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洞

大王洞

大王洞,池州市大王洞,古稱“穿山洞”。因此宋詩人滕宗諒(即滕子京)與梅堯臣(字聖俞)在此洞賦詩唱和而名傳千古。2007年8月20日,大王洞風景區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另有廣東信宜市大王洞,是信宜市重點文物保護遺址,對研究古代瑤民鬥爭有一定價值。它是休閒,娛樂集一體的大型洞穴。

基本信息

概述

大王洞大王洞
池州市區42公里,內總長2200米,總面積10萬平方米,堪稱洞中之王,洞外風景奇特,有海螺峰、大王湖、天橋等景點。
2007年8月20日,大王洞風景區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大王洞,坐落在府城西南的牌樓鎮大山、穿山境內。全洞由大天潦、小天潦和大王洞三洞呈“丁”字形組成的巨型溶洞,幹線總長2200米,總面積達10萬平方余米,規模宏大,奇景天成,堪稱“洞中大王”。是安徽省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是秋鋪仙境的一塊奇異的瑰寶。 
大王洞大王洞
大王洞風景區由“天橋奇觀”、“神仙河谷”、“大王洞府”(包括鳳殿、龍廳、銀河、仙園[小天潦]、瑤池[古穿山洞])和大王湖四大景區組成。是一個容山、水、洞於一體的龐大的藝術珍品。 大王洞一期工程:天橋奇觀、神仙河谷和洞府中的鳳殿、龍廳等景區,於1987年5月1日竣工開放;2001年貴池區人民政府進行二期工程開發,2002年5月1日全洞貫通,整個景區雄偉、險峻、清幽、神奇,令人流連忘返,嘆為觀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