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岩

大肚岩

11
大組岩東北,是一鼓形巨崖,且頂部尚有一扁石覆其上。從隔溪好山腳,遠遠看去如人之大肚,故稱大肚岩。由此,古人演繹說:當年軒轅黃帝東巡,在縉雲山觴百神。大肚神仙貪吃了飯甑岩中的飯娘,肚子越來越大。他勉強走過好溪,走出密林,肚子已漲到把他的眼睛、嘴巴、鼻子都遮住,再也走不動了。黃帝見了好氣又好笑,只好命他和南海龍王一起,守住南天門。大肚岩,它上部有億萬年雨水下流痕跡,呈棕黑色,像江南農民下雨時,所穿的蓑衣下擺一樣,又叫它為雨蓑岩。(仙都志》也雲“大組岩,其東復聳一岩,上廣下欽,曰雨蓑岩。”清王誥有詩云“垂綸仙子愜春和,春水鸕鶿仙筏多。愛向下洋沽昔酒,時升靈石出高歌。三千丈發莖將白,五十九灘瞬又過。釣盡惡魚溪不惡,至今岩跡隱煙蓑。”
[引用信息]:浙江線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