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村

大華村

截至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519戶,共鄉村人口1914人,其中男性1064人,女性850人。

基本信息

1、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右水鄉大華村

華村地處右水鄉西南山區,距離右水圩7公里,碎石路通入該村,公路硬化正待完善。截至2007年8月,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人口861人,全村耕地面積553畝,山地面積18036畝。該村大力發展產業,種植烤菸200畝;養殖生豬8600頭;2007年開發臍橙面積150畝。該村瓷土、花崗岩等礦產資源豐富。
右水鄉 ===大華村右水鄉 ===大華村

2010年全部水泥路面,戶戶通電,通路,網路。

2、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大華村

基本概況

大華村位於常州市南,緊靠區政府,常武南路從該村由北向南穿越而過,常州大學城東面和大學城實訓基地位於該村西半部。截止2005年底,該村尚余耕地670餘畝。村委轄18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586戶,村民1962人。村黨支部共有52個黨員,三個黨小組。 

經濟狀況

該村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為主,另有種植大棚蔬菜專業戶11戶;種植葡萄專業戶1戶,養雞專業戶5戶,養豬專業戶5戶。全村有工業企業23個,規模企業5個,主要生產設備有數控機械、噴氣織機和精密測試儀等;生產產品為工業縫紉機、電子接外掛程式、紡織、橡膠製品、塑膠製品、機械產品、車輛零部件等。2005年該村完成銷售收入1.3億元,固定資產投入600多萬元,2006年可完成銷售收入1.9億元,固定資產投入2000多萬元。

社會事業

該村黨支部和村委堅持把人民民眾利益放在首位,為村民建造了老年樂園、村民健身廣場和便民菜市場,同時基本做到了村村通水泥路,各隊也基本上做好了灌溉渠道;平時為教育事業力所能及給予支持和幫助,與兄弟村委一起建造了城南國小,並為城南國小創辦了電腦室;每年對五保戶和烈軍屬進行慰問送溫暖。

3、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兔峨鄉大華村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怒江市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兔峨鄉,地處兔峨鄉北邊,距兔峨鄉政府所在地12.00公里,到鄉道路為油路,交通方便,距蘭坪縣城85公里。東鄰鴻優,南鄰扎局,西鄰雪山,北鄰拉古。轄大華、黃龍場等8個村民小組。截至2008年底,有農戶519戶,有鄉村人口1914人,其中農業人口1914人,勞動力134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47人。
全村國土面積43.28平方公里,海拔1,800.00米,年平均氣溫15.00℃,年降水量800.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小麥、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946.00畝,人均耕地10.3畝,林地37,503.00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20.0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80.00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946.00畝(其中:田1,594.10畝,地1,351.90畝),人均耕地10.31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豆類等作物;擁有林地37,503.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178.9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3.24畝,主要種植花椒、漆樹、核桃、黃果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24,469.00畝。有銅礦、鐵礦、石膏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無路燈。全村有220戶通自來水,有27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56%)。有19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0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38%和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0戶(分別占總數的0.7%和1%)。
該村到鄉道路為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2.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2.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5輛,拖拉機2輛,機車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594.1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94.1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84畝。
到2007年底,該村農戶住房以其他住房為主,有12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6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20.0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0.74萬元,占總收入的48%;畜牧業收入121.21萬元,占總收入的3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00頭,肉牛180頭,肉羊650頭);林業收入26.89萬元,占總收入的26%;第二、三產業收入9.00萬元,占總收入的0.1%;工資性收入2.78萬元,占總收入的1%。農民人均純收入108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5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8人(占勞動力的0.7%),在省內務工12人,省外6人。
大華村 進村路大華村 進村路

人口衛生

截至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519戶,共鄉村人口1914人,其中男性1064人,女性850人。其中農業人口1914人,勞動力1346人。該村以僳僳族、白族為主(是僳僳族、白族混居地),其中僳僳族1208人,白族701人,其他民族5人。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08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100%;享受低保335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31.5公里,村內沒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502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截至2008年底,該村建有國小5所,校舍建築面積1,70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5人,在校學生267人,距離鄉中學22.00公里。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67人,其中小學生193人,中學生74人。

新農村建設

2008年以後,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2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4、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大華村

鄉村概況
大華村位於湟源縣城以西6公里處,分布於315國道兩邊窄長地帶,交通便利、地勢平坦,屬典型的淺山地區。北鄰湟水河,南靠山,西與申中鄉接壤。
鄉村經濟
該村附近企業較多,電力設施齊全,交通便利,能滿足各種企業所需的電力供應,從而成為企業發展的良好地區,這對大華村的勞務輸出、二、三產業等各種服務行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該村耕平坦、灌溉便利、晝夜溫差大,冬長寒冷,夏短涼爽,年平均氣溫3.2℃,絕對無霜期68天,具備優質蔬菜生產的良好自然條件。全村總面積9.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為2500米左右,全村共有4個生產合作社,3個自然村,318戶,1142人,總耕地1426畝,全為水澆地,勞力457人,人均耕地1.25畝,共有各類牲畜430頭(只),其中豬320頭,牛60頭,羊50隻,擁有中小型農機具260台(套)。大華村依託有利的交通和附近企業較多的有利條件,該村在經營農業和畜牧業兩大傳統產業外,還積極發展二、三產業,農業主要以種植小麥、油菜、馬鈴薯和苗木培育為主,並積極發展大華村“生態農家樂”為特色的旅遊業、餐飲服務業發展,大華村已形成勞務輸出、貸運、客運出租、生態“農家樂”餐飲、建築、特色種植致富的增收的新景象,並成為大華村近年新的經濟成長點。2008年全村人均純收入為3926元。大華村長期以來形成了以農為主,農牧結合的發展格局,積極發展奶牛養殖,但在全村經濟發展中農民增收主要靠農牧業和勞務輸出兩大傳統產業,通過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農牧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勞務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依託小城鎮建設,第三產業發展有所起色,全村逐步興起以生態“農家樂”為主的各種餐飲行業、交通運輸、苗木種植等行業,有力推動了全村經濟發展,也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基礎設施建設
在上級部門大力支持和全村幹部民眾的努力下,2004年實施了村級硬化路工程,道路硬化全部完成,2006年實施了“一池三改”工程,戶戶有太陽灶,進一步最佳化了全村能源結構,165戶農戶修建了沼氣池和育肥大棚,占全村總戶數的52%,養豬專業戶1戶,奶牛養殖23戶,農電網改造已全部完成,小靈通、移動、聯通網路覆蓋全村,有線電視入戶率100%,並與縣有線電視網併網,節目達53套,297戶農戶安裝了固定電話,占全村總戶數的92.8%。大華村現有國小1所,在校學生128人,黨員活動室1間,村衛生室1所,村衛生室並將重新擴建。為豐富民眾的文化娛樂生活,村“兩委”班子積極與上級部門協調,將新建大華村文化娛樂廣場,占地6畝,進一步豐富民眾的文化娛樂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