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市啟示錄

大熊市啟示錄

書名。

基本信息

書名:大熊市啟示錄:剖析華爾街四次見底
書系:財富匯—16
書號: 978-7-300-10893-3/F·3721
著譯者: [英]拉塞爾· 納皮爾(Russell Napier) 著
錢睿 高彩霞 譯
責任編輯:董寰 紀希萱
開本:16開 頁數:272頁 紙張:輕型紙
出版時間:2009.8
定價:49.80
湛廬文化策劃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名人推薦

對我來說,該書填補了一項空白。這是第一本以審慎的眼光追蹤100多年間美國股價在低估和高估之間波動的書籍,是所有金融人士必讀的經典著作。
國際投資大師、“末日博士麥嘉華
這是一本最佳投資類讀物。
全球資產管理巨頭美國景順基金前執行長鮑勃·耶柏利
拉塞爾·納皮爾為耐心細緻的投資者撰寫了一本很嚴謹的書籍。請記住這本書,也許有一天它能幫你賺更多的錢!
著名投資公司斯隆羅賓遜有限責任公司前執行長休·斯隆
作者簡介
拉塞爾·納皮爾
◎ 1995年—1999年, 擔任國際頂尖經紀及投資公司里昂證券公司亞洲市場部的全職策略師,具有管理亞洲證券的豐富經驗,他的亞洲戰略在主要工業調查中排名第一。
◎ 從1999年開始,除了擔任里昂證券策略師外,還在愛丁堡商學院開設了“金融市場的實踐歷史”的相關課程。
◎ 他的理念被《亞洲貨幣》雜誌譽為“亞洲金融界最傑出的思想”。

推薦序

國際投資大師、“末日博士” 麥嘉華
拉塞爾·納皮爾所著的《大熊市啟示錄》是所有金融人士的必讀之作。傳統觀點認為,市場出現嚴重衰退後就會見底,這就是畢生難求的進倉機會。但是正如拉塞爾所述,大熊市有著很長的周期。確定價格是否嚴重低估的關鍵就是,在系統內尋找“股價漲幅落後於經濟和收益增長步伐的時段”。例如當1921年股市見底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甚至低於22年前也就是1899年的水平;但當時名義GDP增長了383%,調整通脹後GDP增長了88%!與此類似,1982年8月道瓊斯指數並不高於1964年4月的指數,在調整通脹後實際下降了70%。根據拉塞爾所述,1982年8月是20世紀購買美國證券的第四個大好時機,其他三個時機分別是1921年、1932年和1949年。
拉塞爾著作所傳遞的重要信息就是:從價格高估到價格低估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一般為14年,股價較低也許並不是購買證券的最佳時機。更為重要的,應該是證券價格的真實水平以及預示股價走低的各種價格指數。所以,儘管1974年12月9日道瓊斯指數暴跌至570點以及1982年8月9日暴跌至769點,但是與1974年見底時相比股價實際下跌了15%。
投資者試圖將市場見底與股民的悲觀情緒、恐慌和相關行業內公司的破產以及瀰漫的負面情緒聯繫起來。但是拉塞爾提出了另一個觀點,認為股市見底將帶來六至九個月的經濟恢復期,但是新聞報導普遍認為市場見底時股票都是看跌的;拉塞爾經過研究表明,經濟復甦和積極的新聞使得20世紀四次股市反彈持續了好幾個月。
拉塞爾的《大熊市啟示錄》填補了一項空白。對我來說,這是第一本以審慎的眼光追蹤100多年間美國股價在低估和高估之間波動的書籍。這本書提供了很多引人深思的觀點。如果證券價格在高估和低估之間來回波動,那么其他資產市場,如房地產、商品和債券也會呈現同樣的特徵。因此,我構想2003年6月日本債券估價過高,猶如20世紀40年代美國債券價值高估一樣,當時日本政府債券收益率不足0.50%。同樣2003年4月日經指數暴跌至8 000點以下,從而可以視為最佳的進倉時機。
實際上,2003年日本證券價格和利率下降與20世紀40年代美國證券和利率下降有著很大的相似性。1973年美國股市重振旗鼓強勢反彈,但是1981年債券價格猛跌。同樣2003年日本股市開始復甦並能夠持續很多年,而同時日本債券碰到大熊市,這使本地代理商和日本家庭拋售債券,贖回20世紀90年代通貨緊縮期間所獲得的收益並用於投資證券和房地產。
此外,如果1921年、1932年、1949年和1982年是進倉的大好時機並且能夠獲得高額回報——至少能夠持續8年(1921年—1929年),但通常更久,那么如果2003年4月底日本證券價格跌至幾十年來的最低點,那么日本證券牛市至少持續到2010年甚至更遠,它的證券收益率明顯優於美國證券。
拉塞爾著作的另一個論斷就是,儘管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其他亞洲國家的股市逐漸復甦,但是與其他資產相比,證券市場仍然處於低估狀態。畢竟很多亞洲股市都是以美元或調整通脹後的價格作為計價基礎,與1990年至1994年股市暴漲相比,股價下降了50%多。根據拉塞爾的論述,證券價格從低估到高估需要14年,那么從1980年至2000年商品熊市將會非常嚴重。1998年至2001年經調整通脹後的商品價格是資本主義歷史上最低的價格。儘管2006年見利拋售的行為損害了一些工業產品的價格,但是因為商品牛市將持續二、三十年,所以自然資源剛剛進入新一輪的價格增長期。
對於拉塞爾的傑出研究,我想再強調一點。現在金融和信貸快速膨脹,儘管股市可能收於36 000、40 000或100 000或100 000點以上,但是股票的價值都仍有可能被嚴重低估,也許1999年就已經有分析家預測到這一點了。為什麼?現在道瓊斯指數大概在10 500點,黃金價格是一盎司460美元。我們假設,在貝南克印鈔機(1913年聯邦儲備委員會成立時它就已經存在了,而且導致美元的購買力下降了92%)的作用下,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道瓊斯指數上升到36 000點(也許用不了100年,美元的購買力就會下降92%,也許只需要10到20年)。倘若如此,黃金價格將從一盎司460美元上升到一盎司3 600美元。這將使得道指/黃金比例從目前的25:1下降為1:1——這可是1932年和1980年的比值!如果以名義GDP衡量,那么道指將會上升3倍;但是如果以實際GDP衡量,那么道指將暴跌——我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大。對於美國債券價格而言,這將是災難性的影響。
經常有人詢問我最佳投資的機會。我認為,基金經理、經紀行或操盤手應該學習財經知識並從巨觀角度理解歷史價格的趨勢。毫無疑問,《大熊市啟示錄》將會成為投資領域的經典著作,成為一代又一代金融人士的必讀書。

