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坂城

大坂城

大阪歷史悠久,傳說日本第一位天皇神武駕船到此,見水勢湍急,因此命名為浪速。大阪因此在古代也被稱為“浪速”或“難波”。

簡介

大坂城大坂城
大坂城大坂城是戰國最有名的城池之一。
古時大阪是通向中國和朝鮮的重要港口。7世紀時已是一個商業中心。16世紀豐臣秀吉在這裡修運河,建橋樑。江戶時代大阪是日本的經濟中心。同時大坂也是西日本無比繁華的物流中心地、因此有天下の台所之稱。室町時代在大阪灣淀川、大和川的上町台地,為民眾所信仰的本願寺蓮如(一向宗、淨土真宗)建造了坊舍,從1496年(明應5年)開始作為其西日本的戰略據點。
大坂城的前身是本願寺家的石山城。其地理位置優越,地處畿內與山陽道地區的咽喉處,南臨當時最繁榮的界港,又離京都御所很近。因此是兵家必爭之地。織田信長曾數度圍攻此城,卻花了十數年才攻下。足見此城的堅固。
天正11年(1583),豐臣秀吉在石山城的基礎上開始修築大坂城。直到慶長3年(1598)年,才完全竣工。並大力發展城下町,很快使大坂城成為當時軍事、政治、經濟的中心。
慶長19年(1614),在大坂冬之戰中,真田幸村利用城高壁厚的特點,在城南建造真田丸,成功的守住了大坂城。但由於淀姬等人愚昧,最終還是在第二年的夏天被陷城了,大坂城湮沒在一片戰火中.
元和八年,德川幕府重建大坂城,但已沒有了當年的規模.
現在的大坂城是歷史學家重要的考察對象,經常發現極有價值的物品和遺蹟.

相關條目

建築 歷史 日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