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坡外鎮

大坡外鎮

大坡外鎮位於北流市中部,東與容縣靈山交界,南、西、北分別與本市隆盛、清水口、新榮三鎮相鄰,鎮政府所在地距北寶二級公路4公里,距北流市區25公里。全鎮轄11個村委會,19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1000多人。大坡外鎮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大坡外鎮大坡外鎮

大坡外鎮位於北流市區東南面,東與容縣靈山交界,南靠隆盛鎮,西接清水口鎮,北鄰新榮鎮。鎮人民政府駐大坡外圩,距市區35公里。大坡外鎮自1987年劃出大榮村給清水口鎮後現轄新安、大坡外、大坡內、高峰、南盛、琴沖、古哿、分水、北容、沙坡、三板11個村民委員會,197個村民小組。全鎮面積127.22平方公里(合12721.8公頃),1995年末,全鎮有8237戶。37497人,其中男性20031人、女性17466人;農業人口 36191人,非農業人口 704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95人。村民操粵語方言 。

歷史沿革

大坡外鎮大坡外鎮

大坡外鎮在清代大坡外為波一里轄區,民國初期沿襲清制。民國21-38年(193-1949年)為兩波區管轄。1950年6月,北流設12個區,大坡外歸第六區所轄。1956年6月第六區改稱隆盛區。1957年12月,撤區並鄉.分為大坡外鄉、南盛鄉。1958年8月,實行“政社合一”,分別稱超英人民公杜、紅星人民公社。1959年3月,兩公社合併,稱大坡外公社。1962年10月,改為大坡外區。1968年10月,又稱大坡外公社。1984年6月,改變”政社合一”體制,改大坡外公社為大坡外鄉。1994年5月改稱大坡外鎮。

氣候狀況

大坡外鎮氣候為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夏長冬短,無霜期達352天,年平均氣溫 21.5℃,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

農業發展

大坡外鎮,全鎮總面積12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890畝,山地面積15萬多畝。農業以水稻生產為主,九十年代初

大坡外鎮大坡外鎮

即率先實現“噸糧鎮”和“噸谷鎮”,林果業以荔枝、龍眼、八角、玉桂、松、杉為主,其中荔枝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北流市前列。該鎮提出圍繞農業抓工業的發展思路,引導農民積極發展,以科技為基點種養模式發展特色農業。建立無公害優質荔枝示範點,“古哿”魚養殖區和松脂主產區,積極引進資金、技術和銷售渠道,實現本地的水果資源優勢,建荔枝深加工點15個。以招商引資辦廠為切入點,還利用閒置廠房引進皮革廠、毛織廠等做好勞動力轉移文章,著力引導民眾“洗腳上岸”進廠做工,全鎮已有1000多名農民就業。在大力發展企業內部消化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同時,該鎮還積極做好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勞務輸出工作,不斷為農民增收開闢更多的致富門路。林果業生產主要有荔枝、龍眼、八角、玉桂等,荔枝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北流市第三位,其中桂味荔枝品質上乘,為大坡外一特產,享譽區內外。大坡外鎮農業以水稻生產為主,1993年實現了“噸糧”鎮,1994年實現了“噸谷鎮”。水稻畝產量居北流市前列。該鎮國內生產總值2.8億元,財政收入3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65元。2000年該鎮先後獲得了“玉林市科技示範鎮”和“廣西科技工作先進鎮”稱號,2001年獲得了全國“計生協會先進鎮”稱號。

三大基地助農民增收

黨校農戶培訓基地。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該鎮採取鎮黨校農戶技術培訓、村黨校科技培訓、農村黨員中心戶講座,現場指導等形式靈活進行。2006年以來,全鎮已舉辦果樹管理、荔枝改良技術、畜牧養殖技術、農田管理等培訓班264次,受訓民眾2.5萬餘人次。該鎮還根據每時期農業生產實際需要,聘請有關專家和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到各村、組、戶開展現場指導科技講座。大力普及農業實用新技術,切實增強民眾的科技致富能力。

示範帶動基地。該鎮圍繞種、養特色產業建立起示範、培訓、推廣、服務於一體的示範基地。如北容村養雞示範基

大坡外鎮大坡外鎮

地、沙坡村甜玉米基地、大坡內村荔枝改良基地、分水網箱養魚基地等等,通過示範基地建設鍛鍊了科技隊伍,推廣實用技術、激發了農戶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情,培植了高產高效典型。目前,全鎮示範基地已發展了22個,示範面積3500畝。

科技服務基地。該鎮農技、畜牧等部門積極為農民提供農業、畜牧產前、產中、產後技術和信息服務,及時向農民推薦優良品種,並在各村設立不定期的科技服務網路。2007年以來,共接待民眾諮詢1萬餘人次,解決實際問題20多項,及時有效地為農民提供農業生產信息,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工業發展

大坡外鎮有2家塑粒廠、5家手套廠、8家毛織廠。今年上半年該鎮又上了和興加油站、北容手套廠、永興手套廠3個重點項目,總投資超過1500萬元。 2008年上半年該鎮又上了和興加油站、北容手套廠、永興手套廠3個重點項目,總投資超過1500萬元。在兩年的時間卻聚集了18個工業項目,1億多元的工業投資,連續兩年財稅收入實現超過100多萬元的增長,2006年在全市鄉鎮的綜合實力排位由100名外進入第35名。現在大坡外鎮正在雄心勃勃地要利用三年的時間實現工業總產值3億元,財稅收入超千萬元。

礦產資源

大坡外鎮的土壤成土母質(岩)主要為花崗岩、砂頁岩,矽質次之。上層一般深厚,疏鬆,礦物元素較多。水稻上便

大坡外鎮大坡外鎮

以擁育性水稻土為主,其次是潛育性水稻土,淹育性水稻上和沼澤性水稻土較少。旱地土壤條為混合赤出土。山地土壤大部分為磚紅壤性紅壤,少部分為山地紅壤。大部分水稻土壤熟化程度高,水利條件、耕作性能好,宜種性廣,易培育成高產穩產稻田。大坡外鎮是北流的荔枝主產區之一。

大坡外鎮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種有黃金、硫鐵礦、鉛鋅礦、高嶺士等。黃金礦點主要位於博白——北流挖斷帶的大坡外三板,自發現後就為當地民眾採挖。鉛鋅礦分布於蓮塘、南盛兩礦點,鉛鋅礦南盛礦點鉛、鋅儲量較多(鉛794噸、鋅1079噸),1980-1982年間縣曾組織開採,因品位偏低,交通不便,經濟效益差而停采。瓷土礦遍及全鎮11個村,儲區量約1.億立方十,現有開發點8個,供應全市6個瓷廠所需的部分瓷土原料。

主要礦產資源有瓷土、黃金礦、鉛鋅礦等,鎮內企業以松脂化工、水力發電為主,其中松脂化工廠為全市最大唯一有自營出口權的松脂化工企業,其產品遠銷東南亞、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年創匯200多萬美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