編輯推薦

大熊市誕生大牛市
華爾街的盛衰是世界金融的晴雨表。在20世紀的100年裡,有35年美國股市的實際年收益為負值,每8年的收益負增長率超過20%。所以,每3年普通投資者就會遭遇熊市,每13年熊市就會變得異常猛烈。
股市的繁榮與衰落永遠都是研究的熱門話題,但唯獨缺少對止跌反彈時期的研究。現在到底是大熊市中的反彈而已,還是牛市的開始?如果弄錯了這件事,恐怕就會像很多投資專家所言:看錯了長期的牛熊,就意味著投資生涯的結束。
當我們在低迷不振、起伏不定的股市中彷徨時,如果回顧一下華爾街上那些並不十分遙遠的歷史,我們會驚訝地發現: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歷史總是能告訴我們未來的選擇。
這裡有20世紀華爾街恢弘的歷史畫卷,這裡有跌宕起伏的牛熊交替,這裡有深刻細緻的熊市剖析,這裡有清晰可見的走勢對照,這裡有言之鑿鑿的7萬份《華爾街日報》數據,華爾街上曾經發生的四次大熊市向我們昭示了太多的信息:預示著市場即將回暖的大量潛在因素是什麼?熊市變牛市的真正拐點在哪裡?什麼時候才是畢生難求的進倉機會?
大熊市誕生大牛市。巴菲特在總結自己一生股票投資的經驗時說:“只有大跌才能大賺。只有資本市場極度低迷,整個企業界普遍感到悲觀之時,獲取非常豐厚回報的投資良機才會出現。”相信本書將帶領投資者在歷史的追蹤中辨別和理解這些預示市場未來的標誌性信號,進而幫助每個人贏得更廣闊更豐厚的盈利空間。
簡要目錄

引言

第1部分 “華爾街歷史上最有利可圖的時候”
( 1921年8月)
現在是進倉的大好時機,因為證券的交易價格只有重置成本的30%。在紐約證券交易所140年的歷史中,這是最大的牛市……
第1章 邁向1921年8月:一戰結束了!聯邦儲備系統建立了! 一戰結束後,工業股票交易量占紐約證交所總交易量的80%,多數鐵路也已被收歸國有。此外戰爭對股票價格產生衝擊,這就直接導致了1919年至1921年熊市的出現;為了給1921年夏末發生的事件做鋪墊,我們就需要分析市場上新出現的未知因素——1914年建立的聯邦儲備系統。
第2章 1921年的市場結構:消費社會出現了! 1921年公開發行的股票似乎反映了當代投資者的利益需求。新興產業汽車股票迅速壯大,其他新興產業還包括橡膠和菸草,後者的興起主要是因為消費者的需求從傳統的散葉菸草轉移到人造香菸。在1920年至1921年的債券熊市中,約有80%的自由公債持有者將公債拋售了。投資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聯邦公債和其他公債上,聯邦公債交易往往占一半以上,有時甚至達到三分之二。

第3章 1921年夏季熊市見底:收於63.9點!

