
這是一段令人無法忘懷的歷史,
這是一次想起來就會感到戰慄的記憶,

這是一個隨時會變成噩夢,並讓人從睡夢中驚醒的時代。  今天與過去,何曾相似?

無數評論家在點評當下經濟金融形勢時,都不約而同的提到那個可怕的時代——1929至1941的金融危機。那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蕭條期,道瓊斯指數跌去90%,全球達5000萬人失業,生產倒退20~30年,工業生產下降37.2%,美國10萬多家企業破產,美國6000家銀行倒閉,失業率高達30%,物價暴跌33%,國際貿易縮減40%。整整蕭條了12年,歷任兩屆美國總統才把國家從蕭條與倒退中拯救出來。現在,那個時代被頻頻提及,絕對不是憑空想像,今天與過去有何相似與不同,不需要猜測只需要了解那段大蕭條時代的歷史,自然會比較會分析,以史為鑑就是為了避免重蹈覆轍,讓現在的人們遠離那些可怕的悲劇,不再因重複錯誤而受到衝擊和傷害。

《大蕭條時代》——作者介紹

狄克遜•韋克特(Dixon Wecter,1906-1950),美國亨利•亨廷頓圖書館歷史學者,美國文學研究者。著有《美國文明的改革範式》、《美國英雄》、《美國社會傳奇:社會理想記錄1607-1937》等多部著作。同時,韋克特也是研究馬克•吐溫的佼佼者,編著有《馬克•吐溫致費爾班克斯》、《馬克•吐溫情書集》等。

《大蕭條時代》——目錄

第1章 從富足到寒酸
第2章 新的生活設計
第3章 換帥
第4章 百日新政
第5章 公民及其政府
第6章 行進中的工會
第7章 變革中的城鄉
第8章 老地區和新區域
第9章 尋找機會的年輕人
第10章 尋求保障的時代
第11章 新有閒階級
第12章 閱讀、寫作與革命
第13章 消費與科學
第14章 與命運約會

其他與大蕭條相關的讀物

《大繁榮時代》、《大衰退時代》與《大轉型時代》(即“美利堅帝國成長三部曲”)
(圖)大蕭條美利堅帝國成長三部曲

全美暢銷排行榜第2名,銷售超過100萬冊!

這是一個令人眩暈的時代,這是一段灰色的隱晦、瘋狂變幻的歷史,時尚、欲望、財富與貪婪,交織著一個偉大國度的未來夢想。

20世紀前半葉,美國人民懷著致富的夢想,懷著平行和民主的希望,懷著國家崛起、成為超越老歐洲的新興帝國渴盼,體驗了經濟過山車般的動盪,以及兩次大戰烽煙如火的冶煉,草根運動前赴後繼,制度改革如箭在弦,竟是一個橫跨兩個世紀的偌大全球帝國
——網路評論人 老槍

叢書總序

毫無疑問,弗雷德里克·劉易斯·艾倫是研究美國20世紀前半葉歷史中讀者最眾、且文筆獨好的不多的幾個史學家之一。就一個非科班出身的歷史學家而言,這絕對是莫大的成就:與得到眾多讀者的暢快閱讀相比,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能令作者心懷感動呢?這大概也正是美國眾多大學願意將這三本著作列為學生指定閱讀讀物的原因吧。

艾倫一生著述頗多,但就其最重要、影響最深遠者,則莫過於讀者在這兒看到的《美利堅帝國成長三部曲》。他用翔實的資料、優美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偉大國家從傳統步入現代、從偏居美洲一隅上升為全球影響力之世界帝國的全過程。對中國而言,大約可以從中借鑑良多。

