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侖炮台

大武侖炮台

大武侖炮台位於台灣基隆市安樂區大武侖山上,為歷經18世紀鴉片戰爭與19世紀中法戰爭的歷史炮台,雖該炮台已無軍事用途,但因設施整體保存良好,因此被中國台灣政府列為二級古蹟。

大武侖炮台

大武侖炮台位在大武侖山中、情人湖東方,炮台、古堡均是清道光初年中法戰爭所留下來的遺蹟。大武侖炮台是扼守基隆港口西側的重要據點,在英法聯軍及中法戰爭時,清廷均曾派其駐防。特別是中法戰爭的時候,只有台灣的戰場,戰勝法軍。當日本要接收台灣時,還因為畏懼基隆的炮台,守備完備,因而特地繞道貢寮海邊登入。如今所看到的大武侖炮台,是日治時期重建的,規模不小,迄今尚稱完整,列屬國家二級古蹟。

大武侖炮台大武侖炮台

大武侖山原為禁區,因此人跡罕至。由青石鋪成的坑道,環繞炮台一圈,周圍除西北面茅草略長以外,其餘三面皆可通行無阻。堡內則見廢棄的蓄水池、戰壕、坑道和營房,可惜四周被樹木花草的根莖盤繞,略嫌蒼涼。
大武侖炮台位於台灣基隆市安樂區,為歷經18世紀鴉片戰爭與19世紀中法戰爭的歷史炮台。今炮台模樣,鹹信為日治時期整建所成。雖該炮台已無軍事用途,但因設施整體保存良好,因此被中國台灣政府列為二級古蹟

簡介

(圖)大武侖炮台大武侖炮台

大武侖炮台位於標高231公尺的大武侖山上,列屬二級古蹟,由整座炮台的坐向來看,其西邊可控情人湖及瑪鋉溪至萬里一帶,東向則與二沙灣炮台同扼基隆港海域,為一座海陸兼守的炮台。炮台四周有外坦圍拱,由石板鋪設的通道進入,首見開闊的廣場,此為舊時練勇操兵之處,廣場旁三座鑿洞而成的營房,以青石、紅磚、混凝土構築,為大武侖炮台的招牌景觀,由營房區沿外垣徐行不久,通過為避彈而設計的峽谷型通道,即抵炮台的精華區,炮座、彈藥庫、觀測台等均設於此處,無論是規模形制,或是建築用材,都保持原貌,惟舊置4尊大炮早已不復存在,徒留基座讓人懷想當年激烈的戰況;此外,炮台區四周被樹木花草的根莖盤繞,雖略顯蒼涼,卻也增添幾許悠悠古意。大武侖炮台在北側及西側各有一個良好的展望點,於北棱堡可盡覽海岸風光及野柳海岬,西側則可由南棱堡附近的觀景平台俯瞰情人湖、萬里的市街景況;若循觀景平台旁小徑而下,可接情人湖登山步道,為連游二景點的理想路徑.

歷史

大武侖炮台是扼守基隆港口西側的重要據點,在英法聯軍及中法戰爭時,清廷均曾派其駐防。特別是中法戰爭的時候,只有台灣的戰場,戰勝法軍。當日本要接收台灣時,還因為畏懼基隆的炮台,守備完備,因而特地繞道貢寮海邊登入。如今所看到的大武侖炮台,是日治時期重建的,規模不小,迄今尚稱完整,列屬國家二級古蹟。

軍事設施

位於基隆關塞的大武侖炮台,其四周設定簡易城牆,炮台內部並包含通道、營房與火炮炮盤等三部份。其中,炮座主要建築以二尊大炮為一組,分置左右共四門火炮,並以通道、地下室相連及貯彈用,而主要射角乃為涵蓋基隆港口之北、西及東北等三方向,也建築附屬觀測站等近代軍事設施。

大武侖山原為禁區,因此人跡罕至。由青石鋪成的坑道,環繞炮台一圈,周圍除西北面茅草略長以外,其餘三面皆可通行無阻。堡內則見廢棄的蓄水池、戰壕、坑道和營房,可惜四周被樹木花草的根莖盤繞,略嫌蒼涼。

乘車路線

(圖)大武侖炮台大武侖炮台

1.於基隆火車站前搭乘505路基隆市公車,於情人湖站下車,循基金一路208巷前行約5公里可抵。
2.於基隆火車站前搭往金山、坎腳的基隆客運,於外寮站下車後,續行同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