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簡稱“奉祀官”,是孔子祭典的祭祀官。因1935年民國政府取消“衍聖公”爵號而設立這一稱謂。

基本信息

職業簡介

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簡稱“奉祀官”,是孔子祭典的祭祀官。 因1935年民國政府取消“衍聖公”爵號而設立這一稱謂。

歷任奉祀官

第一任:孔德成

孔德成(1920-2008)
1920年,孔子第77代嫡孫孔德成出生,同年農曆四月二十日(1920年6月6日)滿百日時,大總統徐世昌頒令襲封為“衍聖公”。
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改衍聖公爵號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享受特任官員待遇。是年7月8日,由陳立夫主持,戴傳賢監督,孔德成於南京宣誓就職,獲蔣中正委員長親臨祝賀。
1949年4月,前往台灣。
2008年10月28日在台北慈濟醫院台北分院因心肺功能衰竭,安詳辭世,享年89歲。

第二任:孔垂長

2009年9月25日,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發布聘書,聘孔子第79代嫡孫孔垂長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2009年9月28日,孔垂長擔任孔子誕辰紀念日(傳統教師節)在台北市孔廟舉行祭孔大典的主祭官。

南宗奉祀官

公元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孔子第47世嫡長孫、衍聖公孔端友率族人隨宋高宗趙構南渡,定居衢州,建立家廟。這批孔子後裔史稱孔氏南宗,衢州孔氏南宗家廟也成了繼曲阜孔廟之後的全國第二座孔氏家廟。
南宋一朝的衍聖公共襲封六代,最後一任衍聖公孔洙在南宋滅亡之後,沒有接受元世祖命其回曲阜接受封爵的旨意,而是將爵位讓給了曲阜的族人。公元1506年(明正德元年),明武宗封孔洙六世孫孔彥繩為子孫世襲的翰林院五經博士。1919年,北洋政府又改五經博士為“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
1935年,國民政府廢除封建爵位,將“衍聖公”改授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孔子的第75代嫡長孫、1938年出生的孔祥楷於1944年承襲“南宗奉祀官”一職,中央政府專發薪俸。

相關事件

一九三五年,國民政府廢除封建爵位,分別將孔子南北兩宗家廟主持祭祀人,改授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北宗奉祀官是孔德成,孔子七十五代嫡長孫、一九三八年出生的孔祥楷於一九四四年承襲“南宗奉祀官”一職,中央政府專發薪俸。孔德成病逝後大陸南宗奉祀官孔子75代孫仍在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