作為本系列的第一部《大繁榮時代》,可以稱之為美國的20世紀20年代簡史。史雖簡,但影響卻無比的深遠。當1919年美國《時尚》雜誌預言“今後的流行趨勢可能是裙子越來越短”之後,我們當然就看到了個性解放、民主興起、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以及婦女權益伸張的影子。事實上,這段時間大可與我們過去30年的改革開放時期相比較。同樣是對原有封閉藩籬的打破,同樣是社會思想多元化和創新精神的展現,同樣是經濟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產品的極大豐富……或許,這會令每個歷史參與者感到惶惑甚至不安,仿若原本平靜的水面擲入一粒石子,漣漪蔚然,動盪卻有趣;或如日暮炊煙的小山村鋪進了第一條柏油路,探視村外已是每個人內心按捺不住的騷動。

所以,我們每個閱讀這本書的人會猛然發現,原來那些現在已經成為生活必然的組成部分,早已在那時種下了種子,並萌發出小芽:比如,令老年人深惡痛絕的“閃婚”;比如,令國民趨之若鶩的國外旅行;比如,青年人的早戀、中年人的婚外情;比如,讓北京、上海等城市人民牢騷抱怨的“交通擁堵”;再比如,泳裝選美、高爾夫、網球、拳擊……誰能構想,所有這一切竟然都是距今八九十年前的產物呢?

而本系列的第二部《大衰退時代》,則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充滿痛苦和絕望的時代。不知道是否算是巧合?那個時代竟然像夢般的在21世紀的今天開始重演。在那個當頭一棒的年代,道瓊斯指數因此暴跌達90%;曾經牛氣沖天的大企業的股票紛紛縮水;數以萬計的人們頃刻間財富蒸發、窮困潦倒;超過5000萬人從此失去工作;數以十萬計的企業紛紛破產……我們不知道今天的人們是不是可以從中得到某些啟示、某些借鑑?現時代的知名人物,像格林斯潘、恩道爾已經在預言:我們將面臨一次百年一遇的大危機,甚至遠勝於20年代那次絕望的蕭條。對此,我們只能盼望,希望今次的危機不會似過去那樣,只有通過二戰般的慘烈才能最終畫上句號。

作為本書的第三部《大轉型時代》,則跨越歷史,給出了美國通過20世紀前半葉的發展和轉型,並最終成為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的全景。我們完全可以說,假如19世紀,令全球中心從東方轉向西方(主要是歐洲),那么,20世紀前半葉則實現了世界中心從歐洲向美國的轉移。經過一次和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老歐洲已經日暮寒秋,逐漸地退出了主導全球的舞台,而美國則如新星,冉冉升起。除去主導思想的改變,我們應該更容易看到全球經濟實力的消長。經過50年的發展,美國經濟從萬花筒般的大繁榮時代,並經歷大衰退時代的痛苦轉折,經濟發展逐漸平穩上升,社會格局也逐漸趨於穩定。在這50年間,美國人均收入從不足500美元,增加到1600美元;汽車擁有量從13000餘輛暴增至4400萬輛;捷運建設也迅猛發展,城市化進程則日漸完成。在社會層次上,民眾權利得到基本保證,社會保險已經廣泛普及,童工已經被禁止,黑人和婦女也從法律角度得到了公民的全部權利。作為底層利益呼籲的社會主義運動也給保守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

正是從思想、社會和科技等各個領域的廣泛變革,為美國的最終崛起奠定了廣泛而堅實的基礎。對此,艾倫認為,“美國大發現”的本質就是:如果你把有利的條件帶給廣大的底層民眾,他們就會抓住機遇,並成為負責任的公民。

在這裡,我們不能對全書做出更好的描述,親自閱讀肯定比別人的絮絮叨叨能更好地理解那個時代。雖然作者對諸如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運動頗有微詞,但我們深信,每個人都有其歷史的局限性,即便如泰斗大家,也概莫能外。但假如我們能夠超越歷史的局限,並能從歷史的演進中,找到一些對自己、對自己的國家可以借鑑、可以警示的東西來,則本書也就達到了它的歷史使命。

