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復集

景明有《雍大記》,已著錄。 景明於七言古體深崇四傑轉韻之格,見所作《明月篇序》中。 魏文帝《燕歌行》以後,始自為音節。

古籍簡介

《大復集》·三十八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四庫提要

明何景明撰。景明有《雍大記》,已著錄。是集凡賦三卷、詩二十六卷、文九卷,傳志、行狀之屬附錄於末。王廷相、康海、唐龍、王世貞各為之序。正、嘉之間,景明與李夢陽俱倡為復古之學,天下翕然從之,文體一變。然二人天分各殊,取徑稍異。故集中與夢陽論詩諸書,反覆詰難,齗齗然兩不相下。平心而論,摹擬蹊徑,二人之所短略同。至夢陽雄邁之氣與景明諧雅之音亦各有所長。正不妨離之雙美,不必更分左右袒也。景明於七言古體深崇四傑轉韻之格,見所作《明月篇序》中。王士禎《論詩》絕句有曰:“接跡風人明月篇,何郎妙悟本從天。王楊盧駱當時體,莫逐刀圭誤後賢”,乃頗不以景明為然。其實七言肇自漢氏,率乏長篇。魏文帝《燕歌行》以後,始自為音節。鮑照《行路難》始別成變調。繼而作者實不多逢。至永明以還,蟬聯換韻,宛轉抑揚,規模始就。故初唐以至長慶,多從其格。即杜甫諸歌行,魚龍百變,不可端倪,而《洗兵馬》、《高都護》、《驄馬行》等篇,亦不廢此一體。士禎所論,以防浮艷塗飾之弊則可,必以景明之論足誤後人,則不免於懲羹吹齏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