1921年8月24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於63.9點,如果投資者在1921年市場見底時或在1921年都未曾購買證券,那么他將錯過20世紀最雄偉的牛市。與1921年12月的收益相比,1921年8月市場見底時的收益仍然要高37%。收益的恢復明顯減緩了股市的反彈速度。
第2部分 “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股市崩盤”
( 1932年7月)
1932年7月之前美國股票市場的牛市和熊市相互更迭。1932年7月8日收於41.22點,從而到達谷底。價值的大幅震盪與其他熊市價值的緩慢下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人們對這段時期美國股價的大幅震蕩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但是股價的大幅震盪對美國社會卻產生了無法挽回的影響……
第4章 邁向1932年7月:大蕭條時代的來臨! 1930年4月之後的事件應該對這段金融市場的歷史承擔主要責任。在投資者相信市場開始持續回暖,並於1930年4月17日購買了有價證券的時候,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再次下挫,並在1932年7月市場見底之前損失了86%的市值。另外,如果1929年至1932年的熊市與20世紀的其他熊市有一個關鍵的差別,那么就是銀行系統的垮台。
第5章 1932年的市場結構:美國工業的重大變化1932年可供投資者選擇的證券要比1921年多得多。即使是在經濟衰退和蕭條期間,1932年底紐約證交所仍有1 278隻上市股票,而1921年底只有691隻上市股票。1932年股票交易量為4.25億,而1921年僅有1.73億。市場價值總額和發行量的輕微下跌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因為美國政府債券的價格相對穩定,但是其他類型債券的價格下降了。

第6章 1932年夏季熊市見底:收於41.22點

與20世紀其他主要熊市見底相比,1932年有很多明顯不同的地方,而最重要的差別就是證券價值從高估到低估的速度。市場從歷史最高位道指381.2點直線下降,而且收益的下降幅度明顯超過經濟的衰退速度。對於1932夏季股市的投資者而言,最重要的問題是股市的交易價值是否低於“公允價值”。
第3部分 “即將迎來史上最長的一次牛市”
( 1949年6月)
在20世紀40年代整整10年的時間裡,股價完全低於公允價值,投資者們手足無措,再加上經濟處於蕭條時期,這就造成了股票市場的不景氣。那么投資者們何以確信,1949年之後美國將迎來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次牛市……
第7章 邁向1949年6月:市場的起伏與投資者的冷漠 1932年到1949年熊市見底期間分別出現了兩個牛市和兩個熊市。戰後初期,股市如一潭死水,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日股票換手額經常會低於50萬美元。而在經濟不景氣時期,投資者的表現更加冷漠。長期的低收益率以及股市和經濟的繁榮假象所帶來的恐慌,是股市中自信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
第8章 1949年的市場結構:在二戰後的經濟蕭條下1949年5月底紐約證券交易所發行的所有股票的總市值為640億美元,比1932年熊市見底時的總市值多4倍。在1929年至1932年熊市中的“績優股”——公用事業﹑菸草和電訊,在1932年至1949年再次跑贏大盤。在1932年牌價表上有1600多隻債券,1940年底上面的債券仍有1400隻左右,可1949年上面的債券只達到了912隻。

第9章 1949年夏季熊市見底:收於161.6點

1921年和1932年股價都出現了大幅下跌,而1949年夏天結束的熊市卻完全不同。從1946年5月的最高點(即16年中的最高點)到1949年6月的最低點,股市只下跌了24%。然而儘管在此次熊市中股價並未出現大幅下跌,但某些關鍵的特性與1921年有所類似。
第4部分 “經歷了14年的低迷之後”
( 1982年8月)
到了20世紀60年代,通貨膨脹已經不會因為一次經濟萎縮而必然消失,這種現象越來越明顯。許多人指出,對股市而言,這種“新現象”起到了積極作用。難道它會改變股票的特徵嗎?它會改變熊市的本質和最終的結局嗎?……
第10章 邁向1982年8月:前所未有的通貨膨脹 1968年至1982年熊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布雷頓森林協定》的終止和通貨膨脹的上升。儘管牛市和熊市戲劇性地不斷上演,然而除了幾天之外,在這20年中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始終低於1968年的最高值。隨著墨西哥危機的產生和美聯儲政策的改變,股票市場在1982年8月到達谷底。
第11章 1982年的市場結構:金融部門的大發展 1982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價值比1968年牛市峰值還要高350%。1982年公眾對股市的興趣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戰後著名的銀行業務公司占據了整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牌價表,而到1982年原本在1949年排名第16位的金融機構上升到了第2位。對債券投資者而言,這個時期準政府固定利率證券的指數增加和收益率的上升是兩個最大的變化。

第12章 1982年夏季熊市見底:收於776.92點

一般來說,牛市是不可能出現在熊市見底的時候的。然而在1982年,牛市確確實實出現了。與1921年﹑1932年和1949年熊市見底時相比, 1982年一個關鍵的不同點就是,在1982年熊市見底之前的許多年,市場中大量股票已經開始回升;而另一個關鍵的不同點是,在1982年股市見底後大量股票價格開始反彈,而在其他三個年份只有少量股票價格開始反彈。
結論:有價值的指示器
譯者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