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球碎片

威斯康星大學地理學家約翰·瓦利說,這塊流星碎片有所謂的熔凝殼。 大火球碎片來歷解釋瓦利說發現這塊流星碎片的男子將其借給威斯康星大學進行研究分析。 根據初步分析檢驗,這顆流星很可能來自於火星和木星之間寬大的小行星帶。

大火球碎片

(Big fireball debris;Big fireball fragment)。
大火球碎片是指國外媒體報導的、2010年04月14日夜晚有顆流星好似大火球划過美國某些地方夜空從天而降,後在威斯康星州西南部被人發現的一塊流星碎片殘骸。

大火球碎片分析

科學家經過初步判斷認為,發現的岩石碎片來自於14日墜落到地面的流星。據悉,這塊流星碎片重約0.3磅,大小相當於一顆未剝殼的花生。威斯康星大學地理學家約翰·瓦利說,這塊流星碎片有所謂的熔凝殼。熔凝殼是流星快速穿過大氣層時,發生摩擦,溫度升至很高,所形成的一層黑色外殼。

目擊大火球降落

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4月15日公布的黑白照片中,一個大火球在麥迪遜上空穿過。當地時間14日晚間10點,一顆流星划過當地夜空,在威斯康星州南部和愛達荷州北部的居民都能看到。
美國國家氣象局氣象學家大衛·席特斯在愛荷華州達文波特表示,一顆流星在當地時間晚上10點左右划過天際,在朝著威斯康星州西南部飛行途中可能已經碎裂。除了威斯康星州外,這顆流星也在密蘇里州伊利諾斯州愛荷華州上空出現,並未造成任何破壞。

大火球碎片來歷解釋

瓦利說發現這塊流星碎片的男子將其借給威斯康星大學進行研究分析。根據初步分析檢驗,這顆流星很可能來自於火星木星之間寬大的小行星帶小行星帶是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的密集區域,估計此地帶存在著50萬顆小行星。關於形成的原因,比較普遍的觀點是在太陽系形成初期,由於某種原因,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這個空擋地帶未能積聚形成一顆大行星,結果留下了大批的小行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