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鯉

大眼鯉

大眼鯉背部不顯著隆起。頭大,寬而側扁,頭長約與體高等長。吻短鈍。口端位,呈深弧形,上下頜約等長。

基本信息

名稱

大眼鯉大眼鯉
大眼鯉(Cyprinus (cyprinus) megalophthalmus)屬鯉形目,鯉科鯉亞科,鯉屬。俗稱:老魚頭殼子魚、草殼魚。英文名:Bigeye carp 。
瀕危等級:瀕危。

介紹

體形似鯉。背部不顯著隆起。頭大,寬而側扁,頭長約與體高等長。吻短鈍。口端位,呈深弧形,上下頜約等長。須2或1對,吻須甚短小,或消失。眼大。鱗較大,側線鱗35-37個。背、臀鰭均具後緣有細齒的硬刺;背、腹鰭起點相對或背鰭稍前,背鰭外緣明顯內凹;偶鰭均大。下咽齒主行第二枚齒齒冠具2-3道溝紋。側銀灰色,腹部灰色,腹部白色。各鰭淺黃色。唇前緣黑色。側線上方各鱗片後緣有新月形小黑斑。頭側和肩帶處有銀白色斑。
生活在沿岸帶的中上層水域,冬季在水較深的地方棲息。喜集群活動。主要攝食浮遊動物、小魚、蝦及絲狀藻等。產卵期為5-6月,產卵場主要在淺水地帶水質清澈、底質為礫石處,產卵於水草上。一般體長70毫米左右個體性成熟。成魚重達1公斤以上。
大眼鯉為我國特有種,僅分布於雲南洱海。
大眼鯉個體不大,但肉味鮮美,為產區主要食用魚類之一。自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洱海水位下降後,使原產卵場乾涸或成沼澤,大量水草繁生,已不適宜大眼鯉產卵。再則長期的過量捕撈,且外來引入魚類中的一些小型野雜魚大量吞食其魚卵,導致產量明顯下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