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簡稱《大氣十條》)是國務院在2013年9月出台的行動計畫,其涉及燃煤、工業、機動車、重污染預警等十條措施,被稱為“空氣國十條”。

基本信息

簡介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簡稱《大氣十條》)由國務院於2013年9月發布,這是繼環保部等三部委於2012年底聯合發布《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之後,中國出台的的第二個大氣污染防治規劃。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對2017年前大氣污染治理給出了詳細治理藍圖,並對各省市降低PM2.5濃度提出具體要求。其中,大氣污染嚴重的京津冀地區降低目標最嚴格。此外,行動計畫內容還對環境質量達標水平有量化的具體要求,以及對各行業的細分要求。

環保部將根據行動計畫,部署一系列行動來治理大氣污染,包括嚴懲環境違法行為,聯合多部門建立並完善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等。

歷史背景

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大

大氣環境保護事關人民民眾根本利益,事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當前,中國大氣污染形勢嚴峻,以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為特徵污染物的區域性大氣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損害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影響社會和諧穩定。隨著中國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推進,能源資源消耗持續增加,大氣污染防治壓力繼續加大。為切實改善空氣品質,制定《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

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保障人民民眾身體健康為出發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配合、區域協作與屬地管理相協調、總量減排與質量改善相同步,形成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大氣污染防治新機制,實施分區域、分階段治理,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經濟成長質量提高,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多贏,為建設美麗中國而奮鬥。

奮鬥目標

經過五年努力,全國空氣品質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品質明顯好轉。力爭再用五年或更長時間,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全國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具體指標

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措施辦法

1、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減少多污染物排放;

2、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3、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4、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應;

5、嚴格節能環保準入,最佳化產業空間布局;

6、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完善環境經濟政策;

7、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嚴格依法監督管理;

8、建立區域協作機制,統籌區域環境治理;

9、建立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

10、明確政府企業和社會的責任,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

各地情況

北京市

北京市副市長張工在北京市2013年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上透露,到2017年,PM2.5濃度將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較2012年下降25%以上。

天津市

天津市發布《美麗天津建設綱要》,要求到2016年,PM2.5年均值較2012年降低20%,2017年還將再降低5%,屆時PM2.5年均濃度將下降25%。

2015年前,天津全面供應國V車用汽柴油,實施國V機動車排放標準,推廣使用燃料乙醇汽油,淘汰“黃標車”。

河北省

河北省的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中,燃煤削減是主要方面之一,此外,也包括了河北省內的大氣聯防聯控內容,共有50條措施。河北省計畫到2017年,PM2.5降低的目標不低於30%。

石家莊市宣布,到2015年,PM2.5濃度在2013年基礎上下降15%,到2017年底,PM2.5濃度在2013年基礎上下降30%。

意義

大氣污染防治關係人民民眾身體健康,關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關係各級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出台《大氣十條》意義重大。

(一)《大氣十條》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藍天白雲是廣大人民民眾對生態文明最質樸的理解。天空沒有藍天白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的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就無從談起。必須通過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這個突破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二)《大氣十條》是解決民生環境問題的必然要求。不損害民眾健康的、優美宜居的環境質量是各級政府必須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基本服務。紮實推進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大幅減少重污染天氣,逐步改善空氣品質,讓人們看到希望,才能取信於民。

(三)《大氣十條》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有力抓手。我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轉變,這是造成大氣污染嚴重的根本原因。深化大氣污染防治,是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內在要求,是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的重要舉措。

(四)《大氣十條》是樹立負責任國家形象的有效途徑。深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可以協同控制和減少多污染物的排放量,更好地彰顯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也有利於我國在處理國際事務中占據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