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象

大竹象

大竹象是昆蟲類動物,是竹林內重要害蟲,雌成蟲體長20-32mm,雄成蟲體長22-34mm;體為橙黃色。前胸背板後緣中央有一個黑色斑,為不規則圓形;鞘翅臀角鈍圓。

基本信息

分類特徵

大竹象大竹象

成蟲:雌成蟲體長20-32mm,雄成蟲體長22-34mm;體為橙黃色。前胸背板後緣中央有一個黑色斑,為不規則圓形;鞘翅臀角鈍圓。前足腿節、脛節與中、後足腿節、脛節等長,前足脛節內側棕色毛短而稀。卵:長橢圓形,體長3-4mm,出產時乳白色,後變為乳黃色,有光澤。

幼蟲:初孵幼蟲體長4 mm左右,全身乳白色,取食後體乳黃色,頭殼淡黃褐色,體節不明顯。老熟幼蟲體長38-48mm,淡黃色,頭黃褐色,口器黑色,前胸背板有一定程度骨化,背板上有一個黃色大斑,體上有1條隱約可見的灰白色背線。

蛹:體長34-45mm,初為乳白色,後變為土黃色。繭附有竹筍纖維和泥土,長橢圓形,長53-67mm。  

生活史

大竹象大竹象
一年1代,以成蟲在土下蛹室越冬。在浙江6月中、下旬成蟲出土,7月下旬-8月上旬出土最盛,9月下旬結束,6月下旬-9月下旬產卵,6月下旬-10月幼蟲取食,7月中旬-11月上旬化蛹,7月下旬-11月中下旬羽化成蟲開始越冬。在翌年日均氣溫24-25℃時,成蟲開始出土,氣溫變化直接影響成蟲出土的遲早。出土後飛向竹筍啄食筍肉,作為補充營養。成蟲飛翔能力強,但在竹林中只作短距離飛行,飛行有嗡嗡聲,成蟲有假死性。成蟲補充營養後,即可交尾,雌成蟲在未產過卵的竹筍上產卵,一般1株竹筍上只產卵1粒。初孵幼蟲,先向上取食,直到筍梢,再向下取食。幼蟲蛀道中充滿蟲糞,筍梢發黃乾枯,被蛀食部位變軟。

被害狀

幹部蛀屑,乾枯,坑道,刻槽,蛀孔 

防治措施

大竹象大竹象
1、7月下旬-8月上旬,蟲態為成蟲期。

(1)人工捕殺成蟲。利用成蟲假死性,在清晨或傍晚時不甚活動,人工捕捉,集中消滅。

(2)出筍盛期,8%綠色威雷微膠囊劑噴乾,常量噴霧300-500倍,超低量噴霧100-150倍。對水生動物、蜜蜂、蠶極毒,使用時須注意安全。

(3)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可視蟲情防治1-3次。

2、8月上旬-10月上旬,蟲態為幼蟲期。

(1)及時除去被蛀筍,消滅筍內幼蟲

(2)40%氧化樂果乳油,3-5倍液塗刷產卵孔或用40%氧化樂果乳油300倍液於危害部位注孔。在幼蟲出現盛期進行。

(3)40%氧化樂果5倍液或廢機油等於樹幹上塗20cm寬毒環,殺死下樹幼蟲。在幼蟲下樹越冬期進行防治。

3、加強撫育管理。

竹象的危害與竹種關係密切,大竹象只危害1-2cm的竹筍,出筍早的多被危害。栽培管理也與危害有關,一般成片竹筍被害率高,單叢被害率低。管理較好的竹林,竹筍被害率輕。

鞘翅目(一)

鞘翅目通稱甲蟲。屬有翅亞綱、全變態類。具如下特點:體型大小差異甚大,體壁堅硬;口器咀嚼式;觸角形狀多樣,10-11節;前胸發達,中胸小盾片外露;前翅為角質硬化的鞘翅,後翅膜質;幼蟲為寡足型,少數為無足型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