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講學記:講壇上的大師身影

出版社: 推動現代文學的教育家 “中國體育教學第一人”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濟南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0月1日)
叢書名: 學府往事系列
平裝: 28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48800029, 9787548800026
條形碼: 9787548800026
尺寸: 23.6 x 17 x 2.2 cm
重量: 159 g

內容簡介

《大師講學記:講壇上的大師身影》記錄的人物有:辜鴻銘、章太炎、梁啓超、王國維、劉師培、馬一浮、熊十力、黃侃、陳寅恪、劉文典、湯斥彤、梁漱溟、錢穆、陳獨秀、李叔同、魯迅、馬寅初、周作人、楊振聲、胡適、趙元任、顧頡剛、吳宓、林語堂、馮友蘭、金岳霖、聞一多、潘光旦、老舍、沈從文、雷海宗、梁實秋、黎東方、錢鍾書、馬約翰、李四光、茅以升、吳有訓、葉企孫、周培源、吳大猷、蘇步青、華羅庚等。

媒體評論

在公眾輿論控制的社會中,大學應當成為一個精神的島嶼。有了這個精神島嶼,大學才不會淪為一個精神荒蕪的世俗之地,抑或才不成為一個人心浮躁、追名逐利的市肆里巷。
——美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索爾·貝婁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
中國高等教育的童年是豐富、爛漫和充滿活力的。半個世紀之前民族前輩的探索和思考,是我們今天在新世紀不斷糾正、改良和前進的重要精神資源。
——學者楊東平
一座座學府,一團團濃蔭;一個個學人,一片片書聲;一個個晨昏,一串串故事。多少學子,在這裡笑過哭過,愛過恨過。大學的話題,有關知識文化的傳承,有關真理智慧的求索,有關社會文明的提升,有關民族精神的進步,有關人類理想的追求,永遠探討不完。
看一看過去的大學是什麼樣子,過去的校長是怎樣當的,過去的教師是怎樣教的,過去的學生是怎樣學的,他們有過哪些失敗的教訓,又有過哪些可取的經驗,這對於今天的校長、今天的教師、今天的學生,以及一切關心學校教育的人們,難道不是既有興味又有益處嗎?
——本書主編李子遲

目錄

第一章 舊學宗師
辮子馬褂卻學貫中西
香菸與粉筆同書
但開風氣不為師
前清遺老與舊學泰斗
政治保守的文學史鼻祖
“會通”教育觀早於今人數十年
真君子,真性情,真學問
“三不來”教授
萬里獨步成絕學
狂傲不羈的“太上教授”
打通古今中西,授課一瀉千里
不做北大教授,要搞鄉村建設
講學堅持以史救國
第二章 人文大家
有性情也有眼光的新文化運動舵手
勸誡學生還要加一鞠躬
啟發式教學發人深省
“聽馬先生上課,須撐雨傘”
講課如話家常,而又謹慎吞吐
推動現代文學的教育家
邱吉爾式的演講作風
教我如何不想“他”
“期期艾艾”而板書廣博
“現代中國的孔夫子”
“幽默大師”在講壇上
大音希聲,大巧若拙
把邏輯學講得生動有趣
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對孔夫子“四體投地”
逸興遄飛時,常有妙語脫出”
古文字學權威的課很叫座
創作、教書均懷赤子之心
迴蕩在教室里的洪鐘般的男中音
國立青島大學的“名士”生活
堪稱60年前的易中天
“圍城”里的中國式才子
第三章 科學巨擘
“中國體育教學第一人”
“石頭也會變麥芽糖”
“啟發式”教育法與治學育人“十六字訣”
中國近代物理學先驅
中國科學事業的奠基石
西南偏僻山洞裡的數學課堂
單騎走聯大,桃李滿天下
物理學大師及大師之師
不是“講學”是“學講”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