全球化與世界經濟大蕭條

在談論全球化時,常常注意到一種貌似中立的觀點,即,全球化雖然會帶來兩極分化,但卻能使世界經濟成長,因此只要注意更加公平的財富分配,全球化將給所有人都帶來好處。然而,全球化不但會造成全球兩極分化,而且會使世界經濟衰退。
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和資本流動自由化為核心的全球化如何導致世界市場需求萎縮,進而使世界經濟全面衰退的歷程。本文還進一步論證,未來十年將是世界經濟大蕭條的十年,其烈度將超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以2000年4月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崩盤為標誌,大蕭條已經到來。本文的觀點是以對競爭和危機關係的全新理解為基礎的。
一、競爭激烈導致經濟危機
在西方經濟學詞典中,沒有一個詞比競爭更好的了。完全競爭的市場是最有效率的市場,可以實現帕累托最優,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經濟需要。在這一視野中,供給自動產生需求,或者說供給和需求自動平衡,經濟像一架精密的機器運行良好,不會產生經濟危機。
然而,事實上,競爭恰恰是危機的來源。歷史上每一次經濟危機的醞釀、爆發和解決過程,都是主導產業投資過度,競爭激化,以致主導產業原材料成本上升,產品價格下跌,利潤萎縮,大量企業破產倒閉,釀成危機。而隨著企業大量破產,加以新的主導產業的出現,或新的市場的開發,市場重新供不應求,同業競爭緩和,經濟危機才能得以解決。
競爭的核心是追逐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個人或企業爭奪同一資源。在亞當·斯密開創的經濟學中,追逐個人利益最大化將自動導致社會利益最大化。然而,在爭奪同一資源如目標市場、待分配利潤、原材料等的競爭中,一方利益的最大化便是另一方利益的最小化,換成戲劇性的語言便是“你死我活”。因此,競爭也可以看作是戰爭的日常化。我們知道,戰爭最激烈的時候是雙方人員傷亡和武器損失最大的時候,相似地,競爭最激烈的時候是各方利潤大量萎縮,企業大量破產倒閉的時候。然後優勝劣汰,在大量資源被浪費掉以後,剩餘資源才被配置到競爭力最強而且最善於運用競爭謀略的企業或個人手中,該產業將形成相對壟斷格局。由於相對壟斷,企業的利潤率上升,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招工人數增加,並吸引新的競爭者來搶奪壟斷利潤,該產業將再一次出現生產過剩,競爭再度激化,產業再度陷入危機。就這樣,每一次危機結束,壟斷程度都將上升,壟斷範圍都將擴大。事實上,二百多年經濟競爭的結果,是《財富》雜誌500強在世界範圍內壟斷了煤、石油鋼鐵汽車飛機船舶化工、工具機、發電設備、半導體、計算機、軟體、電信、傳媒等各主要行業。最近十多年來,在已開發國家出現了所謂強強聯合的大規模兼併潮,以案值3500億美元的美國線上購併時代華納案為最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產業陷入危機並不意味著全局的經濟危機,反過來,全局經濟危機也不意味著任何一個產業都陷入危機。但是,一旦經濟成長的主導產業,如十九世紀初期的紡織業,十九世紀中後期的鐵路,二十世紀初期的汽車、化工,二十世紀後期的半導體和計算機、電信等,陷入危機,則常常意味著全局性的經濟危機。那些非主導的產業在某個局部地區陷入危機,例如紐約的旅館業,或東京某區的餐飲業,即使在經濟繁榮時期,也可能因為投資過剩、競爭激化而陷入危機。在經濟危機時期,某些新的產業可能在悄悄生長,例如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美國鐵路危機導致全局經濟危機時期,石油工業卻由於洛克菲勒完成托拉斯化而利潤豐厚。
