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國主義

指由於美國長久以來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強國,而美國人在行事及準則等方面,則常慣以美國國內的習慣為正宗的現象,從而導致國際社會在行事及準則交流上容易產生障礙等情況。

大美國主義是指由於美國長久以來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強國,而美國人在行事及準則等方面,則常慣以美國國內的習慣為正宗的現象,從而導致國際社會在行事及準則交流上容易產生障礙等情況,常發生於工作時間、日期格式、管理文化及語言等各方面。

常例

1、美國至今仍相當廣泛使用英制單位的英呎及英里單位,但包含加入歐盟後的英國在內,現今大多數國家皆已採用國際標準制的公里等單位。
2、美式日期格式。 在美資銀行及保險公司發出的通知書,大多數都是採用較奇特的美式日期,即:“月-日-年”的格式,與歐洲式從小到大的“日-月-年”及亞洲式從大到小的“年-月-日”完全不兼容。美式日期由於月和日的倒轉,經常都會引起日期處理方面的問題。不過,美國的公司鮮有因此而作出調適,甚至堅稱“電腦系統不能更改”云云。一個明顯的例子:在Microsoft Excel上輸入5/12,你很難確定它會把日期認作5月12日還是12月5日。 與此同時,有些來自美國的編程人員在編寫和日期相關的程式庫時,亦無視各地的日期格式差異,強制使用美國的日期格式,對編程人造成一定的困擾。一般來說,現時的開發環境都提供有函式讓編程人員查詢程式運行環境的地區格式。
3、在美國的日常生活,傳統的英美度量衡制度依然極為普遍。而美國太空梭亦曾因為一次錯誤的單位換算而導致失事。
4、有些美國學生到外國求學,會要求教授使用美式英語,而罔顧當地及其他國際學生的語言習慣。
5、大部份美國人在網上寫上自己地址的時候不會在地址後面寫上U.S或USA,而只會寫出美國州份的縮寫名稱,仿佛全世界的人都要知道美國所有州份的縮寫名稱一樣。(如:Chicago, IL)
6、有些對國際開放的網站(如Youtube)在維護伺服器前作提示的時候會寫上美國的時間(如Youtube在維護伺服器時會寫上:YouTube will be undergoing scheduled maintenance, starting around 7:00 pm PDT.)而不使用國際標準時表示。
7、大多數由美國人開發的軟體都自動把語言設定為美式英語。例如:新版的Mozilla Firefox不論在任何語言版本下,都把默認語言定為美式英語。結果用戶在利用瀏覽器撰寫電郵時,系統的內建拼字檢查把文中所有英式語言標記為串錯字,使用戶非常不滿。這在網上搜尋為Firefox或OpenOffice而使用的澳大利亞式英語詞典時,經常都會在詞典里的讀我檔案看到對這種大美國主義的控訴。 早期的Microsoft Windows軟體都把系統的默認時區設定為美國太平洋時區,即微軟公司所在的時區。
8、不論是Google Earth還是微軟的Virtual Earth,在開始時都會自動轉動至美國本土,而不是任何可讓用戶指定的地方;而且一旦對用戶所輸入的地名找尋不到,就會假定用戶想找一個美國的地方,然後胡亂的從美國的地名中找一個名稱近似的地名。例如:在Virtual Earth輸入“曾母暗沙”的英語James Shaol,就會被系統帶到美國愛荷華州一個名叫Ottumwa的城市裡的一個小鎮。
9、過往加拿大元的價值一直都比美元低,所以同一件貨品,假設在美國賣59.99美元的話,在加拿大的價錢往往是69.99加元或更高。從2007年開始,美元一直十分疲弱,使美元兌加元的匯率多次逼近一對一;不過,貨品在加拿大的售價依然維持比在美國的售價高出一段距離,使加拿大人甚為不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