由此我們不難得出結論,競爭緩和導致經濟繁榮,而競爭激化導致經濟危機。由於金融業的存在和發展,繁榮會被延長,而危機也會被加劇。在競爭緩和時期,金融業發放大量貸款,扶植新競爭者進入利潤豐厚的行業,由此帶來相關設備和原材料行業的發展,使就業增長,消費旺盛,從而給利潤豐厚的下游產業擴大市場,形成良性循環。隨後,由於需求增長跟不上投資擴張,到某一點良性循環就終止,而惡性循環卻開始了。企業紛紛打價格戰,降低成本,削減工資,從而縮小了市場,為爭奪縮小了的市場,只好進一步打價格戰,進一步降低成本,削減工資,直至大量企業破產倒閉,陷入全局性經濟危機。
二、競爭緩和是二戰後黃金時期的原因
二戰結束以後直至七十年代初期,西方世界有一個所謂黃金時期。這一時期已開發國家作為整體,年均經濟成長高達4.4%,是其後二十年(從七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的年均經濟成長率2.2%。這使經濟學界產生過很多樂觀想法,例如勞資矛盾解決了,經濟危機被熨平了甚至是消失了,經濟將實現自動和無限的增長。這段黃金時期也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界中引起廣泛注意,在中國,人們認為這是生產力發展和資本主義制度自我調節的產物。
然而,從競爭與危機的角度看,這一黃金時期無非是西方各大國經濟競爭緩和的表現。眾所周知,二戰後美國擁有世界50%的生產能力和70%以上的黃金儲備,其競爭實力遠在歐洲各國和日本之上。1950年美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為英國的3倍,德國的4倍,是日本的更多倍。美國製成品的生產為西德的6倍,為日本的30倍。美國煤礦的生產率比英國、西德高3-4倍,是法國的7倍。因此,戰爭剛結束時,美國的政策是利用美國統治的全部優勢,為美國資本取得最有利的地位,迫使各國開放市場,接受價廉物美的美國貨,摧毀德國、日本、英國、法國、義大利的經濟,奪取這些國家對殖民地的統治和影響,從而實現美國獨霸西方世界的美夢。為達此目的,美國對盟國援助只用於救急,不是幫助盟國重建生產體系;援助都附有“排除國際商業中的一切歧視待遇的協定”,並且在貨幣和貿易體系計畫中,美國不讓各國為平衡支付而限制貿易。最重要的是,美國以防止德、日再次侵略他國為名,制定了拆毀德國、日本軍事工業的計畫,從根本消滅這兩個新興工業強國的競爭能力。如果這一切都成為現實,則美國將成為新的世界工廠,而歐洲和日本將成為美國的原材料及初級產品加工地,那裡的經濟需求將無法增長,一個長達二十多年的繁榮期也就不可能出現。
事實上,美國的這一商業野心並沒能實現。隨著美國商品大量輸入各國,隨著拆毀德、日兩國軍事工業的進程的開始,歐洲和日本國內失業工人大量增加,各國共產黨勢力迅速壯大,美國不得不更弦改張。美國統治精英終於發現,他們的頭號敵人是蘇聯社會主義陣營,而不是歐洲和日本,因此美國對外經濟政策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變化,變消滅競爭對手為扶植競爭對手。主要措施有三,一是著名的馬歇爾計畫;二是停止拆毀德國和日本的軍事工業;三是允許日元、英鎊、馬克等貨幣貶值,例如日元貶值到1美元兌360日元,從而減少美國貨對各國市場的衝擊,並使各國有能力對美出口。此後,由於韓戰爆發,日本又成為美國軍火的前線供應商,發了一筆戰爭財。這些措施從效果來看,可以一言以蔽之,即美國採取了單方面自由貿易,而允許各國貿易保護的友好態度。此後,歐洲和日本生產能力得以重建,內需擴大,給美國商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場;歐洲和日本產品輸出美國的數量不斷增長,但卻仍不足以平衡來自美國的進口,美國進出口仍然保持大額順差,世界經濟進入良性循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